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血清素和流行的抗抑郁药如何影响肠道的微生物群》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9-09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的小鼠研究强烈表明,血清素和针对血清素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可以对肠道的微生物群产生重大影响 - 100万亿左右的细菌和生活在人体内的其他微生物肠子。

    氟西汀或百忧解,生物学家发现这减少了血清素向细胞的转运。这种细菌,鲜为人知,被称为Turicibacter sanguinis。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特定的肠道细菌有助于肠道产生血清素。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有兴趣找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Hsiao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综合生物学和生理学助理教授,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分子遗传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Geffen医学院的消化系统疾病。

    Hsiao和她的研究小组在2015年的Cell杂志上报道,在小鼠中,一种特殊的细菌混合物,主要由血腥(Turicibacter sanguinis)和梭菌(Clostridia)组成,产生分子,向肠细胞发出信号,以增加血清素的产生。当萧氏团队在没有细菌的情况下饲养小鼠时,超过50%的肠道血清素缺失。然后研究人员添加了主要是Turicibacter和梭菌的细菌混合物,并且他们的血清素增加到正常水平。

    该研究让研究小组想知道为什么细菌会向我们的肠道细胞发出信号来制造血清素。 微生物是否使用血清素,如果是,为什么?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一些老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了血清素,并通过改变(通过改变特定的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而产生)突变来提高其他小鼠的血清素水平。 在研究了小鼠的微生物群后,研究人员发现,当肠道中有更多的血清素时,Turicibacter和梭菌属细菌会显着增加。

    研究人员推测,如果这些细菌在血清素存在的情况下增加,可能它们有一些细胞机制来检测血清素。研究人员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的研究合作者Lucy Forrest及其团队一起,研究人员在多种Turicibacter中发现了一种与哺乳动物中运输5-羟色胺的蛋白质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当他们在实验室中种植Turicibacter sanguinis时,他们发现细菌将5-羟色胺进入细胞。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通常阻断哺乳动物血清素转运蛋白的抗抑郁药氟西汀添加到含有Turicibacter sanguinis的管中。他们发现细菌运输的血清素明显减少。

    研究小组发现,将血清Turicibacter暴露于5-羟色胺或氟西汀会影响细菌在胃肠道中的繁殖程度。在存在血清素的情况下,细菌在小鼠中生长至高水平,但当暴露于氟西汀时,细菌在小鼠中生长至仅低水平。

    “我们实验室和其他人以前的研究表明,特定的细菌会促进肠道中的血清素水平,”Fung说。 “我们的新研究告诉我们,某些肠道细菌可以对5-羟色胺和影响血清素的药物产生反应,就像抗抑郁药一样。这是细菌与我们自己细胞之间通过传统上被认为是神经递质的独特传播方式。”

    该团队对Turicibacter的研究与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一致,即抗抑郁药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为了未来,”萧说,“我们想了解微生物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对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萧为该期刊写了一篇关于新研究的博客文章。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6日

相关报告
  • 《Nature | 保护肠道微生物群的革兰氏阴性选择性抗生素》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31
    • 2024年5月29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A Gram-negative-selective antibiotic that spares the gut microbiome的文章。 革兰氏阴性菌,例如肺炎克雷伯菌,它们堪称医学的噩梦,这些病原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毒性,以及快速产生抗药性的能力,只有极少数抗生素能消灭它们,然而这些抗生素同时也会破坏对人体有益的肠道细菌。该研究报告了设计和发现Lolamicin的过程,这是一种靶向脂蛋白运输系统的革兰氏阴性菌特异性抗生素。Lolamicin对130多种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菌株具有杀伤活性,在多种小鼠急性肺炎和败血症感染模型中显示出治疗效果,并且保护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群,防止了艰难梭菌引起的二次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恶棍,它们能引发从食物中毒到霍乱等各种疾病,还能引发脓毒症这种可能致命的感染。这些细菌有多重屏障防止抗生素渗透,因此,几乎没有抗生素是专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少数确实有效的抗生素也会对肠道菌群造成破坏,这可能导致潜在致命的病原菌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趁机接管。 为了找到绕过革兰氏阴性菌防御的方法,研究团队从不杀死细菌但能抑制“Lol系统”(Lol system)的化合物开始。“Lol系统”是一类仅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蛋白质。对这些化合物进行改造后,研究团队获得了一种名为Lolamicin(洛拉霉素)的化合物。Lolamicin能根据不同细菌之间的Lol蛋白差异,选择性地杀死病原菌,而不伤害非病原菌。Lolamicin对实验室培养皿中130多种耐药菌株具有抗生素作用。对感染了抗生素耐药菌的小鼠,接受Lolamicin治疗的小鼠全部存活,而未接受Lolamicin治疗的小鼠中有87%在三天内死亡。研究团队还发现,常见的广谱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会严重扰乱肠道菌群,导致艰难梭菌感染。相比之下,Lolamicin治疗不会引起明显的肠道菌群变化,并使小鼠免受艰难梭菌感染。 这项研究表明,靶向革兰氏阴性菌“Lol系统”是有效的,但在小鼠上显示出效果距离开发出可用于人类的药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抗生素而言,从发现到获得临床使用批准的时间可能超过20年,而且,开发一种新型抗生素并不能带来太多收益。在过去的10年里,大约有10-20种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被发现,但还没有一种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 《工业化的生命如何重塑微生物群》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1-04-09
    • 人类肠道内生活着数千种不同的细菌。大多数是有益的,而另一些可能是有害的。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细菌种群可以在宿主的有生之年通过来回传递基因进行自我改造。 研究人员还表明,这种基因转移更频繁地发生在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人的微生物群系中,这可能与他们特定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 “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人类居住在城市可能是我们创造了条件,非常有利于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相互交换基因,”Eric Alm说,麻省理工学院微生物信息中心主任和疗法,生物工程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成员的传染病和微生物项目广泛,和新的研究的资深作者。 研究标志着全球第一个主要从微生物保护协会(GMbC),一个财团,收集世界各地的弱势人群的微生物样本为了保护细菌物种流失的风险随着人类越来越暴露在全球工业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Broad博士后学者马修·格鲁辛(Mathieu Groussin)是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他说:“我们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发现的大多数物种,在工业化世界是看不到的。”“微生物组的组成完全改变了,同时不同物种的数量也在减少。工业化微生物群多样性较低可能是肠道健康不佳的反映。”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助理、Broad博士后马蒂尔德·波耶特(Mathilde Poyet)也是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该论文的其他作者包括来自丹麦、法国、南非、喀麦隆、加拿大、芬兰、新西兰、坦桑尼亚、西班牙、瑞典、加纳和尼日利亚机构的研究人员。 微生物多样性 GMbC于2016年成立,其使命是在人类微生物群落消失之前保护其多样性。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从全球34个人群中收集了样本。GMbC联盟包括来自样本采集国家的科学家。 “这项工作是由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但它确实是一个全球合作,”Poyet说。“通过我们的国际联盟,我们正在花费时间和精力收集和保存单个细菌菌株,以便我们可以无限期地将它们保存到后代,但所有这些细菌及其衍生物仍然属于提供它们的参与者。” 以前的工作表明,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人的微生物组组成与生活在相对孤立的农村人的微生物组组成有很大不同。非工业化种群通常有更大的细菌多样性,包括许多在工业化种群中看不到的物种。据推测,饮食、抗生素使用和接触土壤细菌的差异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在细胞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水平基因转移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细菌相互传递基因时。2011年,Alm的实验室发现,人类肠道是这类基因交换的热点。然而,根据研究人员当时使用的技术,他们只能确定这些基因转移可能发生在过去5000年的某个时候。 在他们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估计这些转移发生的时间。为此,他们比较了不同种类肠道细菌的基因差异。当他们比较来自同一个人的细菌种类时,他们发现基因相似性比来自两个不同人的相同细菌种类的相似性要高得多,这证实了水平基因转移可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生。 “真正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本文我们终于能够回答的问题是否水平转移的速度一直在人类微生物组在过去的几千年,还是真的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肠道的细菌不断来回交易基因,“Alm说。 交换特征 根据不同的物种,研究人员发现细菌每年可能获得10到100个新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生活在工业化社会的人们的基因交换率要高得多,而且他们还发现了最常见交换的基因类型的差异。 例如,他们发现,在用抗生素治疗牲畜的牧民群体中,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交换率最高。他们还发现,来自非工业化社会的人们,尤其是狩猎采集者,对与纤维降解有关的基因交换率很高。研究人员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人群通常比工业化人群消耗更多的膳食纤维。 研究人员发现,在工业化人群中发现的微生物中,促进基因转移的基因交换率特别高。这些微生物对与毒性有关的基因也有更高的交换率。研究人员现在正在研究这些基因如何影响炎症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症,这在工业化社会比非工业化社会更常见。 这项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微生物组信息学和治疗学中心、拉斯穆森家族基金会和布罗德研究所资助。 改编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篇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