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可回收的新型3D打印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4-12
  • 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使用植物淀粉和碳纳米管制成的新型3D打印电池,可为移动设备提供环保、高容量的电源,这将使得锂离子电池能够更有效地存储和输送电能。相关内容发表在《电源》杂志上。

      锂离子电池可存储和释放的能量电流设计的物理限制之一是其电极的厚度。较厚的电极会限制锂离子在电极上的扩散,从而限制锂离子电池的比能。电极厚度的增加也会降低其应变容差,使其更易破裂。一旦电极破裂,电池将无法使用。研究人员通过在设计中引入微小的纳米级和微米级细孔,在电极的尺寸和表面积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他们使用了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来严格控制电极中每个孔的大小和位置。在3D打印机中加载他们开发的材料,该材料结合了聚乳酸、磷酸铁锂和碳纳米管。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由玉米、甘蔗和甜菜的淀粉加工而成,可提高电池的可回收性。

      研究发现, 300微米电极电池具有70%的孔隙率,在测试过程中表现最佳,其比容量为151毫安小时每克,是具有相同厚度的固态电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性能的2到3倍。

  • 原文来源: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2104/t20210402_162130.htm
相关报告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开发出3D打印智能塑料》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5-08-06
    • 转自全球技术地图 据国防制造7月29日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利用3D打印技术和聚醚醚酮(PEEK)材料,开发出具有可编程特性的智能晶格结构材料,可实时给感应自身状态(被拉伸、压缩或损坏),有望用于航空航天蒙皮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研究人员首先开发了一种计算模型,预测材料在各种应变和负载条件下的行为。通过在打印之前准确预测和优化打印结构的属性和行为,可节省开发时间、避免材料浪费,创建出完全符合特定应用需求的材料。该结构材料的自感应特性是通过压阻原理实现的,当打印材料受到压缩、冲击和拉伸等各种应变时,可通过测量电导率变化实时反馈当前状态。这种PEEK智能结构材料为高要求环境下永久性承重智能组件提供了新思路
  • 《CST Global和格拉斯哥大学联手安装和操作MOCVD系统》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7-08-14
    • 位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Blantyre汉密尔顿国际技术园的III-V光电铸造公司复合半导体技术全球有限公司(CST Global)宣布了与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开办一个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反应器内的铸造设备,大学将拥有CST Global将安装和运行的系统。使用和运营成本将被分享。 CST Global首席执行官Neil Martin说:“这种MOCVD机器可以促进电子和光子学领域的先进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项目。成功的光子学研究会考虑批量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我们的合作为研究项目提供了一条利用CST Global全球客户群达成商业可行的途径。他在CST Global上安装MOCVD机器也意味着我们的代工服务可以在需要时在ISO 9001:2015质量环境中得到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