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gogen:农业的绿色革命》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 袁雪
  • 发布时间:2024-12-19
  • 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变暖,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找到可持续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传统的耕作方式往往造成环境退化,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因此,对创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缓解这些挑战,同时确保粮食安全。HPNOW的GOGENTM现场过氧化氢发生器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 原文来源:https://israelagri.com/hpnows-gogen-a-green-revolution-for-agriculture/
相关报告
  • 《Nature:研究发现新“绿色革命”作物关键基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8-17
    •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但氮肥用量却占全球用量的37%。持续大量的氮肥投入,不仅浪费了资源和能源,还加剧了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8月1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课题组关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氮肥高效利用的最新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傅向东课题组博士生李姗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傅向东表示,该项成果深化了对于植物生长与代谢协同调控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培育绿色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从而找到了一条在保证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新途径。 上世纪60年代,以半矮化育种为特征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使得全世界水稻和小麦产量翻了一番。但携带“绿色革命”基因的农作物中抑制植物生长的DELLA蛋白高水平积累,导致其对氮肥响应减弱和利用效率下降。 傅向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课题组历时6年,从携带“绿色革命”基因的水稻资源材料中筛选到一个氮素吸收速率显着增加的新品系,通过QTL定位、图位克隆等技术,获得了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GRF4。 该研究证实了GRF4是一个植物碳—氮代谢的正调控因子,在上调了GRF4的表达后,“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品种在维持半矮秆、高产量性状的同时,氮利用效率明显上升。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新型的优异等位基因GRF4ngr2。 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对于赤霉素信号传导分子机制的认识,而且从分子水平阐明了“绿色革命”矮秆育种伴随氮肥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松冈信同期发表评述指出,这项发现为“少投入、多产出”的绿色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新基因资源,预示着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即将到来。
  • 《纳米颗粒肥料有助于新的“绿色革命”》

    • 来源专题:化肥农药减施增效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2-15
    • 20世纪60-70年代的绿色革命被认为是有助于全球数十亿的人口,化肥是刺激农业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肥料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限制了粮食生产。今天,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生产良性的、更加高效的肥料,有助于第二次粮食革命。相关研究发表在了《ACS Nano》期刊上。 农民经常使用尿素,一种富含氮素的肥料。它的缺陷是在潮湿土壤中迅速分解,形成氨。氨被冲走后,产生了主要的环境问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以二氧化氮的形态进入大气,是农业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快速扩散导致植物利用率低。因此,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简单、可升级的方法用羟磷灰石(HA)纳米颗粒为尿素包膜。羟磷灰石是一种矿物质,存在人类和动物的组织中,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材料。水中,包膜的尿素缓慢释放氮素,比尿素慢12倍。在水稻田的初步测试中表明HA纳米颗粒尿素可以降低一半肥料施用。 论文信息:Urea-Hydroxyapatite Nanohybrids for Slow Release of Nitrogen. 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6b0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