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番荔枝正常和畸形的花朵中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Zhao
  • 发布时间:2017-11-27
  • 番荔枝(普通番荔枝)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热带水果,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在热带南亚和美洲广泛种植。畸形花始终是番荔枝种植的主要问题,其存在会降低番荔枝的产量。然而,有关正常和畸形的苹果花之间的差异的信息很少。为了研究这些差异,中国岭南师范大学的刘凯东分别从正常和畸形的花中制备cDNA文库进行基因测序。

    这些研究数据总共产生了70,189,896条测序信息,这些信息继而被整合组装到55,097条功能基因中。通过基因测序鉴定出了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而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中有701个与花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编码基因。此外,还发现了大量与开花和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而且其中大多数在畸形花中被发现表达量有所降低。与正常的花相比,畸形的花也显示出较低的激素水平。

    本研究的数据将作为研究番荔枝花发育调控机制的较为综合全面资料。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阅读BMC植物生物学文章。

相关报告
  • 《研究人员为新发现的深海蠕虫物种命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5-11
    •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Scripps)的海洋生物学家Greg Rouse,为在拉霍亚(La Jolla)新发现的毫米长的海洋蠕虫命名为研究所创始人的名字——Ellen Browning Scripps,并在4月3日的《欧洲生物分类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上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该物种。 创始人Ellen Browning Scripps(1836-1932)在促进圣地亚哥成为加州著名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创建Scripps的前身——圣地亚哥海洋生物协会。Rouse解释,在阅读有关Ellen的传记后,他突然想到用她的名字命名新物种,并向文章的合著者提出建议;据他所知,这是第一个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物种。他还强调,最主要的原因是新物种来自拉霍亚,这个地方受到了来自Ellen的社区参与、慈善事业等巨大的影响。 该研究小组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Alexandra Kerbl和Katrine Worsaae共同领导。他们还以圣地亚哥沿海地区的名字,命名了另一种在海滩沙粒中发现的蠕虫T. windansea。 这两个物种都属于环节动物门好转虫科,迄今为止仅有16个来自世界各地海洋沉积物的物种被命名。而上述两个新物种仅代表已命名的第五和第六种,且都在拉霍亚被发现,因此,可能有更多的好转虫科物种存在于全世界范围内,每个物种之间只有细微的形态细节和基因序列上的不同。 (刘雪雁 编译)
  • 《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参与调控柑橘成熟新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30
    • 1月1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郎曌博研究组题为Global increase in DNA methylation during orange fruit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DNA甲基化在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DNA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Methyl-cytosine)是真核生物中非常保守的表观遗传修饰,它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基因印记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最近研究发现DNA去甲基化酶表达上调导致番茄在成熟过程中 DNA甲基化水平整体下降,进而参与调控番茄果实的成熟。肉质果实按照其成熟过程是否发生呼吸跃变分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如番茄)和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如柑橘)。然而在其他果实尤其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中,DNA甲基化对于果实成熟的调控是否重要并保守,仍然未知。   该研究通过整合分析五个成熟时期柑橘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转录组数据(A),发现柑橘成熟过程中DNA甲基化明显上升,这种变化与番茄成熟过程DNA甲基化水平下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柑橘成熟中DNA甲基化水平的上调(B, C)与DN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达的下调呈相关性(D)。研究者发现对未成熟时期的果实进行DNA甲基化抑制剂的处理能够阻碍柑橘成熟进程(E),这说明DNA甲基化的上调对于柑橘正常成熟十分重要;结合转录组数据,发现可能受DNA甲基化调控的基因中有1113个上调基因、950个下调基因和3119个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研究进一步发现表达有差异的基因与DNA甲基化的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而表达没有差异的基因与DNA甲基化的变化不存在强相关性(F,G,H)。通过GO功能分析发现,被甲基化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对果实成熟过程十分重要,例如参与光合作用,以及ABA合成及其信号响应等基因。进一步分析柑橘果实的小RNA水平,发现甲基化变化区域有明显的小RNA的富集,因此这些区域的甲基化形成与RNA介导的DNA甲基化通路相关(I)。   综上,该研究以柑橘为研究对象,第一次发现了果实成熟过程中的DNA甲基化上调现象,并解释了DNA甲基化修饰对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柑橘的果实成熟有重要意义。   植物逆境中心助理研究员黄焕和刘瑞娥为共同第一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