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集团寺河矿沿空留巷技术达国际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9
  • 日前,由寺河矿组织申报的《双突矿井坚硬顶板6m大采高柔模沿空留巷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研究属于煤矿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领域。成果主要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减少巷道掘进量,实现回采工作面Y型通风,消除回风隅角瓦斯积聚,改善矿井安全条件。

    该项目以寺河矿推进长度2094m、面宽324m的双突矿井厚硬顶板6m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进行了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应用。通过对6m大采高工作面沿空留巷Y型通风技术调研,研究分析了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围岩压力显现规律,研发了“植筋”连接顶底板和复合型柔模砼墙形成的共同承载巷旁支护体,解决了6m大采高沿空留巷支护难题。

    针对厚度逾12m的坚硬关键层,该矿技术人员开发了11m深孔与25m超深孔相结合的差异爆破技术,研制了大扭矩可伸缩双臂切顶钻车,实现了超前工作面定向切顶卸压护巷,解决了坚硬顶板强矿压技术难题。针对6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柔模沿空留巷技术,研发了抗冲击的6m大采高沿空留巷特殊端头支架和可自主纠偏的挡矸支架,研发了与顶底板、复合型柔模砼墙分别相连的接地技术,消除了瓦斯富集区静电和杂散电流聚集威胁,保障了双突矿井6m大采高安全高效沿空留巷。

    该项目成果在寺河矿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双突矿井坚硬顶板6m大采高沿空留巷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也为集团公司其他类似条件矿井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提供了经验与借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原文来源:https://coal.in-en.com/html/coal-2628681.shtml
相关报告
  • 《晋能控股塔山矿成功破解中厚煤层沿空留巷开采技术难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10
    • 今年以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围绕“降、减、提”工作主线,不断在提升资源回收率上下功夫,成功破解中厚煤层沿空留巷开采技术难题,实现无煤柱工作面安全回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针对传统两巷开采工艺,工作面间留有8米煤柱,存在资源浪费和顶板应力集中等制约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塔山矿积极调研国内先进的采煤工艺,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在山4#层8304、8305面成功实施了中厚煤层沿空留巷开采和液体承压爆破切顶技术,按走向长度1000米计算,每回采1个无煤柱工作面,可多回收原煤10万吨,按精煤产率64%计算,可多产精煤6.3万吨,按吨煤利润140元计算,增加利润900万元,少掘进一条巷道,节约掘进费用500万元,利润增加1400万元,无论是提高资源回采率,还是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 《8187米!晋能控股寺河矿千米定向钻机日进尺再创新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4
    • 3月31日 寺河矿千米定向钻机日进尺达到8187米 首次突破8000米大关 再度刷新 该矿建矿以来 千米定向钻机日进尺最高纪录 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矿井瓦斯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更为后续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寺河矿聚焦瓦斯治理核心任务,通过科学规划与动态管理,统筹推进抽采达标与生产进度。为确保瓦斯抽放系统高效运行,该矿提前制定抽放进尺周计划和月计划,明确队组施工任务,优化工序衔接,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为现场作业提供科学依据。对重点区域、重点钻机建立微信工作群,进行专项监督排查。同时,根据队组施工动态和进度,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动态调整封孔计划,错峰安排封孔作业,避免集中封孔导致的进尺波动,为单日进尺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该矿创新实施“一机一策”精准管理方案,通过科学分类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千米定向钻机使用效能。针对井下42台千米定向钻机,依据额定扭矩、钻进深度、适用煤层厚度等关键参数,将钻机进行分类,并深入研究分析钻机历史施工数据,为精准调配提供依据。针对高位钻孔、穿层钻孔、本煤层钻孔等不同类型,合理规划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千米定向钻机性能,提升人机协同效能,为矿井瓦斯精准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强化生产组织保障,根据各队组施工计划,提前准备打钻附属材料,按照东、西井每周各限搬一台千米定向钻机的制度,错峰有序进行搬家倒面,优化钻机抽采衔接,保障开机效率。 为确保设备全天候稳定运行,该矿实行检修人员包保钻机制度,合理分配检修人员,确保实时掌握每台钻机的运行状态。严格执行日检、周检、月检检修维护制度,重点加强液压系统、动力模块等核心部件的维护保养。同时,建立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对即将到达维护保养周期的钻机,利用施工间隙进行维护保养;对服务时间较长的钻机及时安排上井大修,确保钻机施钻时间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