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齐建勋团队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发现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是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编码的最重要的蛋白之一,它负责新型冠状病毒多聚蛋白的切割,在新型冠状病毒生命周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是抗病毒药物的理想靶点。此外,以病毒蛋白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在抗HIV和HCV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如利托那韦、达芦那韦、特拉匹韦等。

      齐建勋课题组2020年9月4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Both Boceprevir and GC376 efficaciously inhibit SARS-CoV-2 by targeting its main prote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建立了主蛋白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并对已上市和在研的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库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已上市丙肝药物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在研药物GC376具有较好的主蛋白酶抑制活性。博赛泼维(Boceprevir)是由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该公司于2009年11月与美国默克药厂合并)研发的一种靶向HCV丝氨酸蛋白酶的共价抑制剂。2011年5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该药上市,用于某些成人患者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GC376是由堪萨斯大学和威奇塔州立大学共同研制的蛋白酶抑制剂。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在体外对杯状病毒、冠状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目前该化合物仍然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进一步的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博赛泼维(Boceprevir)在Vero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5.57μM,GC376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0.70μM。此外,噬斑实验结果表明联合GC376和瑞德西韦可以显著增加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另外一方面,为了明确这2个药物的抗病毒机制,该论文分别解析了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GC376与主蛋白酶的复合物结构。晶体结构显示,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GC376均占据了主蛋白酶的酶活中心位点,从而阻止了主蛋白酶水解其底物。这些研究为发现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傅立峰、冯永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叶飞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齐建勋研究员、李学兵研究员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谭文杰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im.cas.cn/xwzx2018/kyjz/202009/t20200909_5691131.html;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8233-x
相关报告
  • 《微生物所齐建勋团队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发现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是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编码的最重要的蛋白之一,它负责新型冠状病毒多聚蛋白的切割,在新型冠状病毒生命周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是抗病毒药物的理想靶点。此外,以病毒蛋白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在抗HIV和HCV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如利托那韦、达芦那韦、特拉匹韦等。   齐建勋课题组2020年9月4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Both Boceprevir and GC376 efficaciously inhibit SARS-CoV-2 by targeting its main prote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建立了主蛋白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并对已上市和在研的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库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已上市丙肝药物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在研药物GC376具有较好的主蛋白酶抑制活性。博赛泼维(Boceprevir)是由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该公司于2009年11月与美国默克药厂合并)研发的一种靶向HCV丝氨酸蛋白酶的共价抑制剂。2011年5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该药上市,用于某些成人患者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GC376是由堪萨斯大学和威奇塔州立大学共同研制的蛋白酶抑制剂。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在体外对杯状病毒、冠状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目前该化合物仍然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进一步的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博赛泼维(Boceprevir)在Vero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5.57μM,GC376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0.70μM。此外,噬斑实验结果表明联合GC376和瑞德西韦可以显著增加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另外一方面,为了明确这2个药物的抗病毒机制,该论文分别解析了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GC376与主蛋白酶的复合物结构。晶体结构显示,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GC376均占据了主蛋白酶的酶活中心位点,从而阻止了主蛋白酶水解其底物。这些研究为发现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傅立峰、冯永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叶飞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齐建勋研究员、李学兵研究员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谭文杰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Theralase与国家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冠状病毒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1-04-11
    • 在多伦多/ ACCESSWIRE / 4月9日,2021 / Theralase®技术有限公司(“Theralase”或“公司”)(TSXV: TLT) (OTCQB: TLTFF),临床阶段制药公司专注于研究和开发的光激活图动态化合物(PDC)及其相关药物制剂安全有效地消灭各种癌症,该公司与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国家微生物实验室(PHAC)签署了一项合作研究协议(CRA),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加拿大的SARS-CoV-2(“COVID-19”)疫苗。 根据协议条款,Theralase®和PHAC合作COVID-19疫苗的开发和优化治疗SARS-CoV-2病毒生长在细胞系Theralase®的专利PDC然后光激活Theralase®’s专有tlc - 3000 -光技术灭活病毒和创建COVID-19的基本构建块疫苗然后,这种灭活病毒将被纯化,用于接种未接种动物,然后再接种SARS-CoV-2病毒,以确定疫苗的效力。该项目名为“SARS-CoV-2疫苗的光动力化合物灭活”,预计将于2021年4月中旬开始。 PHAC在疫苗研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悠久的疫苗研发历史。PHAC的科学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的埃博拉疫苗(Ervebo),这是加拿大政府公司在2014-16年埃博拉疫情最严重时捐赠给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疫苗,在这一过程中帮助拯救了无数非洲人的生命。 PHAC/NML特殊病原体高隔离呼吸道病毒组主任Darwyn Kobasa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专长将帮助Theralase®研究和开发一种有效的COVID-19疫苗,这种疫苗足够强大,可以针对该疾病的主要表型及其新出现的变种进行疫苗接种。NML具有开展动物模型临床前研究的独特能力,这些研究必须在高度封闭的实验室空间进行,这对开发有效的COVID-19疫苗至关重要。我很高兴有机会在PHAC测试Theralase®抗病毒平台技术。我所回顾的体外数据表明,Theralase®的PDCs在纳米摩尔浓度下对各种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病毒有非常高的对数杀伤能力。我们的CRA重点是用SARS-CoV-2病毒(BSL-3病毒)来证明这些相同的结果。曼尼托巴大学的Kevin Coombs博士报告了在生物安全二级病毒破坏方面测试的功效,表明Theralase®PDC与我的实验室测试过的许多其他抗病毒药物相当,甚至更好。我期待着与Arkady Mandel博士和Theralase®团队合作开发这一令人兴奋的技术。” 曼尼托巴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系教授Kevin Coombs博士说:“我很高兴地看到Theralase®和我对生物安全二级病毒灭活的初步体外研究已经成功地推进到针对生物安全三级病毒的下一阶段评估,如果证明成功,在PHAC的挑战模型中,研究临床前疫苗生产和动物抗SARS-CoV-2病毒的疫苗接种。” Theralase公司首席科学官Arkady Mandel博士表示:“为了配合全球抗击疫情的持续努力,公司将继续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为个人接种COVID-19及其变种。新的CRA使Theralase有能力与PHAC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合作,这些科学家具有开发新型和改进的COVID-19疫苗及其变种的相同任务。此次研发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具体来说,是在开发新的抗病毒疫苗接种解决方案,有助于我们日益增长的基于pdc的技术应用平台。如果证明成功,Theralase®COVID-19疫苗将支持我们的医疗专业人员安全有效地抗击任何新的病毒暴发,如最近目睹的COVID-19全球蔓延的疫情。” 该公司不声称或声称他们有能力治疗、治愈或预防COVID-19冠状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