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16日,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政府发布《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端精品钢铁项目(技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以下简称“《公示》”。从《公示》中获悉,为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工艺装备现代化、大型化,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节能减排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对一期工程和一期续建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实施“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端精品钢铁项目(技改扩建工程)”(即本项目)。根据《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变更产能置换方案的批复》,具体产能置换方案为:拟拆除现有2 座450m ³高炉(炼铁产能110 万吨/ 年)、1 座45t 转炉和2 座50t 转炉(换算炼钢产能220 万吨/ 年),并分别外购万吨炼铁413 万吨/ 年、炼钢产能153.33 万吨/ 年,全厂合计炼铁产能523 万吨/ 年、炼钢产能373.33 万吨/ 年,通过产能减量置换新建2 座600t/d 麦尔兹窑、1 座1200m ³高炉、2 座1260m ³高炉、1 座130t 转炉(配套2 台LF 精炼炉、2 台RH 精炼炉。本项目建成后大东海集团全厂将形成年生产热轧钢卷366 万吨/ 年的生产能力。 从《公示》中了解到,该项目的建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 )产业升级、填补福建省先进制造业用板材的空白目前,福建、江西、广东、浙江四省现有热轧宽带钢生产能力约2500 万吨,考虑未来到2025 年区域内热轧宽带钢轧机生产能力4500 万吨,而届时四省的热轧板卷需求量约6200 万吨,热轧板卷供需存在一定的缺口。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18 —2020 年)》明确提出了依托福州钢铁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车船用钢板、钢结构材料等下游应用产业,打造现代钢铁产业集群,争取到2020 年实现产值1300 亿元。大东海集团以此为契机,瞄准区域市场下游用钢产业升级需求,加快在福州打造精品板材基地,满足区域市场对中高端热轧、冷轧板卷的需求,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导向。(2 )符合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要求(3 )有利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附加值提升项目实施后,大东海集团将具备生产高耐候性结构钢、集装箱用钢、管线钢和汽车板的生产能力,品种结构进一步丰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建设区域内优质精品板材基地和一流钢铁企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4 )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总投资约120 亿元,达产年营业收入约201.1 亿元,上交税金约15.0 亿元,利润总额约28.0 亿元,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拉动福州市的经济增长。同时,项目实施将新增劳动就业约3200 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2 万人,对于带动福州市劳动就业,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