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X射线技术可能会彻底改变医生识别异常的方式》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11-12
  •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县大学(UMBC)和巴尔的摩大学(UMB)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突破性的技术,正在测试一种X射线成像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颜色来识别骨骼中的微裂缝。使用标准X射线成像以前无法看到微裂缝。与彩色(光谱)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的进步有关的发现发表在《高级功能材料》上。

    自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一直保持一致。医生和科学家使用它们来观察诸如骨头之类的致密材料,但是该技术的能力受到限制。 UMBC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工程教授,UMB放射学教授Dipanjan Pan是这项新研究的通讯作者。他展望了下一代X射线技术,他问道:“我们如何才能检测出骨骼微裂纹,而这在X射线成像中是不可见的?”

    Pan解释说,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的实验室开发出了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可以专门导航并附着在存在微裂纹的区域。他喜欢称它们为“ GPS粒子”。他们开始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行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对粒子进行了编程,以使其锁在微裂纹的正确区域上。一旦颗粒附着在微裂纹上,它们就会留在那,这对成像过程至关重要。

    颗粒中含有ha元素。新西兰的MARS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X射线的新技术,然后拍摄了人体的CT图像,并且the颗粒呈彩色。这提供了骨骼微裂纹所在位置的非常清晰的图像。

    之所以使用,是因为its的成分使其可以被X射线检测到,从而产生可用于对裂纹成像的信号。潘的实验室表明,ha足够稳定,可以用于涉及生物的测试中,并且可以安全地从体内排出。该实验室尚未开始对人体进行测试,但这项技术可能最早在2020年就可用。

    对于具有这种breakthrough突破的光谱CT成像的其他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更严重的问题。例如,为了确定一个人的心脏是否阻塞,医生通常会进行压力测试以检测异常,这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在不久的将来的一天里,医生也许可以使用光谱CT来确定器官是否存在阻塞。

    Pan解释说:“常规CT没有软组织对比。它不能告诉您血管在哪里。光谱CT可以帮助解决该问题。”他指出,尽管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开始以这种方式使用光谱CT,但他预计它将成为放射科医生的“巨大”新工具。泛实验室的最新毕业生Fatemeh Ostadhossein博士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文章发布于2019年11月7日

相关报告
  • 《首个单原子的X射线来了》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06-09
    • 在美国俄亥俄大学物理学教授、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Saw Wai Hla的带领下,来自俄亥俄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单原子的X射线信号。这项由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室资助的突破性的成就,可能会彻底改变科学家探测材料的方式。5月31日,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并在6月1日登上《自然》纸质版的封面。 自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已被广泛应用——从医学检查到机场的安全检查,甚至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也配备了X射线设备来检查火星岩石的物质组成。X射线在科学上的一个重要用途是鉴定样品中的材料类型。多年来,由于同步加速器X射线源和新仪器的发展,X射线检测需要的样品材料数量大大减少。到目前为止,一个样品能用X射线照射的最小量是微微微克,相当于1万个或更多的原子。这是由于原子产生的X射线信号极其微弱,以致于传统的X射线探测器无法探测到它。 Hla说,科学家长期以来的梦想就是对一个原子进行X射线探测。现在,由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实现这一梦想。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可以对原子进行常规成像,但是没有X射线,人们就无法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现在可以精确地检测出特定原子的类型,一次一个原子,并且可以同时测量它的化学状态。”Hla 解释道,“一旦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追踪这些材料到一个原子的极限。这将对环境和医学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找到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治疗方法。这一发现将改变世界。” 研究小组选择了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铽原子,它们都被插入各自的分子宿主中。为了检测一个原子的X射线信号,研究小组在传统X射线探测器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专门的探测器,该探测器由位于样品附近的尖锐金属端制成,用来收集X射线激发的电子——这种技术被称为同步加速器X射线扫描隧道显微镜(SX-STM)。SX-STM中的X射线光谱是由核心能级电子的光吸收触发的,构成元素指纹,可以有效地直接识别样品的元素类型。 根据Hla的说法,这些光谱就像指纹一样,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是什么。 “这项研究中使用的技术和验证的概念,在X射线科学和纳米尺度的研究中开辟了新领域。”论文第一作者Tolulope Michael Ajayi说,“更重要的是,使用X射线探测和表征单个原子可能会给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并在量子信息、微量元素检测等领域催生新技术,同时也为先进的材料科学仪器研发开辟了道路。” 过去12年里,Hla与阿贡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科学家Volker Rose一起参与了SX-STM仪器及其测量方法的开发。 Hla的研究重点是纳米和量子科学,特别强调在基本层面上理解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单个原子为基础。除了获得单个原子的X射线特征外,该团队的主要目标是使用该技术研究环境对单个稀土原子的影响。 “我们也检测到了单个原子的化学状态。”Hla解释说,“通过比较分子宿主内铁原子和铽原子的化学状态,我们发现铽原子是一种相当孤立的稀土金属,当铁原子与其周围强烈相互作用时,铽的化学状态不会改变。” 许多稀土材料用于日常设备,如手机、电脑和电视,在创造和推进技术方面极其重要。通过这一发现,科学家现在不仅可以确定元素的类型,还可以识别其化学状态,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操纵不同材料宿主内的原子,以满足各个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名为X射线激发共振隧道(X-ERT)的新方法,使他们能够使用同步加速器X射线检测材料表面上单个分子的轨道方向。(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乐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011-w .
  • 《3D打印重塑“快速原型” 或将彻底改变制造业格局》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9-22
    • 随着最近行业和技术的进步,创新者们正在利用增材制造(AM)实现库存成本的大幅削减。企业在如何看待制造愿景的重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增材制造在帮助全球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迎合世界各地不同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同时,已将其范围扩展到快速原型制作之外,并且系统集成商也在致力于帮助工程、自动化和系统的集成。这种转变归因于增材制造具有制造复杂设计零件的卓越能力,降低制造材料损失的成本,减少因兼容性受限而进行的装配以及对机械和配件的需求。 快速原型向3D打印的发展以及相关创新正在扩展工业模式,其范围已超出人们的想象。如今,汽车、航空航天、建筑、消费产品、医疗保健、食品和制造业等工业领域,对增材制造及其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981年日本的Hideo Kodama博士首次发表他的功能性快速原型系统报告并申请了专利以来,“快速原型”已经存在了35多年了。 从那时起,快速原型制作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中最大的技术颠覆者之一。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增材制造从2015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15%。报告和数据预测,增材制造的市场价值将从2018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230亿美元以上。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估值25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款通过订阅模式部署的增材制造硬件,以帮助用户更加轻松地将3D打印解决方案应用到数字化制造中。 降低更多成本 原型设计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技术观念,它最初的愿景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制造生态系统和供应链成本。随着新技术对业务转型的干扰,制造业的未来依赖于更多元化的原型应用专家网络。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更多时间和资源,并减少误差和缺陷。这一愿景促使全球企业专注于增材制造的概念。 美国运动服装巨头耐克的未来愿景是将设计卖给客户,然后客户可以自行在家3D打印鞋子。耐克及其一些竞争对手,对鞋类领域增材制造的投资增加了一倍,这是面向未来的举措,可以通过消除人工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来提高产量。鞋的性能将由于使用了更轻、更透气的材料和更少的摩擦阻力而得到提高。唯一的缺点是取决于执行的准确性,这可能会增加成本,重点是精心的设计。 向增材制造的转变 尽管多年以来,快速原型制作已成为主流的方法,但它依赖于传统的制造工具和程序、生产准备情况以及供应商支持。因此,这是一个耗时且昂贵的过程。相比之下,增材制造则更侧重于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制造的设计方面。3D打印机完成设计的物理过程以创建原型,这样的自动化过程可以缩短周转时间。 系统集成商也推动了这些自动化过程。对于敏捷的增材制造流程,自动化执行需要集成命令。系统集成商调节增材制造的各个组件,并自动执行原型从设计到交付的过程。 加速发展的增材制造 在全球工业化的各个阶段,制造业一直是进步的动力。一般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4个阶段。像大多数产品一样,增材制造在“导入”阶段也受到生产障碍、专利限制以及机器成本高昂的困扰。这导致行业初期的利润低、市场渗透率低、成本高和质量低。 增材制造市场目前处于“成长”阶段,已获得各行业用户的好评。在开箱即用的思维方式时代,增材制造企业正在寻求降低成本,同时为用户提供性能卓越的解决方案。 尽管传统的制造方法,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替换,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增材制造是出于加快设计可视化的需要而诞生的。由于原型制作花费很长时间,业界寻求一种可以减少原型开发时间的方法,同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复杂的设计上。设计思维和可视化方面的技术创新,减少了对供应商和支持生态系统的依赖。由于投入到设计和组件试验中的时间多了,精巧度增加了,周转时间也减少了。 增材制造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它主要用于开发复杂的设备组件。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增材制造被用于开发燃料喷嘴之类的组件。这些是关键部件,但没有大规模生产。在增材制造的帮助下,设计这些前沿的复杂组件变得更轻松,不但简化了设计,还减轻了这些零件的重量。所有这些都可以提高性能效率并减少库存。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领先企业,通过使用增材制造技术使库存成本降低了95%以上。 增材制造的关键领域包括3D打印、快速成型和直接数字制造(DDM)。这些概念在包容性和协作性思想中蓬勃发展。对于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来说,增材制造主要是为了优化设计效率和减少生产时间,而医疗设备行业却从增材制造的定制功能中受益匪浅。 根据Frost&Sullivan 2016年的报告,到2025年,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行业,将占据3D打印市场的51%。从地理范围看,在2015-2025年期间,亚太地区(APAC)增材制造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4%。中国将占亚太地区市场的70%。 工程应用的新范式 2017年,迈凯轮车队与专门从事3D打印的Stratasys公司合作,为MCL32生产可用于比赛的零件,以参加2017年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合作背后的想法是“轻量化”或拓扑优化,Stratasys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为赛车队成功生产出轻巧但耐用的零件。 在另一个案例中,全球医疗设备制造Stryker公司坚定地致力于其3D打印和制造医疗产品的承诺。一个价值929万美元的即时(JIT)植入物项目可实现为癌症患者生产定制的骨植入物。 得益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已可以完成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极少浪费的独特工艺。将精力和专业知识集中在此类智能机器上进行工程设计,将进一步改变制造业。增材制造成功地为各领域生产了各种原型设备,未来,其规则或将彻底改变制造业格局。 增材制造的独特优势消除了供应链中的许多中间步骤。越来越多地采用增材制造,将进一步改变其应用领域和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