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开放科学的趋势与影响研究”第一阶段交流会在京举行》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
  • 发布时间:2022-10-14
  •   2022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委员会部署的重点咨询评议项目“开放科学的趋势与影响研究”第一阶段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行。项目负责人杨卫院士主持会议。包信和院士、陈和生院士、陆建华院士等部分专题负责人以及多位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局工作局副局长石兵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会上,杨卫介绍了当前我国在探索中国开放科学路径中的诸多实践与研究情况,并从总体上介绍项目的目标和推进进展。各专题逐一汇报了第一阶段调研工作进展情况。包信和院士、陈和生院士、陆建华院士等专家针对开放获取政策、预印本与开放评议、大科学装置数据开放、数据结构化、治理体系架构等多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提出诸多独到见解和合理建议。与会专家紧扣会议主题,围绕现有项目进展和下一步工作开展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杨卫在会议总结时部署第二阶段任务,要加强分析我国在开放获取中的困难;要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发表数据、支撑数据和原始数据三类科学数据在全球中的地位,以及解决这三类科学数据的时效和权限;要进一步梳理我国开放科学治理的现有政策体系,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建设的建议;支撑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的构建和成熟度指标的形成。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开放科学的趋势与影响研究”第一阶段交流会在京举行》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空白
    • 发布时间:2022-09-29
    •       2022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委员会部署的重点咨询评议项目“开放科学的趋势与影响研究”第一阶段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行。项目负责人杨卫院士主持会议。包信和院士、陈和生院士、陆建华院士等部分专题负责人以及多位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局工作局副局长石兵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会上,杨卫介绍了当前我国在探索中国开放科学路径中的诸多实践与研究情况,并从总体上介绍项目的目标和推进进展。各专题逐一汇报了第一阶段调研工作进展情况。包信和院士、陈和生院士、陆建华院士等专家针对开放获取政策、预印本与开放评议、大科学装置数据开放、数据结构化、治理体系架构等多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提出诸多独到见解和合理建议。与会专家紧扣会议主题,围绕现有项目进展和下一步工作开展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杨卫在会议总结时部署第二阶段任务,要加强分析我国在开放获取中的困难;要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发表数据、支撑数据和原始数据三类科学数据在全球中的地位,以及解决这三类科学数据的时效和权限;要进一步梳理我国开放科学治理的现有政策体系,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建设的建议;支撑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的构建和成熟度指标的形成。
  •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8-06
    • 自2014年“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把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科技任务,在科技创新发展、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一流科研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出成效,全面完成了“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中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为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系统梳理“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众多科技成果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按照“三个面向”凝练归纳出59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从今天起,“中国科学院之声”开设“‘率先行动’第一阶段成果进展”专栏,为大家介绍相关成果进展,敬请关注。今日推送全部条目列表: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18 项) 1. 在朗兰兹纲领等研究中取得突破 2. 理论预言并实验发现固体中的无质量费米子态 3. 首次在铁基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 4.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5. 中微子振荡参数及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的精确测量 6. FAST建成运行并取得重要科学成果 7. 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 8. 青藏科考重大突破 9. 古基因组揭秘人类演化 10. 光合作用光系统等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 11. 空间科学前沿探索与月球探测 12. 基于射频波驱动的托卡马克高约束稳态运行研究 13. 细胞命运决定与分子调控 14.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科学研究 15. 克隆猴及脑认知和脑疾病机理研究 16. 光量子计算 17. 大尺度光量子信息处理 18. 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谱成像 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29 项,此处列出 9 项通用领域成果与进展) 1. 全球遥感空间信息系统 2.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 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 4. 深远海装备研发与科学应用 5. 先进动力系统用高温结构材料 6. 聚变点火级激光驱动器与超强超快激光技术及其重大应用 7. 热带岛礁海洋生态系统性保护及绿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8. 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原理验证及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9. 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 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12 项) 1. 深部资源探测理论技术突破与应用研究 2.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3. 冠状及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研究和新冠疫苗、抗体研发 4. 寒武纪/龙芯智能多核处理器研发 5. 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6. 新型存储器件及集成研究 7. 甲醇制取烯烃(DMTO)技术 8. 以合成气制乙醇为代表的化石资源转化利用 9. 创制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10. 基于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新冠肺炎基础及其转化研究 11. 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12. 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制及植物能量代谢和环境应答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