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将于9月底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21
  • 据悉,三峡沙扒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底,海上升压站将汇聚首批海上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传输至陆地,实现并网。预计到2020年底,该项目55台风机将全面投产。

    据了解,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300兆瓦,场址涉海约50平方公里,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8公里,是全国水位最深的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安装55台5.5兆瓦风机,建设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并在阳西县上洋镇建设陆上集控中心,总投资约56亿元,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8.4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25.8万吨,每年发电量可供应约20万户家庭用电。

相关报告
  • 《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19
    • 2021年11月18日4时22分,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福建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至此,该项目46台风电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个月,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再添了新动能。 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99.2兆瓦,年发电量约1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1.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3.91万吨。项目于2016年12月获得核准,2019年11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组织施工,科学防控疫情,先后攻克了海底地质复杂、水上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守住每个施工窗口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彰显了华电速度、华电精神、华电力量。2020年9月首台风机成功吊装,同年12月底首批两台机组并网发电,2021年10月2日,全部风机吊装完成。 项目建设贯穿“精品工程”理念,坚持基建服务生产,稳步推进基建安全标准化创建,实现全程安全施工,获得基建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评级;加强科技创新,首次成功投运福建公司、国电南自等四方联合研制的“华电睿风”自主可控国产6.2MW海上风电主控系统,研发投运了集团公司首套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及运维系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六桩直桩高桩承台、“犁沟填埋”海缆敷设等新技术,最大限度减小海滩占用面积以及对近海养殖影响,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下基础,实现“风电与渔业互补共生”。
  • 《金风科技助力我国离岸最远海上风电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0
    • 近日,在盐城海域,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项目总装机容量800MW,共安装GW191-6MW、GWH230-8.5MW及GWH252-13.6MW三种机型的共98台金风科技智能海上风电机组。 面对项目离岸距离远、船舶航行时间长、机组台数多、作业窗口紧张的项目建设挑战,以及外海涌浪大、施工条件复杂、海底泥沙冲刷严重的海洋环境挑战,在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与三峡丰海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的统筹管理与指导下,金风科技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合作,克服近期江苏海域近40摄氏度的炎热天气,通过制定“一机一案”精细化施工方案、气象数据精准预警锁定窗口期、配合业主高效完成船舶及人力资源调度等策略,科学调度近千名海上作业人员与数十艘工程船舶在广阔海域协同作战,仅用3天便完成5台机组的并网调试工作,平均单台机组调试时长仅需3-4小时,有效缩短了项目工期,助力客户尽早创造发电效益,实现项目开发价值。 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将生产清洁电能超26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10万个三口之家全年用电量,为沿海地区优化用能结构,减轻用电负荷压力。金风科技将进一步与产业链伙伴精诚合作,发挥在海上风电机组研制,以及深远海工程、运维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为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产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