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6米!四川盆地蓬深6井创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14
  • 2月13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蓬莱气区的蓬深6井顺利完钻并成功固井,井深最深达到9026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堪称“地下珠峰”。

    蓬深6井位于绵阳市盐亭县境内,是蓬莱气区探索灯影组的一口重点预探井,目的为探索8000米以深灯影组储层发育情况及含气性。蓬深6井由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90025队承钻,于2021年7月5日开钻,原设计井深7990米,为进一步探索灯影组深部地层含油气性,最终加深钻进至井深9026米完钻。

    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开展地球深部探测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超深层。四川盆地是我国最丰富的深层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资源丰富度高、规模大、整体储量大等特点。“十二五”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盆地完钻8口8000米以上超深井,2口9000米以上特深井。其中,2022年双鱼001-H6井完钻井深9010米,井深首超9000米,创国内陆上最深天然气水平井纪录。

    随着井深纪录不断创新高,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向深层、超深层迈进,诸多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显现。

    蓬深6井地质条件复杂,面临超深(大于9000米)、超高温(大于200℃)、超高压(大于150兆帕)、高含硫(大于30克/立方米)等挑战,西南油气田公司依托“管理”+“科技”双轮驱动,联手川庆钻探公司攻克诸多技术难题,确保该井顺利钻进。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裂缝断层刻画,建立区域三压力剖面,科学设计井身结构;推动科技赋能,攻关抗超高温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系和超长小尾管固井、超高温小井眼测井等工艺技术,全力保障安全作业;深化管理提升,强化组织领导、多方联动、专家决策、步步确认,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精细管控。

    蓬深6井刷新亚洲第一深井纪录,是中国石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加快推动蓬莱气区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为征战地球深部积累了更多超深井钻探优质经验,也为下步四川盆地万米科探井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认为,亚洲最深直井纪录刷新,说明我国深井钻井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上从跟跑到了并跑阶段。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评价,蓬深6井完钻,标志着我国钻井装备和钻井技术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2338.shtml
相关报告
  • 《大陆架公司固井技术在四川盆地创两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1
    • 日前,采用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大陆架公司“一揽子”固井工具技术的中国石化重点预探井——仁探1井顺利完成五开井段直径139.7毫米尾管悬挂固井施工,创四川盆地工具下深8445米的最深和井底温度191摄氏度的温度最高作业纪录。 该井是勘探分公司部署在四川盆地川北低缓构造带的一口五开制重点预探井,此前开钻后,存在喷漏同层等情况,钻井设计方案对尾管悬挂器及附件性能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针对超深、超高压、超高温等情况,大陆架公司技术支持团队提前收集资料,对施工参数进行模拟优化;积极参与固井设计方案讨论和现场施工联席会议,为甲方及钻井施工单位提供现场固井技术等建议。施工过程中,技术支撑团队每天梳理施工情况,深入现场把好每个施工关键环节技术关。
  • 《9026 米!油气勘探向深地进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28
    • 2月13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传来捷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蓬莱气区的蓬深6井完钻井深9026米,创亚洲最深直井纪录。蓬深6井位于绵阳市盐亭县境内,是一口重点预探井,旨在探索8000米以深灯影组地层含油气性。四川的油气勘探科研团队计划今年年内向万米深井发起冲击。   位于蓬莱气区的蓬深6井。黄文俊 摄 为什么天然气井能打这么深?下一步还将面临哪些待解难题?近日,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进行了专访。 访谈嘉宾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清友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记者:四川打出了9026米的深井,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这意味着什么? 罗平亚: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件,9026米将成为体现中国钻井水平的重要标志。40多年前,我国第一口7000米深井(关基井)在绵阳市梓潼县诞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距离关基井仅70多公里的绵阳市盐亭县,又诞生了亚洲最深的直井。当年我们举全国之力,集全国的技术优势来打7000米深井,现在9026米的深度,主要依靠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和川庆钻探公司就完成了。这说明我国深井钻井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上从跟跑到了并跑阶段。 刘清友:蓬深6井所使用的钻机、地面固控设备、钻井泵、钻头及配套螺杆钻具等均为国产化装备,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世界先进的超深井—特深井的钻完井技术和装备支撑,标志着我国钻井装备和钻井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亚洲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记者:打出这么深的井,对行业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刘清友:蓬深6井所探索的灯影组含油气层,是目前发现的四川盆地最古老的含油气层。它的顺利完钻,可以获取地球深层的第一手资料,不仅极大深化四川盆地演化历史的研究,为拓展万米深层油气新领域积累了宝贵资料和经验,也获取了四川盆地更多的油气资源信息,深化超深—特深层油气资源富集机理研究,推动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向更深层发展,不断突破油气勘探禁区。 罗平亚:深井技术有很多技术指标,比如打得深、打得好、打得快、成本低,对油层的发现和保护是不是做得最好,这些都是评价指标。普通的钻井往下挖100米都难,何况往地下9公里多要克服重重困难,与岩石作斗争,本身又含有大量的高温高压的油气水层,要打成一个安全的、符合要求的井是非常难的,堪比征服珠穆朗玛峰。行业方面,钻井、物探、工程等技术都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随着深度的要求都在进步。 记者:为什么苏联在30年前已经打出超过1.2万米的深井,而我们近几年才突破9000米? 刘清友:这当然跟钻井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有关,但也跟我们国家更复杂的地质条件有关。四川盆地的地质复杂程度在全球都排在前列,具有古老、高演化、高地应力等突出特点,地层层系和岩石组合类型多样,岩石研磨性极强、非常坚硬、塑性大,钻井穿越不同的地层,会遇到各种复杂多变的井下情况,对钻井技术提出极大的挑战;同时,我国的核心钻井装备技术也是从引进到自主研发,不断发展和取得突破。 记者: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主阵地,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也不断向地球深部迈进,部署在广元剑阁的万米深井将于今年年内开钻。向深地进军,您认为当前还有哪些障碍和难题? 罗平亚:从全球来看,油气勘探往深层、超深层发展是重要的趋势,我国把深部油气勘探作为国家战略,四川盆地向万米深井发起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物探和地质工程以外,钻井技术必须全部过关。 过关的意思是,不仅要打到这个深度,而且要打好,打得快,成本尽量低。只有这些都完成后,才有可能对深部油气进行商业性开发。2020年,国家重大专项对我国钻井水平进行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基本建立了解决7000米深井的技术体系,从打成第一口7000米深井,到真正建成它的技术体系,我们用了40年的时间。 刘清友:都说“上天不易,入地更难”,要向深地进军,我们还面临很多难题。一是深部油气有效探测难题,目前的探测技术对深部油气探测精度不够,需要研发有针对性的探测技术;二是岩石组分和结构复杂,易造成憋钻、卡钻、井壁失稳、钻井液性能易恶化等难题,影响深部油气开发;三是超高温、超高压、复杂流体难题,以万米深井来说,井下温度将超过200℃,超高温、超高压可能导致部分钻井设备及元器件无法有效运行,甚至造成钻井事故;四是针对万米深井作业的钻井设备,面临提升负荷大、循环压耗高和起下钻强度大等问题,必须开展更大功率、更高压力等级和更高自动化程度的高效钻井装备研发。当然蓬深6井9026米深度完钻,对我们下一步开钻万米深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更有信心完成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