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将助央企解“卡脖子”之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10
  • 中央企业关注的科技问题很多都相似,投入很大,成果却不如预期。”在9日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指出,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开放性不足,企业界与科学界、学术界之间的联系不够。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就是为解决类似问题而召开的。会上,国资委、中国科协签署《国资委 中国科协共同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加强产学合作,共同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

    根据协议,国资委和中国科协将在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一是加强双方智库合作交流,共同开展重大战略研究,联合举办中国科技产业论坛,助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国际产学合作,积极推动中央企业与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三是强化引才育才聚才,支持建立中央企业引才目录,加大中央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院士候选人的举荐力度;四是加强中央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研究建立中央企业科学技术协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中央企业科技联合体,开展跨企跨界协同创新,加快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发展;五是深入开展企业科普工作,推动中央企业建立科普场馆和产品技术展示空间,鼓励将旧厂房和工业遗址等改造为科普基地。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在座谈会上说,科协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协力推动中央企业突破重点产业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中央企业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7/10/content_688676.shtml
相关报告
  • 《蓝闽波:中国论文专利数居世界前列,科学仪器却“卡脖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3-16
    • 中国科研体量已牢牢占据世界前列,论文和专利数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然而,产生这些成果的研究工具的研发和制造却是极弱。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蓝闽波提交了题为《关于科学研究的“卡脖子”问题》的大会发言。 蓝闽波指出,众所周知,我国在芯片制造技术上已经形成了“卡脖子”问题。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虽然高端芯片形成了“卡脖子”,但对于低端产品,我国还是有能力解决。然而,对于科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大型分析检测仪器和相关软件,情况就完全不同。 他指出,大型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手段,缺少相关的科学仪器,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将无法进行。 蓝闽波表示,几乎所有的高端仪器设备都来自进口。这些仪器公司正是靠中国的巨大市场发展起来,在中国市场获利后,再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循环。“我们多年以来未做到未雨绸缪,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可能会形成‘卡脖子’问题。这直接导致我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在高端仪器的研发、制造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已有的基础几乎归零。” 蓝闽波还提到,国产核心软件的缺失是另一大短板。这一短板,不仅使得我们每年需要交付国外软件使用及其迭代更新的的巨额经费,还使得我国一直被“掐着脖子”:一旦国外软件断供或者失去支撑,我们已经推广的很多应用甚至可能无法运行。尤其是在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方面升级换代的时候,软件的问题急需予以关注。 蓝闽波指出,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技术角度来看,不仅涉及大量的基础研究,也与诸多的关键高端制造技术息息相关。按惯例,许多仪器的原始理论来源于物理学,在与现代电子技术交融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形成可使用的仪器,用于材料、化学和生物等几乎所有的领域。这是一个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的工作,需要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中,要保证仪器设备使用方便、性能良好,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软件开发。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都设立了仪器专项,这些专项给科研人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发支持。 他提到,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一些低端科学仪器方面,已经看到成效,但在高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他提醒,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以及欠债较多、技术水平偏弱等因素的制约,急需加大加快布局,以解燃眉之急。 为此,蓝闽波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多头并举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在已有的科技部相关仪器专项基础上,加大多学科布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各类仪器设备的研发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方法就非常适合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考虑到仪器研发的费用较高,可在计划中适当增加资金投入。鼓励企业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推进高端仪器研发和产业布局。鼓励、引导风投基金积极参与大型仪器的研究工作。 二要以软件建设促进科学仪器的发展。软件尤其是应用软件是仪器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应用软件不仅可以方便使用,也能增加仪器的使用功能。国家可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型仪器必要应用软件研发加快布局,构建适用性强、应用强大的软件,破解我国在仪器应用软件方面的短板。对于已经开始研发的高端仪器设备,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应优先支持采用国产软件的研究单位,并在各类国家支持的项目指南中明确提出。 三要多渠道构建产业链促发展。大型仪器设备涉及的基础产业领域较多,产业链复杂,但相对集中在精密仪器、精密加工、软件开发等领域。目前国内已经有些企业在为国外的厂商提供配件服务,但分布广,未能形成产业链的聚集。为此,建议政府以优惠的资金政策加快大型科学仪器产业的优化重构,逐步形成一系列专门的产业配套,通过不断培育,逐步形成相关类别的学科技术集成集群和产业链布局。
  •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3-09
    •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部分中央企业和非公企业科协: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部分中央企业和非公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4月25日止。 二、征集领域 原则上征集范围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交通运输、空天海洋、医学健康等12个科技领域。 三、征集内容 征集对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技问题的征集,尤其是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科技、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等方向,重点关注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描述(含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为2000个汉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 四、征集方式 面向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每个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可联合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共同推荐或自行组织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3-5个,工程技术难题3-5个;鼓励企业科协参与问题难题推荐,每家可推荐重大科学问题1-3个,工程技术难题1-3个。 五、工作要求 推荐单位应按如下程序组织推荐工作: 1.制定推荐方案。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鼓励在方案中加大相应国际组织的参与力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术秘书、联系人,负责推荐工作推进落实。 2.组建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在学科覆盖面以及部门、地域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联合相应国际组织推荐的,应有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 3.推荐题目确定。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应加强调查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鼓励国外同行参与,鼓励青年专家参与。 4.理事长负责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相关全国学会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负责推荐,由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 5.问题难题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重大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六、其他事项 (一)2020年4月25日前,各单位将所推荐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cast.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 (二)中国科协将组建学术评议委员会及有关学科组,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专家复选、学术评议委员会终选三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出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0个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问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 1.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拟于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中国科协将邀请相关问题、难题撰写者以及推荐学会或学会联合体负责人、联系人作为嘉宾出席发布仪式。 2.通过终评遴选的20个问题难题将与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结集出版为《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3.围绕征集、遴选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研讨问题难题的机遇挑战、重要进展、主要问题、应用前景与政策建议等内容,形成建议报告。中国科协将选取其中部分问题,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等渠道,呈送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4.对联合相应国际组织开展推荐工作的全国学会给予经费支持。支持入选问题难题的全国学会,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召开高层次研讨会并形成建议报告。 联 系 人:杨 梓 联系电话:010-62539197 010-68524993 电子邮箱:chinakx@mail.las.ac.cn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