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二级油管螺纹WJPT扣型研发成功》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4-05
  • 上卸扣7上6卸, 无粘扣; 静水压最大载荷70兆帕; 内压至失效最小失效载荷112.6兆帕; 拉伸条件下内压复合载荷密封70兆帕, 最大拉伸载荷1018千牛; 保载正常无泄漏; 全部达到设计要求技术员史家奇兴奋的说 这是近日, 由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自主研发的二级油管螺纹WJPT扣型通过系统复合性试验, 通过各项测试, 该中心自主研发的二级油管螺纹WJPT扣型完全能够满足塔河油田井下作业要求的二级油管使用标准。近几年, 西北油田分公司每年修复旧油管约25万根, 其中二级油管约为2万根, 全部为TP JC扣型。JC扣型为油管生产厂家专利, 厂家只提供公端螺纹授权, 不提供母端螺纹授权, 母端螺纹接箍在油管修复中用量较大, 厂家不能及时供应, 造成修复周期滞后, 影响二级油管的现场使用。

相关报告
  • 《西北油田采油二厂研发运用“智能泄压阀”》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9-03
    • 近日,在西北油田采油二厂TH10124井现场,“智能泄压阀”装置顺利安装。油田采油首席技师吴登亮在现场组织安装时介绍:“该装置在30度行程角度中实现多级独立泄压孔道设计,可智能调节油井套压自动泄放量,解决了传统机械弹簧式泄压阀调节精度低、承压低、使用寿命短等难题,提高了油井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西北油田多为缝洞裂缝型油藏,主要采用注氮气补充地层能量以提高采收率,但注气过程中,常因气窜造成套压过高,给生产管理带来挑战。当前使用的定压泄压阀采用机械式弹簧结构,存在定压调节精度差、观察操作不便等问题,同时由于阀门两端压差较大、泄压孔径较小,放气泄压时形成的气流会冲击球体,导致球体表面受损,使用寿命缩短。 针对这一生产瓶颈,该厂联合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减少高套压油气井异常次数”攻坚活动。经过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加工调试等系列工作,该装置于2024年11月完成定型,于今年3月实现批量生产,目前已在采油二厂KZ4-1井、KZ4-2井等投用,累计创效120余万元。近日,该厂“一种基于高套压油井智能自动泄放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2024年度全国石油石化地质系统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 
  • 《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研发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26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刘艳廷团队围绕近岸/离岸海上风电制氢的需求,研发出一项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托该技术完成了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 传统碱性电解水制氢的电能利用率一般为65%至80%,未能利用的电能转化为废热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的严重浪费。在该研究中,团队利用电解水产生的废热作为海水低温制淡水的热源,建立了废热回收系统,并与海水低温淡化技术进行集成耦合,研发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相比传统淡水电解水制氢,该技术省去了废热移除所必需的换热器单元,以及与之配套的冷却介质,减少了设备成本与能耗。 在此基础上,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铠甲催化剂整体式电极,研制出25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运行结果显示,以海水为原料可实现高效电解水制氢联产淡水,氢气产能可达3吨/年,氢气纯度≥99.999%,产生的淡水在满足自身电解需求的基础上,可额外联产淡水6吨/年。同时,相比传统淡水电解水制氢装置,可将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电能利用率提高10%以上,证明了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的可行性与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