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可能在大脑内引发炎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11-07
  •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激活大脑中与帕金森病引发的相同的炎症反应。这一发现表明,新冠肺炎感染者未来可能会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但新研究同时也找到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刊发于最近的《分子精神病学》杂志。

      该研究负责人特伦特·伍德拉夫教授说:“我们研究了新冠病毒对大脑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小胶质细胞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的恶化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在实验室培养了人的小胶质细胞,并用新冠病毒感染该细胞,结果发现,这些细胞产生了应激反应,激活了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蛋白激活的相同途径,即炎症小体通路,而触发炎症小体通路会在大脑内引发“大火”,开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杀死神经元的过程。

      伍德拉夫说:“这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因为你看不到任何外在症状,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新冠肺炎感染者更容易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神经疾病症状。”

      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足以启动这一过程,而且,当大脑中已经存在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蛋白质时,刺突蛋白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过程。

      与此同时,新研究也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伍德拉夫在实验中施用了一类目前正在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的抑制药物,结果发现它成功阻断了新冠病毒激活的炎症通路,基本上扑灭了“大火”。

      “该药物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小鼠和人类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未来有望用于预防神经退行性病变。”伍德拉夫教授说,虽然人们担心新冠肺炎和痴呆症会影响大脑,但这也意味着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已经存在,“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但这可能是一种治疗病毒的新方法。”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11/05/content_543989.htm?div=-1
相关报告
  • 《新冠嗅觉丧失症由炎症而非病毒本身所致》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4-24
    • 虽然新冠介导的嗅觉丧失的破坏性影响众所周知,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然是一个谜。18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感染作出反应时,嗅觉丧失很可能是发生炎症的附带后果,而不是病毒的直接作用。   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病理学副教授何程莹(音译)表示:“作为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我想知道为什么丧失嗅觉是新冠而不是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因此,我们决定对嗅觉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看看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时,在细胞水平上实际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进行研究,何教授及其同事从23名新冠病亡者和一个对照组患者的大脑底部嗅球(传递携带气味信息的神经脉冲的部位)中收集了组织。对照组由14名死于其他原因的人所组成,他们在死亡时体内并没有被检测到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对所有收集的组织进行了任何可检测到的新冠病毒颗粒的评估,并使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其中的细胞、血管和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特征,以及存在的轴突(传递电脉冲的神经元部分)的数量。从3名患者的临床记录和其余患者的家庭访谈中获得了有关嗅觉和味觉的信息。   23名新冠患者中有3名被确定失去了嗅觉,4名嗅觉能力下降以及2名同时失去嗅觉和味觉。对照组的14名患者中没有人被确定为失去嗅觉或味觉。   研究人员想从两组的研究中了解三件事:嗅觉系统中神经元的退化(损伤)水平、嗅觉轴突丢失的数量以及微血管病变(小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将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组织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嗅觉减弱或完全丧失嗅觉的患者)的组织进行比较后发现,新冠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更严重,并且嗅球中的轴突量要少得多。   该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发现是,尽管神经和血管受损,在大多数新冠患者的嗅球中并未检测到新冠病毒颗粒。   何教授解释道,依赖于常规病理检查的先前研究推测,嗅觉神经元和嗅球的病毒感染可能在与新冠相关的嗅觉丧失中起作用。然而新研究表明,嗅觉上皮细胞的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元,减少可用于向大脑发送信号的轴突数量,并导致嗅球功能失调。   图形显示了新冠病毒在鼻腔内的感染如何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细胞,减少可用于向嗅球(帮助大脑处理信号)发送气味信号的轴突(脉冲传输器)的数量。而这往往导致新冠患者的嗅觉减弱或完全丧失。
  • 《Cell Stem Cell:新研究揭示COVID-19如何可能引发致命的肺部炎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26
    • 为了应对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需要有能够复制人类疾病发展、识别潜在靶点和进行药物测试的模型。具体来说,鉴于多种呼吸道上皮细胞被认为是病毒侵入的靶点,因此,获得主要的人类肺部体外模型系统是优先考虑的。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由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产生的被SARS-CoV-2感染的称为2型肺泡细胞(alveolar type 2 cell)的肺细胞,发现这种病毒最初抑制了这些肺细胞利用干扰素召唤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入侵者的能力,并激活了一种称为NFkB的炎症通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9月18日在线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ARS-CoV-2 Infe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Human Lung Alveolar Type 2 Cells Elicits a Rapid Epithelial-Intrins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波士顿大学再生医学中心主任Darrell Kotton博士解释道,“这些被感染的肺细胞会产生炎性蛋白。在感染者的体内,这些蛋白推动了肺部炎症水平的上升。” 根据这些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些被感染的肺细胞发出的炎症信号会吸引免疫细胞大军进入充满被感染细胞、死亡细胞和垂死细胞的肺组织。Kotton补充道,“我们的数据证实,SARS-CoV-2阻止细胞在感染开始后的早期激活免疫系统的一个抗病毒分支。这些细胞通常会发出的信号,即它们在疾病威胁下分泌的一种名为干扰素的微小蛋白,反而被延迟了几天,这让SARS-CoV-2有足够的时间来传播和杀死细胞,从而引发死亡细胞碎片堆积和其他炎症。” 这些数据是基于这些研究人员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Elke Mühlberger博士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Kotton和波士顿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的其他成员利用人ipsC细胞培育出复杂的人类肺组织模型---称为“肺部类器官(lung organoids)”的肺细胞三维结构。他们利用这种肺部类器官来研究一系列慢性和急性肺部疾病。 在论文共同第一作者Jessie Huang博士、Kristy Abo学士、Rhiannon Werder博士和Adam Hume博士的领导下,这些研究人员对以前用于研究吸烟影响的实验模型加以改进,用来研究肺部组织中的冠状病毒SARS-CoV-2。然后将活的冠状病毒液滴添加到2型肺泡细胞的顶部,这种病毒从空气中感染这些肺细胞,就像当含这种病毒的空气被吸入体内时,这种病毒感染肺部内的细胞一样。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波士顿大学再生医学中心医学副教授Andrew Wilson博士说,“这种由人类ipsC产生的2型肺泡细胞对空气的适应性,即所谓的'气-液界面(air-liquid interface)'细胞培养,是一个关键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模拟SARS-CoV-2如何进入受影响最严重的患者肺部深处的细胞,这就使得这个有临床意义的系统可以了解这种疾病如何伤害患者肺部。” Wilson和Kotton,也是在波士顿医学中心照顾COVID-19肺炎患者的肺科和重症监护医生,同时也带领他们的实验室生产出人类肺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运输到波士顿大学国家新兴传染病研究实验室(NEIDL)。在那里,Hume穿着BSL-4套装开展细胞感染实验。 Mühlberger补充道,“这些细胞是一个研究SARS-CoV-2感染的极佳平台。它们很可能反映了COVID-19患者的肺细胞中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观察到SARS-CoV-2对这些细胞造成的伤害,你肯定不想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