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感应控制对风电场能量生产的影响-现场试验》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4-08
  • 近年来,人们对主动尾流控制(AWC)策略方面的文献越来越感兴趣。主动尾流控制策略旨在减少风力发电场的尾流损失,以提高能源产量和/或减少负荷。本文介绍了在一个商业风力发电场中采用AWC策略之一的轴向感应控制的现场试验结果。为此,对大部分上游风力机的俯仰角偏移量进行了各个风向的优化,使整个农场的功率捕获达到最大。该优化使用基于抛物线化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尾流模型FarmFlow进行。在对风向测量进行校准并实现优化后的节距设置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测量活动。对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轴向感应控制可以提高能量的产生。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

相关报告
  • 《基于尾流快速计算模型的风电场控制算法的优化》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6-01-19
    • 本研究开发出一尾流快速计算模型,它可以准确而高效地计算出在不同风速与风向变化下风电场的风速分布。基于该尾流快速计算模型,建立了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风电场优化控制模型。对风力发电机的轴向诱导因子进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风电场的整体输出功率将达到最大而尾流损失将减小到最小。丹麦Horns Rev风电场被选为案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尾流快速计算的风电场优化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 《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策略》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6-04-15
    • 针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风力发电厂无功功率法控制策略的研究。在定子磁链定向(SFO)的矢量控制下,双馈电机的实际功率由q轴转子电流Iqr控制,无功功率主要受d轴转子电流Idr控制。为了检查Idr对定子无功功率Qs和转子无功功率Qr处的效果,DFIG在五个不同的操作模式下运行——最大Qs吸收模式,转子单位功率因数模式,最小DFIG损失操作模式,定子功率因数模式,以及最大Qs产生模式。在过去的工作中,定子电阻Rs为通常被忽视在推导d轴转子电流Idr为不同DFIG无功功率操作模式。在目前的工作中,一种迭代算法,被用来计算五个无功功率控制模式的d轴转子电流Idr。为了证明所提出的迭代算法的效果,转子电流,转子电压,定子电流,实际功率和2.5兆瓦无功功率在双馈操作下设五个不同的操作模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