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eadComputing获融资,专注提升通用计算性能》

  • 编译者: 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3-24
  • Eclipse牵头进行了一轮投资,Maverick Capital、Fundomo、EPIQ Capital Group和CPU架构师Jim Keller也参与了此轮融资。Keller曾是苹果、AMD、特斯拉和英特尔的半导体开发者。目前,通用计算面临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迅速扩展所带来的诸多挑战,82%的企业因带宽短缺和数据处理限制而遇到性能问题。虽然专用加速器备受关注,但在AI操作前后仍依赖通用处理器完成关键任务。现有架构难以跟上新兴工作负载的需求,导致计算瓶颈。 AheadComputing成立于2024年,致力于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来改变通用计算以满足现代需求。该公司由前英特尔CPU架构师Debbie Marr、Jonathan Pearce、Mark Dechene和Srikanth Srinivasan共同创立,他们看到了开发64位RISC-V应用处理器以显著提高单核性能的机会。公司旨在解决AI应用迅速崛起所带来的通用计算性能需求增长问题,特别是许多日常AI应用具有有限的并行性但在通用计算平台上运行。此外,程序员越来越依赖AI生成器来辅助编程任务,这些生成的程序多为单一或低并行性工作负载,适合在通用平台上运行。AheadComputing的微架构创新目标是在优化能效的同时实现突破性的性能提升,适用于服务器、客户端、移动设备和边缘计算。
相关报告
  • 《2019年机器人行业八月融资分析》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8-31
    • 随着自动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机器人 产业发展正在步入加速阶段,我国 机器人市场 已成为全球火热的竞争风口之一。在通往自动智能生产的道路上,传统 机器人企业 、科技巨头、机械厂商和初创企业纷纷入场。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9年7月,国内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也发生了十数余起,企业融资呈现出冰火两重天。其中AGV、 机器视觉 热度持续;协作机器人、核心部件降温;工业互联网及软件相关热度显现。那么进入8月份,融资市场又呈现出怎样一番变化呢? 伯镭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伯镭科技是全球泛在 机器人技术 的引领者,致力于通过机器人、AI及物联网等相关技术赋能传统行业,打造企业级智能化运营解决方案。8月初,伯镭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23Seed思得投资、拓金资本。 有数派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8月6日消息,纺织业垂直SaaS企业有数派已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据悉,有数派成立于2017年6月,通过软硬结合的SaaS工具切入到中国纺织行业的交易、数据中心。 优时科技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8月9日消息,小型无人车研发商优时科技在今年7月完成了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驰星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无人车的产品迭代、规模化量产和交付。优时科技成立于2018年3月,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新物流和新零售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无人车解决方案。 科卫机器人宣布式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8月9日,科卫机器人宣布式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升级系统、扩大布局、提高企业整体能力。科卫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4月,隶属于深圳科卫机器人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AI安保、物业机器人服务及综合方案的互联网公司。 阿童木机器人完成B2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8月10日,阿童木机器人正式完成B2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天津泰达投资领投,雅瑞天使投资跟投。据悉,新一轮的融资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进行产品的迭代升级,包括在控制系统、生产工艺、视觉系统及成本结构等方面进行提升;二是扩展业务规模,主要包括7000平方米新厂房的建设,建成后预计产能达到每年5000台;三是基于市场需求,在现有的应用场景中进行横向扩展,丰富自身产品线。 埃斯顿投资南京鼎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5960万 8月11日晚,埃斯顿发布公告称,埃斯顿自动化拟与派雷斯特在未来1年内,以现金方式逐步向南京鼎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增加投资1.49亿元。其中埃斯顿自动化认缴出资5960万元,持有鼎派机电40%的股权;派雷斯特认缴出资8940万元,持有鼎派机电60%的股权。 星巡智能宣布完成800万美元Pre-A轮融资 8月13日,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星巡智能宣布完成800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猎豹移动领投,天奇资本跟投。此前,星巡智能还获得了来自千橡欣怡、天善元新的天使轮投资。据悉,星巡智能成立于2017年1月,是一家专注于嵌入式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星猿哲科技完成800万美元A轮融资 8月16日,自动分拣机器人研发商XYZRobotics(星猿哲科技)宣布完成由高榕资本、晨兴资本领投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天使轮投资人创新工场、NewWheelCapital及硅谷无人驾驶公司AuroraCTODrewBagnell跟投。 梅卡曼德宣布获得英特尔投资 8月19日,梅卡曼德机器人宣布获得来自英特尔的投资。此融资将使梅卡曼德进一步提升研发和交付能力,服务好全球客户。今年4月梅卡曼德曾宣布完成来自启明创投的A+轮融资。 艾利特机器人宣布完成人民币亿元的B轮融资 8月20日,艾利特机器人宣布完成人民币亿元的B轮融资,由国中创投领投,元禾原点、策源创投、索道资本跟投,指数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后,艾利特机器人将完善产品理解,加速团队梳理和渠道深耕,推动基于“共平台协作控制”理念的协作机器人和传统 工业机器人 在垂直行业的应用,逐步实现艾利特全面提升国内中小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战略目标。 灵动科技宣布获得千万美元B1轮融资 8月24日,视觉自主平台公司灵动科技宣布获得龙湖资本千万美元B1轮融资。灵动科技表示,此次融资将快速推进灵动科技的全球化商业能力和平台级研发能力,公司估值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灵动科技成立于2016年,主要做V-AMR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 感图科技获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8月26日消息,近日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公司感图科技获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拓金资本和寒武创投。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完善产品布局、扩充团队以及产品在工业精密检测市场的应用落地。感图科技创立于2018年4月,是一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业务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精密外观检测场景。 铁甲钢拳宣布完成一千万元Pre-A轮融资 8月26日,柔性机械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商铁甲钢拳宣布完成一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物种起源领投,远望资本及迅雷创始人程浩跟投。铁甲钢拳创始人王潮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核心应用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投入。 精锋微控宣布完成150万种子轮融资 8月28日消息,近日精锋微控宣布已于2018年12月完成150万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南京创享。创始人兼CEO顾强表示,此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生产和团队建设等两个方面。精锋微控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研发商,聚焦机器人系统和IIoT平台领域。 国自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8月29日,国自机器人宣布完成了由美的资本领投的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此次融资,国自机器人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速技术升级及全球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移动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夯实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
  • 《当前工业互联网投融资特点及未来产融合作建议》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7-08
    •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代表和方向,工业互联网正承担着疫情后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升级的双重重任。在当前抗击疫情和产业升级的发展形势下,推动产业主体和融资机构的深度协同,深化工业互联网产融合作,将是确保实现产业转型、稳定经济增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工作抓手。   一、工业互联网推升经济动能前景清晰   (一)疫情联防联控展现良好发展前景   当前,把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降到最低成为重要紧迫任务。推动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新基建是当下统筹疫情防控、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优先选择。发展工业互联网乘数效应、边际效应显著,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3.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6520亿元,融合带动的经济增加值将达2.49万亿元。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开放诸多服务帮助工业企业复工、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体现了重要的社会及经济价值。阿里云面向制造企业推出防疫复工生产管理方案,提升企业复工生产管理效率50%以上;徐工信息的汉云平台对设备保养数据及历史故障数据进行多维度离线计算分析,为企业提供保养提醒及设备异常恢复方案;腾讯、用友、华为等面向企业提供员工体温异常筛查、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等解决方案和服务,有效缓解企业复产复工压力。此次新冠疫情或将催生出更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促进全社会运用工业互联网提质增效的热情与动力进一步被激发和释放。   (二)政策持续加码激发行业发展动力   2020年以来,工业互联网行业利好政策连续出台。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提及加快以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中泰证券的数据预计,2020年我国新基建规模将达3.3万亿,同比增长26%,到2025年保持15%的年均复合增速,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3月6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六个方面20项措施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截至2020年3月,全国共27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地方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文件。随着政策层面的大力引导支持,资本市场对于行业的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   (三)产业发展成效彰显夯实承载基础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了大量成效,为产业发展夯实了承载基础。工业互联网网络覆盖范围规模扩张,面向工业企业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高质量外网延伸至全国300多个地市;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功能不断增强,二级节点达47个,覆盖19省20个行业。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已渗透应用于工程机械、钢铁、石化、采矿、能源、交通、医疗等3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已超过一百家,其中: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重点打造底层技术平台;航天云网、海尔、宝信、石化盈科等企业则着力构建面向转型发展需求的平台;徐工、TCL、中联重科、富士康等企业重点打造孵化独立运营公司运营的平台;优也、昆仑数据、黑湖科技等各类创新企业则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加快构建,服务9万余家工业企业,协同处置多起安全事件,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预警处置能力。   二、疫情难阻工业互联网产融活动高度活跃   (一)工业互联网投融资呈现良好活跃度   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大量金融机构的项目投资延缓或停滞。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显示,2020年1至3月国内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事件数量同比骤降69.25%,交易总金额同比紧缩38.7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互联网行业投融资市场呈现出良好活跃度。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跟踪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工业互联网行业融资事件共40起,披露融资总额突破20亿元,其中超两成事件融资额过亿元。融资事件数量及超亿元事件占比均较2019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易路软件、数之联、凌笛科技、云智慧、云扩科技等企业先后完成超亿元规模的大额融资。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融资活跃,浪潮云于3月中旬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00亿元。海尔卡奥斯在3月底完成金额达9.5亿元的A轮融资,刷新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A轮融资金额的新最高记录。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资的金融机构呈现较高集中度,包括红杉资本、银杏谷资本、源码资本、GGV纪源资本、高榕资本、元璟资本、百度风投等。   (二)千万级中后期项目成为资本关注重点   2020年第一季度,工业互联网领域成长期融资、成熟期融资和战略融资事件数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工业互联网行业中后期融资项目占总融资数量的45%,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12个百分点。资本的偏好向着中后期项目转移。同时,受疫情影响,部分金融机构将工作重心转向对已投项目投后管理服务,聚焦疫情下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问题,并提供相应指导和支持。此外,工业互联网行业项目投融资金额依旧保持着千万元级的投资规模,第一季度交易金额在千万元级别的项目占已披露交易金额的全部项目比重高达69.44%。   (三)上市公司获得资本市场认可青睐   根据Wind数据显示,国内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总市值占比由2019年12月的2.99%提升至2020年3月的3.21%,自由流通市值由2019年12月的3.48万亿元攀升至2020年3月的3.84万亿元。浪潮信息、用友网络、安恒信息、华中数控、宝兰德等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2020年年初至3月底市值涨幅高达44.01%、42.49%、41.43%、33.64%和26.06%。与此同时,佳华科技、瑞松科技等一批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均突破100%,募集资金总额达22.74亿元。   (四)科创板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前景可期   证监会于3月20日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科创属性的具体指标,更好地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3月27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进一步降低了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了审核效率,以充分发挥科创板促进资本和科技融合的示范和引领功能。从数据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工业市场为A股上市宗数最多的行业,占IPO总量的43%。科创板表现亮眼,实现募资金额高达294亿元,占据A股募资总额的37%。科创板的设立与注册制试点,为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保障。科创板设立至今,共94家企业完成注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占比约18.1%,其中近五成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探索与布局。   三、发展浪潮之中正待建立产业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未来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立完善试点容错机制、探索产投基金发展模式等方式,进一步破除壁垒,加速完善工业互联网产融合作环境,更好引导社会资本助力产业发展,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拓宽工业互联网建设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充分发挥科创板与注册制试点的作用,积极推动较成熟和典型的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完善银企对接机制,支持设立以未来收益权及知识产权抵押为主的金融产品,为轻资产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扶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与产业直接结合的金融服务。   (二)建立完善试点容错机制   在新基建政策指引下,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建立和完善工业互联网试点应用试错容错机制和风险对冲机制;推进建平台、用平台、测平台协同发展,以测带建、以测促用,打造平台功能丰富与海量使用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通过推出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等方式,助力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   (三)探索产投基金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鼓励地方政府做好工业互联网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形成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有效投资;重点发挥信托、保险等长期资金的作用,支持信托和保险机构合作设立聚焦工业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信托计划或投资基金,从单一项目入手,提供长期债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