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全局、促合作,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筹备会在京召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12
  • 2020年4月11日,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暨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筹备会在京召开。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郭剑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商务部投促局处长廖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主任冯丽雯、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等出席会议。

    此外,中国大唐、中石化资本、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化国际、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落基山研究所、BP中国、壳牌中国、西门子能源、金风科技、西安隆基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劳氏船级社、威胜控股、北控能源、北燃能源、施耐德电气(中国)、嵊州新中港热电、中投德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威新能源等众多企业代表出席了筹备会。

    2020年,我国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基于资源禀赋、能源结构、产业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水平给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与欧美各国相比我国充满挑战和机遇。

    因此,中国经济在继续维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对“碳中和”的承诺亟须能源转型和绿色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推动跨行业合作、培育产业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路径,由中国能源网倡议,机构组织、各类型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行业性合作交流平台——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

    “碳中和提出以后,融合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主任冯丽雯表示:“能源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都是垂直一体化的结构。而在碳中和这个题目上,需要全局性的视角,能源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就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如果没有能源企业、环保企业,从能源生产方和消费方,不通过政府、产、学、研共同努力是实现不了的。中国能源网20多年来一直为企业服务,为促进行业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而本次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的成立,就是在碳中和这个大目标下,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合作平台。”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指出:“碳中和如果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传统能源能够顺利实现绿色转型。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碳中和目标是深思熟虑的,其中非常重要的观点是对化石能源总量消费的控制,以及开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整体电力结构转变。综合来看,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郭剑锋强调:“碳中和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从全局着眼,碳中和目标确定以后,压力传导到产业上面,如果闭门造车,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例如,双碳目标的提出不等于各行业和各领域全部实现碳中和,如果没有全局的视角,各行各业都努力实现碳中和显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路径。”

    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表示:“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有远大目标,而且要脚踏实地,既要有策略也要有顺序,而当下应该从能源行业最能减碳的环节入手,进行减碳工作的开始。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可以设立能源、技术创新的项目集锦,多管齐下为实现碳中和而努力。”

    中化国际新能源事业部业务发展总监曲英杰表示:“中化集团作为化工领域的央企,特别是在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合并的背景下,在化工领域已经开始发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例如,中化国际在锂电领域和锂电材料领域进行全产业链的布局,依托电池和储能产品,中化国际希望和电力、风电、光伏和投资企业等行业伙伴进行广泛合作,希望以合作共赢来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据了解,中化国际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依托自身化工产业优势,投资布局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以动力电池助力交通领域清洁化,为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储能产品。中化国际将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广泛联合新能源领域合作伙伴,打造基于储能产品与金融配套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为能源转型提供央企力量。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涛表示:“双碳目标是全局性的工作,它涉及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涵盖全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之间存在交叉耦合的复杂关系。因此,局部的最优点不等于全局的最优点。基于此,我们需要迫切解决这个问题,共同探索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行动路线。”

    2021年,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将对电网、发电、油气、新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的碳中和目标需求和工作开展进行研究,根据各领域的减碳关键问题组织开展碳中和会议、项目、模式、技术参观考察和交流活动,开展碳中和未来能源培训沙龙,参与成员单位建设碳中和产业示范项目,为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

    中国目前尚未成立以研究碳中和产业方向的合作交流平台。“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致力于跨行业企业间进行技术与项目合作,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关键、难点问题开展工作,不断探索前沿技术和项目投资机会。

    而碳中和目标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投入,“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将适时启动产业基金,基金将无差别吸收及扶持合作组织成员单位碳中和产业发展。

    “碳中和产业合作组织”将由行业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工作管理和业务规划并成立专家智库组织,利用发起单位拥有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策研究部门、政府官员、企业家代表进行研究和交流,切实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上海核电海南服务基地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12
    • 8月7日上午,上海市核电办联合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等单位,在上海召开“上海核电海南服务基地合作联盟”成立大会,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陆晓春书记出席大会,并和嘉宾一起为联盟揭牌。成立大会由上海市核电办党组书记、主任陆海宾主持,市核电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汪洵作了合作联盟的主题报告,海南省方面介绍了海南自贸港有关政策及昌江县清洁能源产业区等发展情况。 大会上,还举行了联盟和海南核电战略合作、中核检修和海南核电战略合作、中核检修和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战略合作等7个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陆晓春书记在讲话中,对联盟成立后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几点希望。 首先,希望联盟抓住机遇谋发展。希望联盟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遇,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主动对接,为联盟会员用好用足政策做好服务,积极谋划好核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促进沪琼两地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第二,希望联盟发挥好上海的独特优势。上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强大的核电产业基础,为联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把这些优势真正发挥出来,联盟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第三,希望联盟成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希望中核检修有限公司作为理事长单位当好“带头大哥”,外争市场、内联兄弟,与其他会员单位紧密合作,共同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希望中核运行研究院、上海电气等企业在联盟中发挥骨干表率作用,共同推动联盟发展。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上海核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四,希望联盟加强党的建设。联盟成立的同时,党的建设也要同步谋划好,可以采取党建联建或者区域化党建等多种形式,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为联盟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开展等保驾护航,确保联盟行稳致远。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韦平,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黄家林,中国核工业集团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晓明,也分别在大会上致辞。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国良,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特别代表吕亚臣,中核检修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志军,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春天等嘉宾也出席了大会。市委军民融合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合作交流办、海南省工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海南昌江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大会。 据了解,上海核电海南服务基地合作联盟是在市核电办公推动下,由中核检修有限公司、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近3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联盟组织。联盟的任务是致力于为海南核电、火电、石化等能源建设事业及海南国防事业提供运维保障等服务。联盟以“追求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为宗旨,面向海南昌江核电、国防建设等在设备运维、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在两地各级政府的指导下,进一步整合上海地区核电产业基础资源,通过实现信息共享,人员、场地、技术等资源的互补,促进联盟会员的共同发展,实现沪琼两地的合作共赢。
  • 《上海合作组织首届农业部长会议召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0-27
    • 2010-10-27 讯:农民日报讯(记者 宁启文)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首届农业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他强调,农业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各成员国要继续加强农业合作机制化建设,在农业科技、农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农业贸易与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造福本国和本地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