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煤陕西公司煤机制造厂房,重达1000吨的合成气冷却器正在焊接,直径超7米的丙烯精馏塔筒体卷制工作正在进行。作为生态环境部“双碳”战略批复的首个煤化工项目,这里将同步攻坚3000吨级气化半废锅流程与40MW超大功率电机2项国家应用示范任务。
“我们严格按照‘检查-整改-复核’的流程,建立多维协同机制,通过每天的站班会、周协调会和月总结会,及时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同时,部署智能巡检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控,确保总体进度可控。”中煤陕西公司煤化工二期指挥部工程管理部经理司宗坤表示。
作为央企首个被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环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的煤化工项目,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14套主体装置集成全球领先的碳捕集与资源化技术,烯烃单位产品能耗较最新国标(2024年版)能耗限额一级降低了33.19%,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达到《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基准》一级指标,能源清洁转换效率比《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提高了7.76%。
未来,这里将源源不断产出高端管材、三元共聚聚丙烯、光伏级EVA树脂及茂金属聚乙烯等新材料,满足国内对高端聚烯烃市场的需求。
“2025年,公司紧扣打造‘安优环控智效廉’工程、争创世界一流煤化工项目的目标,制定‘122234’总体工作计划,聚焦土建施工和设备管道安装两大主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中煤陕西公司煤化工二期指挥部副总指挥高云强表示。
据介绍,该项目概算投资238.88亿元,建设以煤为原料,年产220万吨甲醇、90万吨烯烃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对现有一期工程优化升级,建设年产25万吨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延链增链及配套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