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创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19
  • 50位顶尖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刊发论文称,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

    英国利兹大学普里斯特利气候未来中心主任皮尔斯·福斯特教授指出,全球的长期变暖率目前处于高位,罪魁祸首是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面对气候变化,人们需要根据有关气候系统状况的最新证据来改变政策和方法,因此,获取最新信息至关重要。

    最新分析的主要发现之一是剩余碳预算的下降速度。剩余碳预算指的是,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还有多少碳可排放到大气中。202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算出,剩余碳预算约为5000亿吨二氧化碳,但到2023年初,这一数字降为2500亿吨。

    福斯特表示,2015年,《巴黎协定》规定,缔约国应把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水平高出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高出1.5℃。尽管目前全球升温还没有达到1.5℃的阈值,但碳预算很可能在几年内耗尽,因为全球面临三重变暖,分别由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以及污染减少导致,“世界必须更加努力和紧迫地降低排放”。

    研究团队指出,这一全球评估将是今年晚些时候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缔约方大会气候谈判的关键焦点,届时各国将在此基础上制订措施,控制排放以降低碳预算的消耗。

相关报告
  • 《2017年韩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再创新高》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吴崇浩
    • 发布时间:2020-01-08
    • 韩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7年创下新高。发布于2019年10月8日消息来源:商务韩国环境部温室气体库存与研究中心10月7日宣布,2017年韩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091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4%。上一个高点是2013年的6.967亿吨。具体来说,温室气体排放用于电力和热力生产,钢铁工业。。。
  • 《美国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飙升至新高》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0-29
    • 近日美国一份重要的报告表示,由于气候变化,去年异常炎热的气温席卷全球,北极冰层融化达到创记录水平,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飙升至新高。 由来自60多个国家的450多名科学家编写的年度气候状况报告描述了2017年全球气候条件恶化的情况,同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退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气候协定。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污染国,但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取消了环境保护措施,特朗普宣称气候变化是“中国的骗局”,并退出了由190多个国家签署的作为遏制有害排放途径的《巴黎协定》。 这份由美国气象学会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长达300页的报告多次提到“异常”一词,指的是北极的风暴、干旱、高温和创纪录的低冰覆盖。 以下是其主要发现: 1. 温室气体激增 去年,释放到大气中的三大最危险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达到了创纪录的新高。该报告称,地球表面的全球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攀升至百万分之四百零五,“是现代大气测量记录和冰芯记录中的最高值,这些记录可以追溯到80万年以前。” 2. 高温记录 报告称,现代记录最热的一年是在2016年,但2017年并没有落后,2017年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高于平均水平”。在阿根廷、保加利亚、西班牙和乌拉圭,每年都能观测到创纪录的高温,而墨西哥“连续第四年打破年度纪录”。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都是自1998年以来发生的,自2014年以来是最热的四年。”另一个令人震惊的里程碑是,2017年也是“仪器记录中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指的是没有偶然的海洋变暖趋势,导致气温高于正常水平。 3. 北极异常 前所未有的高温席卷了北极地区,地表温度比1981-2010年的平均值高出2.9华氏度(1.6摄氏度)。自1900年开始记录以来,北极气温在2016年之后是第二高的。报告称:“在过去的2000年里,我们从未观测到北极这种异常温暖的空气和海面温度。”世界各地的冰川连续38年萎缩。“自1980年以来,这一损失相当于从平均冰川顶部切下22米。”在南极洲,海冰面积全年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下,前四个月出现创纪录的低点。 4. 海平面异常 2017年全球海平面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当前的世界平均海平面比1993年高出3英寸(7.7厘米)。 5. 极端降雨 该报告称,2017年的降水量“明显高于长期平均水平”。温暖的海洋温度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特别是在过去三年中,这导致了更多的降雨。气候变化也会加剧极端天气的爆发。世界上一些地区遭受了长期干旱的影响,这表明“极端降水并非在全球范围内均匀分布”。 6. “最具破坏性”的珊瑚白化 过去几年的海洋变暖被认为是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珊瑚是鱼类和海洋生物的宝贵栖息地。“最近一次全球珊瑚白化持续了整整三年,从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是有记录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几乎可以肯定是破坏性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