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大学研发石墨烯参杂阴极 锂硫电池蓄电量提升100%》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2-17
  • 据外媒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掺杂石墨烯的阴极,以实现高度稳定的锂硫电池。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表示,采用该阴极材料制成的锂硫电池蓄电量提升了100%,而且在0.5 C、1 C、2 C和3 C的充电功率下充电时,可以经受住500次的充放电循环。

    该阴极结合了激光合成的硫(S)和掺杂了氮(N)的石墨烯电极(没有粘合剂)以及载有钼硫化物(MoS2)的纳米颗粒。

    掺杂氮硫的多孔石墨烯结构通过产生二氧化硫增强了界面的吸附能力,而二氧化硫能够通过促进含氧官能团与硫进行化学结合,以抑制多硫化物向电解质扩散。

    低电解质电阻、低相间接触电阻和低电荷转移电阻加速了电子和锂离子在掺杂了激光诱导氮硫的石墨烯中的传输。

    理论上说,锂硫电池的比容量很高,可达1675 mAh/g,而且能量密度也较高,可达2600 Wh/kg,是未来电池的一个潜在选择。尽管实际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只有550至660 Wh/kg,是理论上能量密度的20%,不过此种水平的能量密度已经在用LiCoO2阴极制成的锂硫电池中实现了。所以,要达到更高水平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是锂硫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而循环稳定性低也阻碍了锂硫电池得到实际应用。可溶性多硫化锂是硫阴极电化学反应中造成“穿梭”效应的关键因素,会导致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低。

    因此,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脉冲UV(紫外激光)直写技术,形成了载有多个纳米颗粒(如银、铂、硅和硫化钼)的掺杂硫和氮的石墨烯电极,其中硫化钼由一种含有特殊配方的有机油墨与多种微粒制成。该工艺为一步成型工艺,不需要粘结剂,以形成锂硫电池阴极集流器。该工艺可以让锂硫电池经受长期的充放电循环,而且几乎不会降低其蓄电量。

相关报告
  • 《看曼彻斯特大学如何提高其石墨烯专利的商业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5-21
    • 自2004年以来,曼大的知识产权运营企业UMI3 Ltd通过分拆项目出售股份、许可收入以及通过知识产权转让为学校创造了超过1.15亿英镑的价值。此外,第三方风险投资者已投入4.3亿英镑投入大学的分拆项目,其中一些已获得国家和地区企业奖项。其中石墨烯等2D材料的知识产权运营效果显著。   路透社最近公布的一份名单将曼彻斯特大学列为欧洲第七大创新大学,从2017度报告中跃升九位,在英国排名第三位。   路透社排名前100名最具创新性的大学排名是基于学术论文、专利申请数量和其他学者和行业的引用频率,这些数据引入了质量而不只是数量来衡量。   知识产权商业化代理人,该大学识产权运营企业UMI3 Ltd首席执行官Clive Rowland评论道:“学校持续推动长期致力于通过创新来改善社会的理念,无论这些积极影响是由我们的社会企业实现还是通过我们技术许可工作来实现。我们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组织,我们需要在专利申请中追求质量和数量,我们的专利需要既彻底又有防御能力。”   自2004年以来,该大学的知识产权运营企业通过对管理项目出售股份分拆、许可收入以及知识产权转让为大学创造了超过1.15亿英镑的价值。此外,第三方风险投资者已投入4.3亿英镑投入大学的分拆项目,其中一些已获得国家和地区企业奖项。   “曼彻斯特大学”在2010年杰伊姆和诺沃索洛夫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后几乎成了“石墨烯”代名词。该大学拥有涉及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的最广泛的知识产权组合,Graphene City®拥有超过300位科学家从事二维材料研究。这些知识产权组合涵盖的领域包括:2D材料、2D油墨、脱盐和纳米过滤膜、阻隔涂层、聚合物复合材料、热电复合材料、传感器、触摸屏接口、可打印电子产品和可穿戴技术等等。   本月早些时候,推出纳米量子点和纳米材料的Nano公司集团与曼大联合推出了Nanoco 2D材料有限公司,开发新一代纳米材料。这些材料的潜在商业应用跨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新型催化剂、光电探测器、光电器件、逆变器和发光器件。   另外一家分拆公司,皮肤健康专家(SkinBioTreeutics)去年在伦敦股市上市时筹集了450万英镑。该公司最近宣布,其乳膏配方已通过皮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现在将进行进一步的稳定性测试。   今年早些时候,另一家分拆出来的微生物传感器公司获得了140万英镑的投资,成功地完成了其第一项临床试验。该传感器是一款用于检测危及生命的感染的医疗设备。   参考来源:UMI3 Ltd
  • 《用新型二维碳素-石墨烯进行锂-硫电池阴极封装》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08
    • 硫阴极在锂硫电池(Li-S)仍然遭受他们的电子导电率低,不受欢迎的解散多硫化锂(Li2S n,3≤n≤8)物种进入电解液,和很大程度上体积变化周期。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对硫阴极进行有效的封装。通过粒子群优化(PS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我们预测了一种稳定的金属二维sp2杂化碳变异体(dhp -石墨烯)。这种碳片可以防止阴极进入电解液。然而,锂离子在电解液与阴极间的锂离子浓度的增加以及电荷放电周期中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位差,可以自由穿梭。此外,在dhp -石墨烯纳米带中发现了多用途的电子带结构和线性色散,但对dhp -石墨烯纳米管只有金属带结构。 ——文章发布于2017年11月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