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竞价上限风电、光伏均为0.35元/kWh》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12
  • 关于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578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有关市场主体:
    根据《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576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577号)等文件规定,决定开展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价主体
    (一)主体范围。2025年6月1日-12月31日投产(全容量并网,下同)的风电、光伏项目。
    (二)组织分类。分风电(含深远海风电,下同)、光伏两个项目组,分别组织竞价、出清。
    二、竞价参数
    (一)电量规模。机制电量总规模为94.67亿千瓦时(按全年计算,下同),其中,风电为81.73亿千瓦时,光伏为12.94亿千瓦时。
    (二)申报充足率。风电、光伏竞价申报充足率下限均为125%。
    (三)机制电量比例。单个项目机制电量比例风电为70%,光伏为80%。
    (四)竞价上下限。竞价上限风电、光伏均为每千瓦时0.35元,竞价下限风电为0.094元,光伏为0.123元。
    (五)执行期限。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深远海风电为15年,其他项目为10年。
    (六)单个项目机制电量计算公式(具体结算电量根据项目实际电量、差价结算细则等规定执行)。
    1.陆上风电机制电量=该项目核准装机容量×2417小时×(1-厂用电率2.27%)×70%。
    2.海上风电(省管海域、深远海)机制电量=该项目核准装机容量×2860小时×(1-厂用电率2.65%)×70%。
    3.分散式风电机制电量=该项目备案装机容量×2417小时×(1-厂用电率2.27%)×70%(含自发自用电量)。
    4.集中式光伏机制电量=该项目备案装机容量(交流侧)×1253小时×(1-厂用电率1.59%)×80%。
    5.分布式光伏机制电量=该项目备案装机容量(交流侧)×1253小时×(1-厂用电率1.59%)×80%(含自发自用电量)。
    三、其他事项
    (一)本通知印发5个工作日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发布竞价公告,明确竞价流程、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10个工作日内,将本《通知》和竞价公告向已经出具《接入系统设计方案书面回复意见》《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方案项目业主确认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方案报告研究答复单》或《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答复单》的新能源项目告知到位。
    (二)竞价最终结果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能源局另行公布。
    (三)未尽事宜,根据《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执行。
    竞价监督电话:0531-51785707(工作日)
    竞价监督邮箱:shihuanan@shandong.cn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能源局
    2025年8月6日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808/1455100.shtml
相关报告
  • 《竞价落地 光伏迎旺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23
    • 导读:竞价项目的落地,将促使光伏平稳过渡到平价上网的阶段;龙头企业继续凭借资金优势,在平价与竞价项目中遥遥领先于同行。 7月1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的通知》,北京、天津等22个省(区、市)的3921个项目拟 竞价项目的落地,将促使光伏平稳过渡到平价上网的阶段;龙头企业继续凭借资金优势,在平价与竞价项目中遥遥领先于同行。 7月1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的通知》,北京、天津等22个省(区、市)的3921个项目拟纳入2019年国家竞价补贴范围,总装机容量22.8GW。 同时,国家能源局给出了年内可建成并网装机容量40-45GW的预测指引。 并网消纳降成本 目前,分布式光伏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9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并网5.2GW,其中分布式增量2.8GW,超过集中式的2.4GW。截至5月,2019年国内光伏电站累计新增并网7.6GW,其中集中式光伏3.8GW,分布式光伏3.77GW。 竞价补贴名录的22个省市中,共有9个省份的补贴规模超过1GW,前三名为贵州省3.6GW、山西省3.1GW、浙江省2.5GW,前三名省份的装机容量占比达到40%,其中浙江省的分布式光伏补贴项目有1650个,居全国首位。 事实上,尽管此次竞价项目的规模符合市场预期,但补贴强度是明显低于预期的:补贴总金额约为17 亿元,低于可供支配的22.5亿元。 此外,就纳入2019年国家竞价补贴范围项目的电价情况来看,从I类资源区到Ⅲ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电价分别为0.33元/千瓦时、0.37元/千瓦时、0.46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电价分别为0.34元/千瓦时、0.40元/千瓦时、0.48元/千瓦时。从I类资源区到Ⅲ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电价降幅分别为0.072元/千瓦时、0.076元/千瓦时、0.091元/千瓦时,其中Ⅲ类资源区最高电价降幅达到0.193元/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光伏成本和电价下降的幅度明显,在补贴强度上,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项目和Ⅲ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的最低补贴强度均为0.0001元/千瓦时,补贴退坡明显。 随着光伏行业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并网消纳日益成为光伏新增装机的前置条件。在5月30日发布的《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中,国家能源局强调,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与当地省级电网企业充分沟通,对所在省级区域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接网和消纳条件进行测算论证,有序组织项目建设。按照申报的结果,各省组织有力有序,且严格落实了消纳条件。 对于电价补贴的改变,民生证券认为,本次光伏项目申报结果中电价降幅相对理性,能够在保障项目收益率的基础上,降低国内光伏补贴强度,并有效推进光伏装机建设。 在7月10日召开的光伏行业会议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介绍道,2019年1-5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7.6GW,同比下降44%,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8GW,同比增长9%;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同比下降61%。5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为1.4GW,同比下降42%,预计6月份新增装机规模显著增长,有望达5GW左右。 截至5月,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2.1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 127.7GW,分布式光伏54.4GW,分布式光伏自2017年以来明显提速,占比由2015年的13.7%持续增长至2019 年5月的29.8%。 此外,竞价项目的落地对于缓解补贴压力、平稳过渡到光伏平价上网有着重要的意义。据申港证券测算,2019年全国光伏竞价项目补贴总额度约为17亿元,其中集中式项目补贴14.5亿元,分布式为2.5亿元。相对于2019年30亿元的补贴总预算,除去7.5亿用于户用分布式,此次竞价节省补贴约为5.5亿元。 光伏竞价项目虽然最终补贴量较预期略少,但对稳定市场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安证券认为,短期来看,随着竞价项目、平价项目等启动,光伏组件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部分环节价格可能提升;中长期看,竞价机制降补贴效果明显,技术进步推动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未来两年国内光伏全面平价可期,行业成长性依然突出。 项目竞价增收益 不可忽视,自2018年起,国有企业对光伏行业的投资在加大,在平价与竞价项目中凭借资金优势领先于行业水平。在本批次竞价补贴目录所列项目中,前十名的企业装机规模达到 7.5GW,占全国的33%,其中国有企业占据5 席,总装机规模达到4GW。 从装机规模角度来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与阳光电源(10.050,-0.07,-0.69%)分别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2019年首批平价上网项目名单中装机规模达到1.1GW,2019年竞价补贴项目名单中装机规模为1.67GW,合计2.77GW。阳光电源在平价和竞价项目方面都在民营企业中排名首位,平价和竞价总规模为2.43GW,其中竞价装机规模为1.57GW,仅次于国家电投。 从各省的补贴需求来看,贵州省和山西省都属于 III类资源区,作为装机规模前两名的省份,补贴规模也居于各省前列,两省的补贴竞价总额达到7.4亿元。浙江省由于分布式规模最大,补贴需求中分布式占比也最高。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统计,入围的 22.8GW竞价项目中,约0.9GW已实现并网,其他 21.9GW申报并网时间均在2019年。为避免逾期造成补贴降低,绝大部分未并网的竞价项目预计将于下半年建成并网,从而推进了上游光伏组件步入需求旺季。虽然2019年前5个月国内光伏装机仅为7.61GW,同比下降44%,但从整体上来看,光伏电池产量累计已达到43.3GW,同比增长16.4%。 随着竞价项目的开工建设,在出口及竞价项目的推动下,光伏上游具备产能、技术、成本优势的制造商将维持高增长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纳入国家补贴竞价范围项目名单仅仅是取得补贴资格,最终能否按公布标准享受国家补贴,还要以项目是否按期全容量建成并网为准。对于逾期未全容量建成并网的,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1元/千瓦时;在申报投产所在季度后两个季度内仍未建成并网的,取消项目补贴资格;能源局将根据项目条件落实和建设实施等实际情况进行名单动态跟踪管理。 光伏相对于其他发电品种最大优势是建设期短、融资方式灵活、建设方式多样化,因而更适合民企投资者参与,但由于过去项目补贴占比高以及补贴拖欠,对项目现金流伤害很大,阻碍了很多投资者进入光伏领域。此次竞价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竞价项目补贴敏感性减弱,项目现金流和收益确定性都在增高,投资方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由此,获得大量竞价项目的光伏中游龙头制造民企,将会充分受益于此次国内市场的启动,有助于未来光伏平价后更大规模地推广。 例如,单晶硅料和单晶PERC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13.600,-0.09,-0.66%)近年来在下游电站投资领域的力度也日益加大。截至2018年年底,通威股份已有1.2GW的光伏电站。在2018年结束的第三批领跑者中,通威股份和晶科电力联合体中标了泗洪200MW项目;在2019年上半年的平价和竞价项目中,通威股份又获得1240MW的项目规模。 同样,获得大量竞价和平价项目的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业务以BT和EPC为主,其在下游光伏电站领域的投资也是分外亮眼。在2018年结束的第三批领跑者中,阳光电源与三峡新能源联合体中标了陕西渭南100MW和青海格尔木500MW,共600MW的项目。其中,青海格尔木500MW项目的中标电价0.31元/千瓦时,是迄今为止国内光伏项目的最低中标电价;在不久前结束的齐齐哈尔示范基地的招标中,阳光电源投出了0.3元/千瓦时的电价。不仅如此,在2019年上半年的平价和竞价项目中,阳光电源又获得了2430MW的项目规模,项目规模仅次于国家电投。从公司近一年的电站开发领域的表现来看,阳光电源无疑是光伏制造业民企中的一匹黑马。 当然,国家电投在光伏领域的老大地位依旧是无可撼动的。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电投集团累计持有的光伏项目总规模达到15.9GW。在历次的领跑者基地招标中,国家电投都是最大的赢家。2018年结束的第三批领跑者中,国家电投累计中标1645MW,占到总规模的33%;2019年上半年的平价和竞价项目中,国家电投又获得了2774MW的项目规模,遥遥领先于同行。 不仅如此,国家能源局还特别指出,“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早谋划、及早安排明年竞价相关工作。” 国金证券(9.690,0.19,2.00%)预测,2020年的补贴额度和政策机制落地时间将显著早于2019年,从而为2020年的国内光伏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预期2020年国内新增装机规模有望上看50GW。
  • 《增量竞价范围0.18~0.2595元/KWh!宁夏“136号文”征求意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1
    • 7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公告指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交易。鼓励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项目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参与市场交易。 完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宁夏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暂定上限为0.56元/千瓦时、下限为0元/千瓦时,后续根据电力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允许供需双方结合新能源出力特点,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等内容,并根据实际灵活调整。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提前管理市场风险,形成稳定供求关系。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高于或低于市场交易均价的部分,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衔接现行保障性新能源电量规模,分布式(分散式)项目上网电量全部纳入机制电量,集中式光伏、风电项目上网电量中纳入机制电量的比例各为10%。机制电价为宁夏燃煤发电基准价(0.2595元/千瓦时)。执行期限按照项目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与项目投产满20年较早者确定。执行固定电价的新能源项目,按照原核定电价执行。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初期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与现有新能源价格非市场化比例适当衔接,暂按照全区增量新能源项目年度预测上网电量的10%确定。 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通过统一竞价形成。 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机制执行范围的新能源项目自愿参与竞价。综合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市场供需、用户承受能力、有序竞争等因素,竞价上限暂设为0.2595元/千瓦时,下限为0.18元/千瓦时,后续视情况调整。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排序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 纳入机制的增量项目执行期限为10年。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极致的结算方式 电网企业按月开展差价结算,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同类项目(初期项目类型分为风电、光伏,下同)月度中长期交易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实时市场月度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初期不再参与中长期、日前市场结算。 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变更及退出规则 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变更及退出规则。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发生变更时,原电量规模、机制电价继续执行。在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执行到期或在期限内自愿退出的,均不再纳入机制执行范围。 本方案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 原文如下: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我委起草了《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8月6日,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51-6038207,电子邮箱:nxwjjgc@126.com。 附件: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5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精神,结合宁夏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 (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交易。鼓励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项目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参与市场交易。 (二)完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宁夏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暂定上限为0.56元/千瓦时、下限为0元/千瓦时,后续根据电力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允许供需双方结合新能源出力特点,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等内容,并根据实际灵活调整。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提前管理市场风险,形成稳定供求关系。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二、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高于或低于市场交易均价的部分,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 (四)确定存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衔接现行保障性新能源电量规模,分布式(分散式)项目上网电量全部纳入机制电量,集中式光伏、风电项目上网电量中纳入机制电量的比例各为10%。机制电价为宁夏燃煤发电基准价(0.2595元/千瓦时)。执行期限按照项目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与项目投产满20年较早者确定。执行固定电价的新能源项目,按照原核定电价执行。 (五)确定增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初期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与现有新能源价格非市场化比例适当衔接,暂按照全区增量新能源项目年度预测上网电量的10%确定。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通过统一竞价形成。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机制执行范围的新能源项目自愿参与竞价。综合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市场供需、用户承受能力、有序竞争等因素,竞价上限暂设为0.2595元/千瓦时,下限为0.18元/千瓦时,后续视情况调整。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排序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纳入机制的增量项目执行期限为10年。 (六)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结算方式。电网企业按月开展差价结算,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同类项目(初期项目类型分为风电、光伏,下同)月度中长期交易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实时市场月度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初期不再参与中长期、日前市场结算。 (七)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变更及退出规则。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发生变更时,原电量规模、机制电价继续执行。在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执行到期或在期限内自愿退出的,均不再纳入机制执行范围。 三、建立改革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八)强化政策协同。强化改革与规划协同,做好实施方案与自治区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的衔接,切实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改革与绿证政策协同,纳入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不再参加绿色电力交易,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强化改革与市场协同,新能源参与市场后因报价策略等因素未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利用率统计与考核。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项目分摊不合理费用,不得将配建、租赁等方式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九)加强组织协作。相关部门要周密组织,协同联动,形成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的工作合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宁夏能源监管办等部门制定与本方案配套的实施细则,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及绿色电力交易政策,确保方案实施后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有序推进。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会同电力交易机构负责搭建竞价平台,定期组织增量项目竞价,做好新能源交易均价及结算情况公布;优化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电量代理购电方式,优发电量匹配保障性电量后仍有剩余或不足时,均通过市场化方式交易差额电量。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十)做好跟踪评估。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密切跟踪市场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成本和收益变化、终端用户电价水平等,认真评估改革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影响,及时总结改革成效,优化政策实施,持续增强市场价格信号对新能源发展的引导作用。按照国家部署安排,适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评估优化,条件成熟时择机退出。 本方案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