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 | 北京发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标准体系》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29
  • 4月28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正式发布示范区标准体系及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智能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系列标准。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快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其中的推进重点领域。为响应行业技术创新落地需求,引领产业发展,北京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构建车-路-云-网-图-安全标准体系,系统梳理相关需求,分阶段开展相关领域的标准需求研究、子体系搭建和关键标准研究制定。目前已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

    图1 北京市高级别示范区车-路-云-网-图-安全标准体系架构图

    第一,搭建出首个完整的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标准体系。将标准体系定义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云控基础平台、专用通信网络、基础地图、安全管理等6部分,构建示范区相关标准共计71项。

    第二,基于示范区智能网联标准化路口建设经验,在行业专家指导和头部企业支持下,完成了10项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系列标准建设。从路侧基础设施(摄像机、雷达、RSU、MEC等)、信息安全及系统运维等维度全面有序进行标准制定。路侧系列标准的发布,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支持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系统完整地定义了标准化路侧建设方案,对示范区的建设形成指导,由点及面推动智能网联“中国方案”技术路线落地。

    图2 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系列标准架构

    第三,联合行业主要自动驾驶企业,共同推进智能车辆自动驾驶功能封闭场地测试方法系列标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客运小巴车、无人配送车、无人化测试等共计9项,目前已完成乘用车、商用车、客运小巴车、无人化测试4项标准研制。本系列标准的建立将为示范区开展大规模的测试示范提供技术支撑,引领国内多场景应用落地。

    通过搭建首个支撑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标准体系,开展核心标准研究,示范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助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标准体系。下一阶段,示范区将根据目前行业亟需进行标准化的技术方向,一方面完成自身标准研制任务,并积极开展团体标准转化,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协同北京市相关主管部门共同推进北京市地方标准研究,为示范区3.0扩区提供建设依据。

相关报告
  • 《百度牵头 全球首个商业化自动驾驶出租车标准发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1-06
    • 近日,由百度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湖南湘江智能、上海淞泓、信通院、威马、东风、一汽、北汽、博世、大唐电信等机构, 共同起草的Robotaxi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发布后,将规范Robotaxi在安全、体验、运营、测试等关键领域的执行要求,进一步加快Robotaxi的规模化应用,加速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迈向商业化。 此次发布的标准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1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和《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2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方法及要求》,两部分标准均为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大由百度牵头, 联合国内行业头部公司起草的团体标准发布后,后续将可能升级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1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在出租车行业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了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情况,对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基本要求、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动力性、制动性、车内空气质量、运营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规范,为自动驾驶车辆安全上路设定了重要的门槛要求。 为了满足运营服务的要求,Robotaxi需要提供全新的服务功能及流程。 乘客通过手机app下单,Robotaxi接单后对乘客进行身份确认, 同时在提供运输服务过程中,需要给乘客提供出行信息提示、影音娱乐等服务。 标准规定了除传统出租车应具备的计价设备、卫星导航外,还应提供完善的人机交互功能,功能包含车辆预约、乘客身份识别、录音监控、紧急呼叫、车门关闭监测、路径显示、影音娱乐等功能。 同时, 车辆需要通过累计3万公里的坑洼路、搓板路、卵石路、高速路等不同道路工况测试, 并且保证测试后所有的关键零部件功能正常。 标准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在满载乘客的情况下,还能顺利完成转向、制动、换挡、加速等操作,在下雨天的湿滑路面上及低能见度的条件下同样能达到普通天气条件下的测试要求。 同时,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无驾驶员(或安全员)阶段, 标准还增加了诸如“鬼探头”等极限场景的测试要求,以提高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水平。 《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1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和《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2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方法及要求》是全球首个根据Robotaxi载人商业化运营阶段实际场景制定的标准。 标准在关注传统出租车服务能力要求的同时,对面向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人机交互、网络安全、无驾驶员情况下的乘客服务能力,以及不同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要求都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规范,体现了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 标准的出台将给自动驾驶行业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做出很好的铺垫,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 《多个团体联合发布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大纲》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2-03
    • 导读:11月30日,倡导消费者和汽车安全的团体发布了一份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大纲,将安全、公平、可及性和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据外媒报道,11月30日,倡导消费者和汽车安全的团体发布了一份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大纲,将安全、公平、可及性和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组成这个多元化联盟的团体包括公路和汽车安全倡导者、残疾人权利中心、美国交通、消费者报告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些团体正在敦促联邦立法机构将该框架作为确保公共安全的指南。   在这份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大纲中,该联盟强调了一套原则,供立法者将其用作“GPS”,也就是用它作为“保证公共安全”的一种方式。   这些原则包括:   1.     要求各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必须遵守全面且严格的联邦标准”,以解决已知和可预见的安全问题。   2.    确保向主要利益相关方提供安全和性能数据。   3.    保证所有人,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可以获得无障碍服务。   4.    维护消费者和工人的权利。   5.    让联邦政府管理这些车辆的表现,但是将运营管理权留给各州,从而确保地方对车辆的控制。   6.    为美国交通部提供指导,全面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将如何影响交通系统和环境。   原则还称,美国交通部和NHTSA还要进行其他行动,例如发布联邦安全标准,规定所有车辆都必须配备相应技术,从而获取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所有必要数据,并且要求制造商提供测试车辆和系统的安全和性能数据,包括碰撞等关键安全事件。   众议院立法者表示,在此前试图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法案的努力在参议院陷入僵局后,他们已经决定在第117届国会初期优先考虑提出一项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   长期以来,由消费者、医疗、公共卫生和安全团体以及保险公司组成的 “公路和汽车安全倡导会”都认为,在国会审议所有自动驾驶汽车立法时,“常识性保障措施”必须成为其中一部分。   支持重新推动国会通过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的美国众议员Bob Latta表示,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提高了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法案的必要性。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提升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出行能力,在大幅改善生活方面,它有着无限的潜力。”他表示,他在下一届国会中将“继续寻求机会建立一个国家框架,为技术开发商提供明确清楚的车辆部署路径”。   而高速公路和汽车安全倡导会的总裁Cathy Chase则认为,美国交通部“并未采取行动”。Chase在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相反,他们错误地依赖软弱和无效的自愿行业协议来为车辆配备必要的安全技术。在我们迫切需要领导力和创新的时候,这种惰性已经阻碍了进展。”   截至11月30日下午,还没有任何一家正在投资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或科技企业成为该联盟的支持者。Chase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启动与车辆制造商的对话。”   尽管如此,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资。本月早些时候,通用汽车表示,将把对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支出提高35%,至270亿美元。特斯拉也在推进其自动驾驶测试和开发工作,该公司在10月向一小部分“专业、谨慎”的司机推送了全自动驾驶套件(FSD)的测试版本,该公司并未透露推送数量。报道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该公司可能会在两周后扩大软件推送范围。   (原标题:多个团体联合发布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大纲) 文章链接:智能制造网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2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