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2400MWh!国内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开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6
  • 12月25日,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新能源储能项目在庆阳市环县正式开工建设。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

    其中,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按照新能源装机容量的10%、4小时规模配置,总容量600MW/2400MWh,分为两个场址建设,每个场址建设1座300MW/1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

    据了解、储能电站采用自主研发的单级分散式储能技术,由数百颗电芯串联组成电池簇,每个电池簇通过单个小功率PCS进行分散式能量处理,电池只串不并、电池簇独立控制,多个PCS模块在交流侧并联。此种技术对电池兼容性更强,能够实现一簇一管理;每个分散式变流器串联的电池簇规模更小、集成度更高、精细化程度更高,消除集中式并联环流、容量损失影响,运维简单灵活,在电池簇工作状态一致性、系统容量可用率、循环寿命、故障下系统可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平均综合效率相比于集中式技术路线电站高约4.6个百分点,平均可用容量保持率高约5个百分点。

    该项目计划2025上半年与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步建成投产,建成后年消纳新能源电量约8.4亿千瓦时,一次充电可储存约240万千瓦时电量,最大可满足48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

    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风光火储输”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助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促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7564.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单体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6
    • 近日中国能建中南院总承包建设的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电化学储能EPC总承包项目乌兰察布300兆瓦/1200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全容量并网。 项目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建设规模300兆瓦/1200兆瓦时,是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配套储能项目,也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储能基地项目,更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 项目在电能充裕时储存多余电量,在能源供给短缺时刻释放储存能量,有效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与可靠性。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较大能量损耗,储能系统可在短距离内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有效减少输电损耗,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 《南方电网首个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29
    • 11月26日13:05,华电乌江大方集中式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式移交电网调度开始第一次充电,18:20-20:20,进行第一次放电,最大放电功率143MW,平均放电速率110MW,累计放电量219.94MWh,标志着该项目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大方集中式电化学储能项目是集团公司在南方电网首个电化学储能项目,是贵州省2023年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该项目储能容量150MW/300MWh,年调度充放电300次以上,年均充放电量81688.81MWh。建成投运后,对提升电力系统弹性、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过程中,大方集中式电化学储能项目部认真落实公司决策部署,上下联动、协同作战,全力以赴确保工期进展和工作质量。加强统筹谋划,聚焦全容量并网任务目标,狠抓项目攻坚,严格落实“日调度、周控制”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守牢安全底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到岗到人到事,以“安全积分超市”为抓手引导全员深入查找、整改现场安全隐患,从严从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强化要素保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抓落实,深入项目一线,看进展、查问题、找对策,有效解决了设备供货滞后等问题;树牢精品意识,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保障会,严把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打造精品工程。 下一步,大方储能项目部将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为提高贵州省能源系统可靠性、灵活性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