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综述 | 干扰素γ与传染病: 教训与前景》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4
  • 2024年4月19日,维尔康奈尔医学中心Carl F. Nathan、耶鲁大学John D. MacMicking、洛克菲勒大学Jean-Laurent Casanov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Interferon-γ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Lessons and prospects的综述,概述了目前对IFN-γ在对抗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治疗策略的潜力的理解。

    IFN-γ的进化史揭示了其在不同有颌类脊椎动物中的存在,突出了其古老的根源和功能意义。虽然最初被描述为一种抗病毒因子,但随后的发现揭示了IFN-γ激活巨噬细胞并对细胞内病原体提供保护的强大能力,从而将其命名为“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crophage-activating factor, MAF)。IFN-γ由各种淋巴亚群产生,包括T细胞(CD4αβ、CD8αβ和γδ)、自然杀伤(NK)细胞、恒定NKT(iNKT)细胞、粘膜相关恒定T(MAIT)细胞和1型先天淋巴细胞(ILC1)。这种多样的细胞来源强调了IFN-γ在协调针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性。此外,IFN-γ作用于巨噬细胞以外的广泛细胞,超过70%的人细胞类型表达对这种细胞因子作出反应所必需的受体和信号机制。

    在与受体结合后,IFN-γ启动信号级联,最终转录数百个ISG(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这些ISG编码多有助于抗菌防御的蛋白质,包括促进氧化、亚硝基化、细胞内病原体酸化以及剥夺必需营养素和金属的酶、离子通道和泵。此外,一些ISG破坏微生物膜,损害病原体进入或离开宿主细胞,或促进细胞内病原体的排出。对先天性IFN-γ免疫突变个体(统称为“孟德尔遗传分枝杆菌病易感性”( "Mendelian susceptibility to mycobacterial disease, MSMD))的研究揭示了IFN-γ在人类宿主防御中的非冗余作用。这些基因缺陷影响IFN-γ的产生或反应,使个体容易受到一系列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感染。令人惊讶的是,与MSMD相关的感染范围比小鼠研究预测的要窄,这突出了将动物模型应用为人类生物学的复杂性。

    此外,中和IFN-γ的自身抗体的发现揭示了MSMD的自身免疫表型,其主要出现在东亚裔个体中。这些发现扩展了我们对细胞因子网络以及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对抗感染中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已经证明了外源性给予重组IFN-γ对1200多名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或耐多药感染患者的治疗潜力。在标准治疗失败的情况下,IFN-γ治疗已显示出对各种细菌、原生动物、病毒和真菌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然而,作者建议对IFN-γ给药的剂量和时间保持谨慎,因为过量的IFN-γ水平可能会适得其反,并可能加剧免疫病理。IFN-γ治疗的潜在对象包括缺乏IFN-γ产生但能够对其作出反应的个体,如遗传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如艾滋病、癌症)或特定感染期间IFN-γ生成能力的疾病选择性缺陷。

    展望未来,作者指出了几种可探索的途径,包括了解IFN-γ与其他干扰素类型的进化差异,揭示转座元件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形成IFN-γ诱导的基因表达中的作用,以及阐明尚未表征的ISG和微蛋白(microprotein)的功能。此外,研究IFN-γ对社会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利用新技术和疾病模型,可能可以产生新的治疗策略。

    总之,IFN-γ是宿主抵御传染病的关键细胞因子,其产生和信号通路对协调抗菌反应至关重要。目前在理解其生理机制和治疗潜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在进行的研究有望揭示IFN-γ多方面作用的新方面,并有助于制定对抗传染病的创新战略。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l2016
相关报告
  • 《Science:人工智能正在提升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水平》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8-03
    • 当疾病是由生物体(包括寄生虫、细菌、真菌和病毒)所引起时,这些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人类和动物可以从环境或食物中感染传染病,也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而感染。   传染病是一项棘手的全球挑战,尽管科学已经提供了稳定的解决方案,但传染病所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仍在继续增长。当今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使人们的关系进入了新的种类和层次,气候危机正在使环境和生态网络失去平衡。曾经可以用药物治疗的疾病开始变得具有耐药性,新药开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昂贵。此外,资源分配不均意味着某些地区完全不需要担心的疾病在另一些地区却非常严重。   人工智能(AI)是科学家们对抗传染病的工具箱中的新成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AI加速了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一些最紧迫问题的进展。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将生命科学知识与计算、化学和设计技能相结合,满足了数十年来对跨学科治疗这些疾病并阻止其传播的努力和追求。   近日,James Collins 等人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Levera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ght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的综述论文。该综述从专家的角度眼光看待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染病研究,他们评估了人工智能和传染病研究在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的进展、局限性和前景——抗感染药物发现、感染生物学和传染病诊断。 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大量数据集,并识别出人类研究人员无法察觉的模式。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加快了有希望的药物的筛选和选择,加速了传染病有效治疗方法的发展。 感染生物学 通过分析复杂的生物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揭示感染性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新发现为疾病机制、传播动力学和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见解,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提供了信息。 传染病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彻底改变诊断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医学影像、基因组数据和临床记录,精确地检测和预测疾病结果。这种变革性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进行诊断,促进及时的治疗干预,并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尽管人类已经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计算科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步,但传染病仍然是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应对病原体暴发、大流行和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挑战需要跨学科的协调努力。人工智能与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相结合,正在引领快速发展,扩大抗感染药物发现,增强我们对感染生物学的理解,并加速诊断技术的发展。 在这篇综述中,论文作者讨论了检测、治疗和理解传染病的方法,强调了人工智能在这几方面的推动作用,并建议在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控制传染病暴发和大流行。
  • 《研究综述:2020年11月6日》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11-11
    • 欢迎收看2020年11月6日的《研究综述》,这是一篇由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合作者发表的最新研究的重现快照。 打开火 褐色脂肪细胞利用储存在脂滴中的甘油三酯作为能量,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但尚不清楚这些脂质是否需要。第一作者Chandramohan Chitraju(哈佛大学),Alexander Fischer(哈佛大学),以及代谢项目的助理成员Robert Farese和Tobias Walther,哈佛医学院和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通过删除合成脂类的酶,制造出棕色脂肪组织中缺乏甘油三酯的老鼠。在《细胞报告》中描述,这项工作表明,没有甘油三酯的褐色脂肪组织仍能正常工作,而缺少甘油三酯的小鼠也能在寒冷中保持体温。这些老鼠体内的棕色脂肪细胞使用循环的葡萄糖、脂肪酸和储存的糖原为产热提供燃料。 胰腺癌依赖筛检 胰腺导管腺癌依赖于改变代谢途径,帮助癌细胞在营养不良的微环境中生存。Dana-Farber研究所和癌症项目的副成员Andrew Aguirre,以及Douglas Biancur和Alec Kimmelman(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使用CRISPR/Cas9筛选来绘制胰腺癌体内外的代谢依赖关系。虽然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筛选显示了靶代谢负债和细胞培养模型系统的重要局限性。这项工作表明,遗传筛选可以帮助确定体内的依赖关系,这可能具有治疗潜力。更多信息请阅读《细胞代谢》(收费墙)。 寄生虫在哪里 间日疟原虫是美洲最主要的人类疟疾寄生虫,但是在利用基因组学来绘制疟原虫在流行地区的本地和区域传播模式方面做得很少。写的《公共科学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病,安琪拉的早期和准成员丹尼尔·Neafsey传染病和微生物项目(IDMP)和基因组中心传染病和马塞洛一起费雷拉(圣保罗大学)和合作者,报告超过疟疾间日疟原虫分离菌的研究热点在巴西和秘鲁使用全基因组测序。他们注意到许多高度相关但又截然不同的间日疟原虫谱系在该地区流行,并为有针对性的疟疾控制工作确定了高度优先的疟原虫种群。 克罗恩病的基因线索 SLC39A8基因中的错义变异A391T是多种疾病的风险等位基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和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或IBD的一种形式)。Toru Nakata,高级组长Daniel Graham,核心研究所成员和IDMP联合主任Ramnik Xavier和他的同事们制作了一个SLC39A8 A391T小鼠模型来研究它是如何影响各种组织的。小鼠表现出严重的结肠锰缺乏与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从而使小鼠对肠道炎症敏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等位基因增加了对IBD和其他潜在疾病的易感性的组织特异性机制。 单细胞观察埃博拉的致命策略 首次对感染BSL-4水平病原体的单细胞进行排序的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如何在感染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改变宿主的免疫反应的新细节。Aaron Lin, Dylan Kotliar和他的同事采用了一种被称为Seq-Well的便携式低成本单细胞RNA测序方法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SL-4实验室中使用,并发现了病毒抑制的抗病毒防御基因和病毒激活的前病毒基因。在感染期间,常规单核细胞被II类抗原递呈受损的单核细胞所取代,干扰素产生减少。阅读《细胞》和《广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