《工信部: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始申报》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5-05-16
  • 5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和审核流程,组织对各省份推荐企业进行审核并实地抽查,最终形成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2年认定的第四批和复核通过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复核工作同时启动。线上填报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至6月5日。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http://zjtx.miit.gov.cn)提供的申请政策解读培训视频,参评的企业必须已经是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于已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的企业,不再推荐新申报“小巨人”企业;此外,对于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在控股关系(持股/被持股比例超过50%)的企业,以及同一集团内生产相似主导产品的企业,不予推荐。

    通知指出,为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本年度暂不接收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企业的申请和复核。

    通知提到,为减轻企业申请负担,企业无需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上年度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证明、国内发明专利证书等佐证材料(涉及海外发明专利、集成电路设计布图等其他I类知识产权的,仍需提供)。企业仅需如实说明市场占有率、填写发明专利数量即可。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加大数据共享力度,专利数据将以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据为准。

    《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特色指标中明确要求,申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申请政策解读中提到,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一是强调是主导产品,也就是企业核心技术在该类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该类产品收入之和占企业同期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二是细分市场占有率10%以上,不接收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企业只需提供1000字以内的说明即可。

    所称拥有自主品牌是指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产品或服务已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正式注册。2.产品或服务已经实现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当前形势,通知提出,对本年度申请复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的指标不作要求。对新申请的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仍需满足“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的指标要求。

    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企业上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原文来源:https://www.cinn.cn/p/405680.html
相关报告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1-27
    • 工信厅企业函〔2018〕381号 为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按照《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3号)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要求,我部决定在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产品基础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我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2018-2020年),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2018年培育1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其在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水平、智能转型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 二、培育条件 2018年被推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注册登记、连续经营3年以上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属于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或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拥有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产品的中小企业,以及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 2.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以及专业生产的成套产品。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3.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并取得比较显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4.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企业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核心团队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有发展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企业的潜力。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得被推荐:在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近三年发生过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有偷漏税和其他违法违规、失信行为的。 (二)重点领域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应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属于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有关产品;或属于国家和省份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产业。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后续将逐步扩大行业领域范围。 (三)专项指标 1.经济效益。上年度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2.专业化程度。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如有多个主要产品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 3.创新能力。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获得5项与主要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或15项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近2年企业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至少1项相关业务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具备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4.经营管理。企业有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如5S管理、卓越绩效管理、ERP、CRM、SCM等。企业实施系统化品牌培育战略并取得良好绩效,拥有自主品牌,获得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1项以上。企业产品生产执行标准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或是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企业已建立规范化的顾客满意度评测机制或产品追溯体系。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推荐 我部根据各地已培育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确定了推荐名额(见附件3)。请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参考佐证材料(见附件2),积极组织企业填写推荐表(见附件1),择优向我部推荐。已列为我部公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不再推荐报送。 (二)审核公布 我部组织对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推荐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确定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业名单,并在部门户网站公布。 (三)动态管理 公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当年可再次申报。在有效期内发现为虚假申报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予以撤销。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具体方案,建立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培育企业的指导、跟踪和服务,建立阶段性工作总结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二)完善支撑服务。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主动研究完善促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积极性,鼓励开展惠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专项行动,加强对企业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品牌建设、融资增信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三)注重示范引导。认真总结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经验和做法,注重发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质量。 请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于2018年12月20日前将正式文件、加盖公章的推荐表纸质件(一式两份)和电子光盘交换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附件: 1.2018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表 2.佐证材料(供参考) 3.各省份推荐名额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18年11月26日
  • 《工信部: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8万家》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03-27
    • ? ? ? ?“专精特新”主要指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自2011年提出以来,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9月,已进行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5万家。 ? ? ? ?2022年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9%,其中,在科创板新上市的企业中,72%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已有13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 ? ? ? ?“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2022年全年规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5.2%和1.1%。工信部对4.3万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近四成企业有新增贷款,超六成企业有研发投入,超六成企业有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具体到行业分布来看,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达65%。其次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比14%。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位列其后,分别占比9%和4%。? ? ? ? ?在科技创新与技术含量的硬科技时代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倾向于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发展。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强化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争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