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22年人工智能将新增58000万个新岗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19
  • 正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尽管到2025年机器将取代人类负责更多工作,但在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仍会净增加5800万个新工作岗位。

    18日到20日,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峰会。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未来就业》报告,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将取代7500万份工作。但该报告指出,随着公司重新规划机器与人类的分工,另有1.33亿份新工作将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到2022年净增的新工作岗位多达5800万份。

    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涉及对来自全球300多家公司、各个行业的人力资源官员、战略主管和首席执行官的调查。受访者代表了1500多万名员工和20多个总计占到全球经济70%的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

    与此同时,报告认为,新工作的质量、地点和形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认为稳定的全职工作将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公司可能会选择使用自由职业者或专业承包商。随着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劳动分工不断发展,员工也将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

    接受世界经济论坛调查的公司表示,目前机器可以完成的任务占到当前工作的29%,但到2022年,预计机器可以完成的任务将多达42%。

    世界经济论坛新经济与社会中心主任阿迪亚·扎赫迪表示,虽然自动化可以提高公司生产力,但他们也需要在员工身上做投资以保持竞争力,“这既是道德要求也是经济要求。”他认为,如果不积极主动,企业和员工可能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失去潜在经济价值。

    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一份分析也给出了相似的预测。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形式的智能自动化可以促进生产力,创造出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虽然不少工作在未来将被取代或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出现,为整个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9/18/content_709428.shtml
相关报告
  • 《2022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七大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1-26
    • 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是我们作为人类正在研究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将比火或电更深刻”。2020年1月,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目前很难想象机器自主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光的车轮到达2022年时,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突破和发展将继续拓宽我们的想象边界,其将在7大领域“大显身手”。   增强人类的劳动技能   人们一直担心机器或机器人将取代人工,甚至可能使某些工种变得多余。但人们也将越来越多地发现,人类可借助机器来提升自身技能。   比如,营销部门已习惯使用工具来帮助确定哪些潜在客户更值得关注;在工程领域,人工智能工具通过提供维护预测,让人们提前知道机器何时需要维修;法律等知识型行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人们对不断增长的可用数据中进行分类,以找到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信息。   总而言之,在几乎每个职业领域,各种智能工具和服务正在涌现,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完成工作。2022年人工智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将会变得更加紧密。   更大更好的语言建模   语言建模允许机器以人类理解的语言与人类互动,甚至可将人类自然语言转化为可运行的程序及计算机代码。   2020年中,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第三代语言预测模型GPT—3,这是科学家们迄今创建的最先进也是最大的语言模型,由大约1750亿个“参数”组成,这些“参数”是机器用来处理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点。   众所周知,OpenAI正在开发一个更强大的继任者GPT—4。尽管细节尚未得到证实,但一些人估计,它可能包含多达100万亿个参数(与人脑的突触一样多)。从理论上讲,它离创造语言以及进行人类无法区分的对话更近了一大步。而且,它在创建计算机代码方面也会变得更好。   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   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1年全球风险格局报告》,认为网络安全风险是全世界今后将面临的一项重大风险。   随着机器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生活,黑客和网络犯罪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正是人工智能可“大展拳脚”的地方。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网络安全的游戏规则。通过分析网络流量、识别恶意应用,智能算法将在保护人类免受网络安全威胁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22年,人工智能的最重要应用可能会出现在这一领域。人工智能或能通过从数百万份研究报告、博客和新闻报道中分析整理出威胁情报,即时洞察信息,从而大幅加快响应速度。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像互联网一样,重点在于实现沉浸式体验,自从马克·扎克伯格将脸书改名为“Meta”(元宇宙的英文前缀)以来,元宇宙话题更为火热。   人工智能无疑将是元宇宙的关键。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创造在线环境,让人们在元宇宙中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培养他们的创作冲动。人们或许很快就会习惯与人工智能生物共享元宇宙环境,比如想要放松时,就可与人工智能打网球或玩国际象棋游戏。   低代码和无代码人工智能   2020年,低代码/无代码人工智能工具异军突起并风靡全球,从构建应用程序到面向企业的垂直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应用不一而足。这股新鲜势力有望在2022年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低代码/无代码工具将成为科技巨头们的下一个战斗前线,这是一个总值达132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其总值将进一步提升至455亿美元。   美国亚马逊公司2020年6月发布的Honeycode平台就是最好的证明,该平台是一种类似于电子表格界面的无代码开发环境,被称为产品经理们的“福音”。   自动驾驶交通工具   数据显示,每年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是人为失误造成的。人工智能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船舶和飞机的“大脑”,正在改变这些行业。   特斯拉公司表示,到2022年,其生产的汽车将拥有完全的自动驾驶能力。谷歌、苹果、通用和福特等公司也有可能在2022年宣布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大飞跃。   此外,由非营利的海洋研究组织ProMare及IBM共同打造的“五月花”号自动驾驶船舶(MAS)已于2020年正式起航。IBM表示,人工智能船长让MAS具备侦测、思考与决策的能力,能够扫描地平线以发觉潜在危险,并根据各种即时数据来变更路线。2022年,自动驾驶船舶技术也将更上一层楼。   创造性人工智能   在GPT—4谷歌“大脑”等新模型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期待人工智能提供更加精致、看似“自然”的创意输出。谷歌“大脑”是Google X实验室的一个主要研究项目,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出的一款模拟人脑具备自我学习功能的软件。   2022年,这些创意性输出通常不是为了展示人工智能的潜力,而是为了应用于日常创作任务,如为文章和时事通讯撰写标题、设计徽标和信息图表等。创造力通常被视为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技能,但人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些能力出现在机器上。
  • 《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十大新兴技术》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8-29
    • 转自:创新研究(naiscast)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编译:巩玥 何枭 王达 编者按:2019年7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9年十大新兴技术》(Top 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9)报告。该报告由达沃斯论坛专家根据一系列标准确定入选的技术。除了具有重大社会与经济潜在效益,入选技术还必须具有颠覆性,能够吸引投资者和研究者,其发展有望在未来五年内达到相当规模。本报告将对十大新兴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生物降解塑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预计到2050年全球工业产生的塑料量将达到933吨,目前全球只有15%的塑料实现了回收利用,因此,可生物降解塑料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材料。与石化标准塑料产品一样,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由聚合物组成,可以在其流体状态下模塑成不同的形式。目前生产生物降解塑料可用的原料主要由玉米、甘蔗或废油脂制成,但与标准塑料相比其机械强度和视觉特性较弱。 2019年,利用纤维素或木质素生产塑料的突破有望克服这些缺点。为了用这些物质制造塑料,制造商必须将它们分解成结构单元或单体。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出了这两种物质的分解方法。木质素不溶于大多数溶剂,但研究人员已经证明某些较好的离子液体可以选择性地将其与木材和木本植物分开,利用某种酶可以将溶解的木质素分解。此外,在新型塑料被广泛应用之前,该技术必须克服成本高以及生产木质素的用地量和用水量的问题。 二、人与社交机器人合作 社交机器人具有更强的交互能力,更强的任务执行能力,预计未来几年社交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普及。目前,与大多数机器人一样,社交机器人使用人工智能(AI)来决定如何对通过摄像机或其他传感器接收的信息采取行动。AI通过研究如何形成感知、构成社交和情感智能以及如何推断出他人的思想和感受等问题,从而获得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的进步已经开辟了新的领域,将人类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见解转化为使机器人识别声音、面部动作和情绪的算法;解读言语和手势;对复杂的口头或非口头暗示作出回应;眼神交流与对话,通过学习反馈、奖励和批评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社交机器人逐渐能够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从儿童玩伴到老年人健康助手,从个人助理到社会服务者,这些机器人开始被用来向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所需类型的服务。 三、超透镜将实现微型光学设备的设计 传统的玻璃切割技术和玻璃弯曲技术在制作超薄镜片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019年的新技术突破即发现了超透镜(Metalenses)。这种超透镜可以使显微镜、其他实验室工具以及消费产品更加微型化。超透镜由比微米薄的薄片组成,其上覆盖有一系列纳米尺度的物体。当入射光照射这些元件时,其许多特性将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通过精确定位纳米级物体,以确保离开超透镜的光具有选定的特征。此外,超透镜轻薄的特性使其能够轻松堆叠而不会增加尺寸。目前,单个超透镜可以将所有白光波长聚焦到同一点,有效地解决了色差问题。同时,科学家还开发了能够校正其他像差的变形镜。目前,超透镜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由于研发成本过高,所以难以将纳米级元件精确地放置在厘米级的芯片上。尽管如此,在未来几年内,超透镜有望被用于更小、更易于制造的传感器和医疗诊断工具中。 四、靶向药物的无序蛋白质有望治愈癌症 固有无序蛋白(IDPs)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与具有固定结构的蛋白质不同,其结构松散,具有引发癌症、神经变性等疾病的风险,且难以治愈。2017年,法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将用于治疗神经疾病和焦虑的药物与蛋白进行靶向瞄准,取得了一些成果,推进了部分药物向临床的发展。 IDPS在细胞的无膜细胞器关键部分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器在特定的时间将重要的细胞分子(如蛋白质和RNA)结合在一起,同时保持其他分子分离。它们相互接近导致某些反应更容易发生,分离可防止各种反应。科学家设计了强大的新型分子操作工具——Corelets和CasDrop,使研究人员能够控制这些细胞器的形成。研究表明,IDPs可能有助于控制细胞器的聚合、运转和分解。 五、智能肥料将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不得不不断地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传统的施肥方式有两种:①将氨、尿素或其他物质施入田地,它们与水反应产生营养氮。②将钾盐或其他矿物质的颗粒施入田地,它们与水反应产生磷。这些两种施肥方法植物能够吸收的营养相对较少,大部分氮以温室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层,磷最终流入附近水域,引发藻类或其他生物的过度生长。相比之下,控制肥料配方和释放速度可以确保作物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实现少施肥、高产量。缓释肥料通常由微小的胶囊组成,胶囊中含有氮、磷和其他营养物质。胶囊外壳降低了水进入胶囊与营养物接触的速率以及最终产物从胶囊中溢出的速率。较新的配方包括通过延迟原料向营养物质的转化从而减缓营养物质递送出。近期开发的“控制释放”肥料可以通过复杂的材料和制造技术来调节外壳,从而随着土壤的温度、酸度或湿度变化以所需的方式改变养分释放速率。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调节胶囊,生产适合特定作物或生长条件需求的肥料。目前该技术尚有一定的缺陷,并未消除传统肥料的共性问题。如产品仍包括氨、尿素和钾碱,这就意味着它们的生产会加速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气候变化。目前,研究人员致力通过利用环保的氮源并掺入提高植物吸收氮和磷效率的微生物,从而减轻上述影响。 六、协作远程呈现使物理位置变得无关紧要 “协作远程呈现”改变传统的工作和娱乐方式,使物理位置变得无关紧要。目前,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对体感的交互性能提升,5G网络对无延迟数据处理的辅助,以及其他领域的长足进步使协作远程呈现成为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可能,全球的研发人员正致力完善技术。目前,所有技术都已就位,3~5年内有望实现颠覆性创新。 七、先进的食品追踪与包装技术将挽救生命、减少浪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亿人遭遇食物中毒,42万人因食物中毒死亡。当疫情爆发时,寻找污染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期间会导致更多人患病,大量未受污染的食物被当作污染食品丢弃。 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解决可追溯性问题。该技术追踪受污染商品源的时间从以前的数天缩短到几秒钟——零售商和餐馆几乎可以立即将受污染的产品从流通中移除,并且只销毁来自同一来源的库存。与此同时,先进的食品包装技术可以确定食品是否在适当的温度下存放以及它们是否已经开始变质。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食物中毒,研究实验室和公司正在开发小型传感器,可以监控托盘、包装盒或单独包装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科学家还在研发一种识别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传感器,除了可以预防疾病,还能通过显示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来减少浪费。 八、加快建设更安全的核反应堆 传统的商业反应堆以锆作为燃料,锆通过粒子裂变产生的中子浸没在反应堆堆芯内水中的,进而发生自我维持的、产生热量的核反应。但其风险是,如果过热,锆会与水反应产生氢引发爆炸。西屋电气公司和法马通公司等制造商正在加速开发新型燃料,升级传统燃料棒的设计,增加其安全性能。这些知名制造商正在开发“第四代”模型,即利用液态钠或熔盐代替水转移裂变产生的热量,以消除产生危险氢气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开发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改进的燃料和小型反应堆的增长可能是核能再生的重要组成。 九、DNA存储开启数据存储的未来 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储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存储0和1容量的磁性或光学数据存储系统无法持续超过100年,同时,这些运行数据中心也消耗着大量的能量。基于DNA的数据存储成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形式,通过常规排序(读取)、合成(写入),准确地复制信息。DNA结构稳定,储存耗能少且存储容量惊人。据统计,目前一年的存储需求通过边长约1米的DNA立方体就可以很好的满足。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得数十亿个DNA序列可以容易地被同时读取。研究人员可以将DNA序列作为分子识别“标签”(DNA条形码)以跟踪实验结果。该技术大大加快了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步伐。 DNA数据存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读取和编写DNA的成本与速度。即使DNA不能成为无处不在的存储材料,也会被用于以全新的规模生成信息并长期保存各种类型的数据。 十、公用事业规模的能源储存将实现可再生电网 由于能源系统脱碳的日益紧迫以及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的成本急剧下降,世界电力供应方式正在快速转变。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称,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一倍,其主要来自风能和太阳能装置。2019年1月,EIA预测风能、太阳能和其他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两年电力组合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这些能源的间歇性供应意味着电力公用事业需要在太阳没有照射或风平静时将能量储存起来,这种需求使人们对储能技术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日渐增长。 目前,美国几个州的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增加能够持续2~4小时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可能成为未来5~10年的主导技术,并有望能够存储4~8小时的能量。要达到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储存满足发电基线负荷的水平,需要更长时间的储能,意味着锂离子电池可能不再适用。目前,科研人员考虑通过潜在方法如液体电解质的流电池、氢燃料电池、抽水蓄能水电以及重力储存等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