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东段地区地质背景及优势金属矿产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01
  • 该研究旨在探讨中蒙俄东段地区的地质演化和成矿作用,提升区域基础地质研究水平和找矿勘查效率。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资料,对成矿地质特征、资源禀赋、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背景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已探明或发现超大型矿床10处、大型矿床33处、中型矿床55处、小型矿床(及矿点)众多。根据构造体系,这些矿床可划分为前寒武纪、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及其与古太平洋叠加的四种类型。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矿产包括:太古宙Fe矿床(西阿尔丹—苏塔姆地区),古元古代Cu–Fe–Ti矿床和新元古代Pb–Zn矿床(乌多坎—戴奥斯莱格里尔和贝加尔—木雅构造带),寒武纪—志留纪Fe–Zn–Ti矿床(叶尼塞—后贝加尔边构造带),石炭纪Au矿床(贝加尔—帕托姆构造带),三叠纪Cu–Mo矿床(奥洪—色楞格地区)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Fe矿床(安加拉河—伊利姆地区),以及中侏罗世—白垩纪Au–Pb–Zn–W–Mo矿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及其周边)。总结指出,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作用复杂,矿床时空规律明显。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和资源开发管理。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gzNzMyNg==&mid=2247649375&idx=1&sn=b32acaa36b4e941e0a9c3c1e0be75c81&chksm=9718371d8fb2c52a1f27de51eb7ff438ddaf87c6c5fef620c932ea6320f6f2e12c9afee96509&scene=126&sessionid=1753989479#rd
相关报告
  • 《滇西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7-02
    • 滇西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是近年来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滇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其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涵盖了特提斯构造、岩浆和成矿演化的关键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地质勘查资料及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并结合典型矿床考察,详细阐述了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类型、时空分布和资源远景。滇西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沿怒江和澜沧江断裂带呈带状分布,成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矽卡岩型等,其中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矿床中还发育有宝玉石资源(如碧玺和海蓝宝石)。这些矿床主要形成于三叠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等六个时期,成矿过程与不同地质构造事件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滇西稀有金属成矿具有地域性和时域性特点,其中Li-Be-Rb-Cs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和中新世,与剪切走滑变形变质作用密切相关。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床可分为富F和富B两种类型,分别与不同时期的花岗岩有关。锡石、电气石和云母等指示矿物可以示踪稀有金属成矿过程及元素组合的差异性。总结指出,滇西地区稀有金属资源潜力较好,找矿前景广阔。建议在怒江成矿带集中进行Li-Rb-Cs的找矿工作;腾冲-梁河地区应以花岗岩风化壳型为主;高黎贡山地区则以伟晶岩型和金云母热液脉型为主。此外,Be矿找矿应集中于高黎贡山和腾冲-梁河地区,而Nb-Ta和Zr-Hf的找矿应多关注与主矿种共伴生元素的寻找。锡矿则应突破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着重探索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矿床。
  • 《地球学报 | 罗培麒、付勇:中国镓矿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7-21
    • 镓是自然界中温度区间最大的金属元素,熔点低至29.78°C,沸点高2403°C,又称液体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磁性材料等新型工业领域,是制造芯片不可缺少的关键金属,也被称之为“芯片金属”或“芯片维生素”,欧盟和美国已先后将镓列为关键矿产,严格管控。镓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对镓实施出口管制,中国镓矿资源情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搜集了我国富镓矿床研究和勘查成果资料,初步总结了我国富镓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我国镓矿主要伴生在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之中,以铝土矿中伴生镓最为重要。我国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镓矿床有沉积型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红土型铝土矿、煤矿床和碳酸盐岩型(MVT)铅锌矿等5种伴生镓矿床类型。此外,我国有些矽卡岩型铁铜矿等矿床伴生镓含量也能达到综合利用一般工业指标的要求,安徽一大型铁铜矿床伴生镓金属量达0.17万吨,因公开发表资料少,文中未涉及这些矿床。成矿时代方面,我国富镓矿床在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均有发育,以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四纪为主。成矿空间方面,我国富镓矿床主要分布在晋豫成矿区、右江成矿区、扬子陆块西南成矿区、川—滇—黔成矿带、湘西—鄂西成矿带、湘东—赣西成矿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等7个区带中。本文根据不同镓矿的成矿作用、富集过程和地质背景,建立了煤矿、铅锌矿和铝土矿中镓富集成矿的理想模型,并对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中伴生镓矿进行了找矿预测,提出了找矿方向和重点找矿区域,其中以沉积型、堆积型铝土矿的找矿为主攻方向,并可兼顾煤矿和铅锌矿等其他伴生镓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