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含量90% NCMA四元电池要来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1
  • NCMA四元锂电池具有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改善充放电性能等优点。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不少厂商开始研究四元锂电池的可能性。
    据外媒报道,LG化学计划在明年第二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NCMA电池,并在下半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电池,主要交付给特斯拉在中国的工厂,预计将用于中国产Model Y以及下一代电动汽车车型。
    消息称,该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已提高到90%,钴含量已降低至5%以下,一次充电可以提供至少600公里的续航里程,高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500公里。
    那么,NCMA电池具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企业布局,量产还要克服哪些难题?以下一一为您梳理。
    NCMA电池的特点
    NCMA电池是指正极采用镍、钴、锰、铝四种金属材料的四元电池。该概念最早于2016年由韩国汉阳大学及韩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共同提出。
    目前,三元电池仍然为大部分长续航新能源汽车的首选,但是,作为稀缺资源的“钴”,又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降本能力。NCMA四元材料的镍含量逼近90%,同时钴含量进一步降低。研究资料显示,理想状态下,NCMA电池有望将钴含量降低10%以内,同时使电池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NCMA四元锂电池具有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改善充放电性能等优点。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不少厂商开始研究四元锂电池的可能性。
    哪些企业布局NCMA
    国外方面,今年8月,有外媒消息称,通用汽车与LG化学的NCMA电池研发量产计划有望提前至明年,前者正计划为预计明年上市的两款电动车配备NCMA电池,后者也在为量产NCMA电池做必要准备。
    当时有相关人士透露,LG化学和通用汽车合作的NCMA电池,有望将钴含量较NCM电池降低70%,同时增加90%的镍含量,铝元素的加入则将在高镍的前提下,帮助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稳定性,电池容量可以实现从50-200KWh不等,可支持高达400英里(约644公里)的续航里程,已经接近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板的续航里程。
    SKI此前也表示,已商业化了其研制的全球首款镍含量为90%的NCM9电池,美国福特汽车计划于2023年发布的F-150电动皮卡有望搭载该电池登陆市场。
    据了解,SKI研发的NCM9电池,在将镍含量提高至90%的同时,还将钴含量降低到了5%,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增加到700公里,而且减少了充电时间,重要的是成本大大降低。
    国内方面,2019年,蜂巢能源就发布了包括无钴材料电池和NCMA四元材料电池在内的“叠时代”产品。在今年12月2日举办“蜂巢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表示,公司的四元NCMA正极材料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做到与811电池相当的能量密度。此外,由于四元材料中镍的使用比例下降,成本进一步下降。
    格林美在之前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完成了NCMA四元前驱体量产技术储备,做好了量产准备。公司研发的NCMA四元前驱体材料已在进行客户吨级认证。
    12月8日,华友钴业子公司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从降低钴含量,提升电池性能的角度看,高镍低钴的NCMA四元锂电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就现在技术进展来看,暂时还没有企业能够在NCMA四元电池方面实现大规模量产。
    量产还要克服哪些难题?
    业内普遍的观点是,现阶段,镍和钴含量保持与NCA相同水平,要通过NCM811高镍电池向NCMA(镍钴锰铝)四元电池转化,最终电池低钴甚至无钴的。
    从各方面来看,NCMA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待解决:
    如和传统的三元正极相比,因为NCMA镍含量很高,因此对于铝元素的掺杂及包覆量很难控制,加大了制造难度。
    此外,NCMA不仅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较高,对于设备的耐腐蚀度及精准度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总之,NCMA量产成功,无论是对于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还是提高电池企业竞争力,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但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相关报告
  • 《全球首款90%含镍量电池商业化启动 续航将达700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8-13
    • 据韩媒报道,韩国锂电池巨头之一SK Innovation近日表示,已商业化了其研制的全球首个镍含量为90%的NCM9电池,福特计划于2023年发布的F-150电动皮卡有望搭载该电池登陆市场。 据SK Innovation官方透露,NCM9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为镍、钴、锰的锂电池,三种元素含量分别为90%,5%,5%。研究资料显示,一般来说,电池中镍含量越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越大,但镍含量过高会导致电池稳定度下降,钴在三元结构中就主要起稳定结构的作用。 也正因如此,即使钴价已成为制约电池降本的重要原因,目前为止,三元电池仍然主要采取NCA以及NCM811方案。 而此次SK Innovation研发的NCM9电池,在对隔膜技术进行改进、进而增强电池稳定性的基础上,将镍含量提高至90%的同时,还将钴含量降低到了5%,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增加到700公里,减少充电时间,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成本。 目前,SK Innovation的第二家美国工厂已于上月破土动工,该工厂将专门用于生产高镍NCM电池。其第一家美国工厂则用于生产NCM811电池,为大众的20万辆电动汽车供货。两家工厂均将于2023年前建成,届时,SK Innovation仅在美国的年产能就将达到21.5GWh,全球范围内则将达到71GWh。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荣登上半年锂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的LG化学上周宣布,其与通用联合研发的NCMA高镍电池量产计划有望提前至明年;此外,马斯克近日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称:“如果您以环保的方式高效地开采镍,特斯拉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您提供一份巨额合同,”再次强调了镍对于动力电池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高镍渗透率不断提升,高工锂电预计2020年国内高镍NCM811及NCA市场应用占比有望达到26.29%,对应正极材料需求量约7万吨,2025年占比有望超过60%,对应正极材料需求量近40万吨。 财通证券分析师李帅华7月23日研报指出,特斯拉和国内主流电池厂都在推动高镍电池材料的发展和应用,高镍正极材料将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大趋势,并预测,镍在动力电池需求量将从目前的4万吨增长到2030年的8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
  •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要来了 能否激活数百亿市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3
    •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工信部最近开始就《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鼓励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于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记者了解到,从供需两方面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办法》出台后,可能推动行业规模扩大到数百亿元。 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可以大大减少成本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梯次利用企业研发生产适用于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的梯次产品,不得开发充电宝、手持照明设备等不易回收的梯次产品。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在基站备电、储能等领域,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可以大大减少成本,提高电池使用效率。 韩晓平说:“因为电池的能力在不断衰减,新电池可能装在车上,当它的储能效率降低了,汽车也报废了以后,可能拿出来,我们可以做储能电站使用。储能电站再降低以后,我们可以做应急电站来使用,最终把电池的能力吃光用尽。”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供需两端潜力大 据了解,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高达62.2GWh,同比增长了9.3%。到去年年底,累计装车量已经超过190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两个季度,受疫情影响,动力电池产销大幅下降,但根据工信部数据,到了8月份,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说,随着累计装车量提升,动力电池退役的量也在大幅增长,这意味着电池梯次利用有巨大市场空间。 韦洪莲说:“退役的量今年大概在20万吨左右。预计到2025年,就是‘十四五’末期的时候,当年退役的量可能到73万吨左右,其中70%可以梯级利用,30%能够可再生利用,市场规模能到200亿元。” 而从需求来看,在基站备电方面,目前中国铁塔已经有35万座基站站址安装了梯次利用电池,相当于10万辆电动车的退役电池量。而当前,运营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5G基站,未来几年备用电池需求量将大幅增加。一些专家测算,如果5G基站全都采用退役动力电池,理论上可以基本消纳国内全部退役动力电池。 在储能方面,有业内人士透露,受各地政策影响,目前光伏电站储能需求激增,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潜力较大。“目前还没有形成强制性的标准,但是各个地方政府都有这样一个趋势,要求新能源企业建储能。建储能的核心目的就是,减少不稳定的输出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 技术、成本问题有待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难点仍然不少。从流程来看,梯次利用包括电池回收拆解、筛分重组、系统集成、重组利用等,有一定成本和技术含量。在电池价格快速下降的当下,梯次利用相对于直接回收利用的经济优势正在减小。 另外,电池梯次利用还涉及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和梯次利用企业等多个方面。韩晓平认为,如何协调各方关系也是一大难点。他说:“当然这个也是跨行业的问题。因为电池原来可能在一个汽车上,你把它拆下来以后,放在哪?需要有一些跨行业的部门来参与,最终把这些电池充分利用好。这对于我们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