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 赤水生态: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流域绿色生态建设的贵州样本》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27
  •  7月24日,董希良在展示生态酱油豆料。陈屹 摄

    央广网赤水7月24日消息(记者陈屹)7月24日上午,“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来到了贵州省赤水市。赤水河是长江流域一级支流,这些年,贵州省出台系列保护措施,通过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的有效实践,提升了流域生态环境,推动了当地旅游发展,成为长江上游支流生态建设的贵州样本。

    7月24日上午,在贵州红赤水生态食品开发公司的生产现场,繁忙的生产景象展示了赤水竹产业竹笋食品的发展生机。在当地富有特色的晒醋传统工艺现场,57岁的董希良戴着草帽,正在酱油缸、醋缸里取豆油。他说,“这些都是原生态的材料、原生态的传统工艺呀!你闻闻,晒了两年后的这酱油,香啊!真香!”

      

      传统的晒醋工艺得到了保护和发扬。 陈屹 摄

    董希良从事晒醋工作已经23年了,他说,“人生可以没有钱,但不可以闻不到这醋香味儿。闻不够啊!”

    在久负盛名的四洞沟景区,站在这满是竹林的地方,鼻息间都是清新的空气。赤水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赤水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2.8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52000个,“天然大氧吧”一点不虚。记者在竹林间算是有了真正的体会。

相关报告
  • 《长江支流赤水河:“红色”大河奏响“绿色”乐章》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1-03
    •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如今,这条奔涌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大河,正在奏响绿色发展的乐章。   近日,记者在走访赤水河的源头和流域时看到,这条饱含“红色基因”的河流,既是一条经济动脉又是一条人文纽带。绿意盎然,激情澎湃。 图为赤水河源头。 韩帅南 摄   “红色”的英雄河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10月28日,夜幕降临,位于云南省威信县的红军广场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   在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驻留威信时的操练场所,现在则成为市民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该县的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红色小镇等红色旅游景点,每天亦吸引着慕名前来参观和瞻仰的各地游客。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经过赤水河,沿途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留下了“四渡赤水”的精彩诗篇。流传在赤水河的英雄故事和红色文化,让这条河流的“红色”更加夺目。   当下,位于赤水河畔的红色文化景区,包括贵州省遵义市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四川省古蔺县的二郎滩渡口等,无不在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精神,激励着沿岸民众追寻更红火的日子。   “绿色”的生态河   10月29日,赤水河支流苦猪河畔水声潺潺,河水正欢快地自由流淌。今年8月,位于此地的凉风洞电站关闭退出。威信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谢作川介绍,小水电站拆除后,河水流量恢复至自然水平,当地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在威信县双河乡,万亩方竹在风中沙沙作响。中共威信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朝坤介绍:“方竹保水能力强,还能滋养水源,有较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样的景象在整个赤水河流域比比皆是。截至目前,云南省昭通市流域内17座水电站及拦河坝全部拆除完毕,退耕还林30.6万亩,调整产业结构建成竹基地39.7万亩;贵州省2018年至2019年累计向赤水河流域投入环保专项资金约45.65亿元人民币,今年计划退出45座小水电站;四川省关停造纸厂及酿酒作坊150余家、煤矿及非煤矿山25家、小水电11个,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51座、无害化厕所1.6万个。   三省携手拟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   10月28日,在热烈的掌声中,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共同通过《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昭通共识》。按照共识,三省将携手推动构建赤水河流域绿色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流域融合发展、健全流域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   2016年以来,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论坛和协作推进会已连续5年举办,形成了《赤水共识》《毕节共识》《泸州共识》等重要会议成果,建立了长江流域首个跨省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机制。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表示:“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乌蒙山回旋战’的英雄之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云南:打好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6-17
    • 云南省委书记、全省总河(湖)长陈豪,省长、全省副总河(湖)长阮成发日前率队到昭通市威信县、镇雄县督促检查长江上游赤水河(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召开工作座谈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坚决担当起长江上游的保护之责,全力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陈豪强调,昭通市县两级和省级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履行整改责任,逐一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从严从实抓好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切实解决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编制好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规划。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赤水河流域云贵川三省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赤水河治理科研及监测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及有关方面支持,为推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阮成发强调,全省务必从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坚决扛起推动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彻底整治赤水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切实推进赤水河保护治理,打好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