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自主研发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工业试验成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13
  •  10月30日,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MPP-S02,在山东一大型化工公司进行工业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顺利开发出两种茂金属超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聚丙烯(mUHMIPP),产品技术性能达到指标要求。这是石油化工研究院继10月1日成功完成茂金属催化剂MPP-S01、MPP-S02催化丙烯聚合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mUHMWPP)工业试验后,在短时间内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填补了国产茂金属催化剂空白,开启了中石油茂金属催化剂直接聚合制备熔喷纺丝聚丙烯材料的工业化之路。石油化工研究院高度重视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发应用,辛世煊专家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坚持在工业试验现场,10月1日,国内首创的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体系MPP-S01和MPP-S02,在12立方米液相本体间歇聚合装置上工业试验成功,为祖国71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此后,通过精细调节聚合釜分压,又成功开发出两款超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茂金属聚丙烯。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MPP-S01和MPP-S02,具有活性中心寿命长,耐温性能好,氢调敏感性高等一系列优良特点;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催化剂活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规度等,均达到指标要求。催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聚合工艺适应性,可以在同类装置上进行工业化生产,这为后续规模化生产茂金属聚丙烯材料,提供了可靠工艺流程和产品性能指标控制参数。此次工业试验成功,证明MPP-S01和MPP-S02茂金属催化剂体系,是进一步深度开发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mUHMWPP)到超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聚丙烯(mUHMIPP)系列茂金属聚丙烯产品的优良催化剂体系。茂金属超高分子量聚丙烯(mUHMWPP)是全球首个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工业产品。该类产品在超高强度膜材料、耐高温锂电池隔膜材料、特种纤维材料、医用材料、以及尚待开发的特殊应用领域等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茂金属催化丙烯直接聚合制备出的熔喷纺丝聚丙烯材料,是国内高级卫生防疫聚丙烯无纺布材料市场翘首以待的产品,如今这一高端聚丙烯材料终于见到了国产化的曙光。这次工业试验成功,为中国茂金属催化剂技术和茂金属聚烯烃新材料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报告
  • 《全国首例!中国中煤填补聚丙烯装置国产特种催化剂应用空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09
    • 近日,中国中煤所属鄂能化公司聚丙烯装置成功实现全国首次应用国产催化剂完成抗冲产品转产,突破了UNIPOL工艺抗冲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催化剂的技术瓶颈,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特种催化剂自主化生产应用的空白,标志着聚丙烯抗冲产品生产实现“国产催化剂应用-工艺操作技术”全体系自主可控,为我国同类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国产化方案。 面对聚丙烯抗冲产品生产操作难度大、工艺联锁复杂及供货周期长、采购成本高、对外依赖程度高等挑战,中煤鄂能化公司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着力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深度整合催化剂生产及应用单位的技术创新资源协同攻关,利用先进过程控制系统与工艺数学模型对复杂转产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实现对生产关键技术指标的精确管控。依托催化剂实验室、中试过程及结果分析,对催化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展开全方位评估,应用标准化操作体系技术优化生产核心指标,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据悉,此次抗冲产品催化剂国产化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催化剂技术及标准化操作技术体系的可行性,预计可降低催化剂成本30%以上。其中,采用该型国产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抗冲新产品LC1813-01、K8303、EPS30R能广泛适用于汽车部件、重载机械部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 《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MMA成套技术研发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14
    • 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MMA成套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何鸣元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该技术成果采用煤化工下游产品乙烯、合成气、甲醛、甲醇为原料,经四步反应生产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组从2008年起,历时十余年,先后攻克了氢甲酰化、羟醛缩合、醛氧化、酯化四步催化剂、分离纯化及工艺集成等科技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通过离子液体络合金属催化体系创新及新型反应器结构设计,突破了氢甲酰化反应过程催化剂失活和夹带的难题;采用正负离子协同强化原理,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羟醛缩合反应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解决了高温高压、设备及运行成本高等难题。2010年,与河南能化集团签约,共同推进新技术产业化。河南能化集团选择其下属的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工业性试验,于2018年建成首套千吨级工业试验装置并成功实现了稳定运行,产品性能优异,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MMA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光导纤维、光学镜片、机器人等高端材料的基础原料。中国MMA用量全球第一,对外依存度>60%,年需求增长率>10%,属于有机化工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十大产品之一。世界MMA主要生产技术是丙酮氰醇法,受HCN原料限制,且安全风险大、污染重,面临淘汰。近年来,以石油副产异丁烯为原料生产MMA技术,在我国相继实现产业化示范及应用,为解决我国MMA短缺局面带来了新机会。然而,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基MMA技术发展的天然优势。乙烯-合成气法制MMA技术的研发成功,开辟了MMA及下游产业发展新路径和新空间,为我国现代煤化工的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离子液体在该技术中的成功应用,为世界离子液体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范例,必将进一步引领推动离子液体绿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