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抗氧化剂药物ebselen能够阻止寨卡病毒从雄性小鼠向雌性小鼠的性传播。该发现表明ebselen可能是一种有效阻断寨卡病毒在人体中传播的药物。
寨卡病毒后人体往往会产生一些中度的症状,但此前已经证明其与原发性小头畸形等疾病有关。寨卡病毒能够通过蚊子叮咬的方式在人群中传播,但最近研究表明性传播,尤其是男性向女性的传播,也是寨卡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
由于目前并没有针对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或者疫苗被批准进入临床,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预防传染的方法。在这项研究中,Simanjuntak等人研究了寨卡病毒从雄性小鼠向雌性小鼠的传播。
研究者们首先对小鼠感染寨卡病毒之后的睾丸组织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病毒能够损伤细胞,影响细胞正常的基因表达,破坏精子功能,以及入侵感染精细胞。重要的是,作者发现寨卡病毒能够提高睾丸组织的炎症反应以及氧代谢压力。
之后,作者给感染的小鼠进行了抗炎药物,同时也是抗氧化剂ebselen的治疗。结果显示,ebselen能够降低睾丸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能够降低寨卡病毒从受感染的雄性小鼠向雌性小鼠的传播。
虽然关于ebselen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一发现表明该药物在预防寨卡病毒的人群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潜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