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引汉济渭引领生态水利建设侧记》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1-29
  • 初冬时节,陕西汉中市洋县黄金峡汉江河畔,袅袅升腾的薄雾笼罩着江面,几只朱鹮悠闲地驻足在江边的小渔船上。不远处,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良心沟弃渣场上几台重型机械正来回碾压地基,一座高标准的鱼类增殖站即将崛起。 秦岭,中华民族的“中央公园”,横亘东西,界定南北。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秦岭四宝”等珍稀野生动物生活其中,生态环境极其良好。横穿秦岭的引汉济渭工程,始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将生态环保建设作为整个工程实施的前置工程,小心呵护秦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在引来绿水的同时留住莽莽青山,留住青山上的美好生态环境。 “黄金峡鱼类增殖站是黄金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前置工程。工程建成后,可通过野生鱼类亲本活体捕捞、驯养、人工繁殖、种苗培育等形式,进行汉江鱼类增殖放流,每年可放流65万尾鱼苗。”陕西省引汉济渭公司黄金峡分公司经理张鹏利介绍道。 按照建设规划,黄金峡鱼类增殖站将集生产、科普、休闲、水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将水景观与巴山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养鱼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湿地,实现污水零排放,被生态环境部誉为亚洲最高标准的鱼类增殖站。 黄金峡鱼类增殖站,只是引汉济渭工程重视水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们在工程建设中将环保工程前置,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让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得到补偿,让水利建筑融于自然环境,更具地域文化特色,让工程建设区环境得到提升美化,全力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小洲告诉记者。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建一处水利工程,多一处水利景观”的要求,省引汉济渭公司高标准编制引汉济渭库区旅游规划,将工程建设与生态修复、民生保障结合起来,同时融入汉江文化,使水利工程、水利风景串起汉江历史文脉,实现对自然环境的美化和补偿。 省引汉济渭公司积极启动黑河多鳞铲颌鱼和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题报告编制工作和朱鹮湿地恢复前期工作;在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黄金峡水利枢纽砂石料加工系统中建设泥水分离系统,循环利用废水,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在岭北工区黑河水库上游,耗资3500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高效池+石英砂池+活性炭池”三级处理工艺的施工涌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涌水达到一般县城自来水水质水平;在每一个施工排水出口,均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室、电脑终端以及手机App随时查看排水情况。同时还组建了“朱鹮无人机”中队,不定时深入工程建设一线航拍检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确保环保水保监控无死角。.

相关报告
  • 《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有望2020年通水进西安》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1-24
    • 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建设日前快速推进,秦岭输水隧洞已掘进93%以上,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已完成浇筑高度的66.9%。黄金峡水利枢纽左、右岸坝肩开挖已完成,主体工程土埂围堰填筑至411米高程。按照陕西省总体安排,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有望2020年通水进西安。 引汉济渭工程是破解陕西全局性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名录。该工程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两部分构成。调水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组成,输配水工程是将调水量输送到各受水对象,实现水源配置功能的后续配套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实施跨流域水源调引工程。 工程实施中,引汉济渭公司深入推行季度考核制度,按季度考核结果进行兑现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参建单位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书,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支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根据施工进度分期分块实施施工信息化工程,逐步形成覆盖整个工区的信息化管理网,打造智能示范工程。并坚持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打造千年生态工程。 引汉济渭工程设计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建成后将基本解决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问题,同时可极大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目前,一期调水工程正在按计划加紧实施, 二期输配水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水规总院技术审查报水利部,实现长江黄河握手指日可待。
  •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北段贯通》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2-28
    • 12月26日,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北段,提前610天贯通,完成掘进任务,创造了TBM施工领域日进尺86.5米、月掘进1209.8米的国内同类断面隧洞施工最高开挖纪录。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采用世界先进的敞开式TBM掘进机施工,开挖直径8.02米,全长16公里。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先后通过20条断层带。高温、高湿、软岩变形、强岩爆、强涌水、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叠加发生。工程施工中应用世界领先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不但成功解决了所有地质问题,还先后攻克了TBM长距离连续掘进、施工通风,皮带出渣及有害气体治理等众多世界级难题,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承建单位中铁十八局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篇,形成施工工法2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实审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总结的科研成果“长大深埋软岩隧洞开敞式TBM快速施工综合技术研究”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中铁十八局还积极参与编制水利部首部《岩石掘进机法水工隧洞工程技术规范》,为日后我国水利工程TBM施工的设计、规划、施工贡献陕西经验。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工程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李凌志说,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首部TBM施工标准的修编提供了技术参考,为我国乃至世界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了陕西智慧。 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年均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竣工后,汉江水将通过秦岭输水隧洞调入关中各受水区,用以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及沿线6个工业园区用水,惠及2300万人,可补充300至500万亩耕地的农业用水,是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目前,岭北TBM设备在进行适应性检修改造后,将继续向岭南掘进3公里,与岭南TBM成功“握手”后,实现98.3公里秦岭输水隧洞全面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