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雄安成功召开》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0-19
  • 2023年10月13—15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召开。大会以“中国科技期刊自立自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过主会场特邀报告、期刊专家面对面、专题分论坛等形式,共议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科技期刊界的力量。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杨亚政主持,学会理事长田伟院士首先致欢迎辞,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处长倪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楼伟分别致辞。来自全国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柳建乔、方梅,副秘书长刘冰,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蔡斐、副主任杨柳春等分别主持大会各环节。

    田伟理事长以《中国科技期刊自立自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作大会主会场邀请报告。他指出,科技期刊与国家实力密切相关,一流科技期刊能够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及创新、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科研成果的传播效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等。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为科技期刊自立自强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呈点状突破,但散小弱的状态依然存在,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新时代,在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开放化国际大环境下,希望我国科技期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等,推进自立自强的高水平中国科技期刊建设。同时,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将继续秉持办会宗旨,团结和组织全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踔厉奋发,大力推进编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工作,促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

    此次大会还特邀科学技术部副秘书长贺德方、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曾大军,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董关鹏(线上)作为特邀专家分别作题为《我国科技发展与科技期刊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解决好的四个问题》《关于大模型领域应用的一些浅见》《科技期刊之国际传播:新挑战、新战略、新实践》的主会场特邀报告。他们作为科技战略与政策专家、数字领域科学家、传媒专家为大会带来思想盛宴,对与会科技期刊同仁提高办刊站位、拓宽办刊思路提供了既高屋建瓴又落到实处的指导与参考借鉴。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科技期刊处处长王素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展与思考》为题,向大会介绍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署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前期工作和未来规划。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主任白雨虹、航空知识杂志社社长俞敏、金属加工杂志社原社长栗延文作为我国科技期刊一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单位代表作报告。他们分别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集约化试点及成效、Light国际影响力提升、《问天少年》科普期刊创建、《金属加工》产业化探索方面阐述实践与经验,为各刊勇立潮头,加快实现自立自强拓展思路、提供借鉴。

    大会还策划了“期刊专家面对面”环节,邀请倪轶处长、魏均民秘书长、俞敏社长、栗延文社长就我国科技期刊未来政策支持、办刊实践等进行深入交流。三个分论坛分别从“出版伦理与道德”“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规范化”“新时代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建设”方面,由冷怀明、张品纯、刘冰等领域专家牵头,组织陈浩元等专家参与报告,并和与会期刊同仁开展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同时设立了表彰和证书颁发环节,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均民主持,为大会遴选的最佳论文7篇、优秀论文23篇颁发证书;为“2023—2024年度基金项目”56项、“2023年‘科置科学计划’编辑学研究项目”40项、“2023年度‘翰笔计划医学中青年编辑’华誉-美捷登专项科研项目”25项颁发证书。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pc4ZLdv1bsMGebOUa8qtxQ
相关报告
  • 《【动态】中国编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广州举办》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3-12-22
    • 12月18日至19日,中国编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深耕继续教育 聚焦人才培养”高峰学术论坛在广州市举办。年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新时代编辑核心能力构建、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培养等话题展开研讨。 中国编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深耕继续教育 聚焦人才培养”高峰学术论坛现场。尹琨 摄 开幕式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讲话。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倪谦,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分别致辞。 杨芳对中国编辑学会多年来有效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团结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予以肯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编辑人才培养,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杨芳指出,编辑是文化产品的加工者、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文化成果的传播者、文化创新的推动者,要充分认识编辑出版工作者在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大力提升新时代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能力素养水平,使其成为民族复兴的秉笔者、专家作者的好助手、出版阵地的守门人、文化产品的美容师。要下大力气加强编辑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作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行系统谋划,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出版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倪谦表示,出版兴则文化兴,编辑强则出版强,要以举办此次学术年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产研结合、坚持制度引领的“四个坚持”为抓手,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构筑出版行业的人才链,打造人才聚集的新高地。 郝振省表示,中国编辑学会在编辑培训方面坚持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提出了“宽视角、深层次、长距离”的九字培训方针,让培训内容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的破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探索编辑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服务于编辑人才培养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 谭君铁表示,当前广东省出版集团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纵深推进出版主业改革,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广东出版人的力量。希望与会嘉宾与广东出版界在精品内容生产、编辑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出版项目策划、出版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强探讨,争取合作共赢。 孙寿山指出,要高度重视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全力打造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真正实现出版数字化和数字化出版的双重目标。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持续在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数字出版业务工作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也将继续与中国编辑学会紧密合作,共同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知识保障。 郝振省在年会上做了中国编辑学会工作报告。2023年,中国编辑学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始终坚持编辑学会姓“学”,学术活动业绩与成果显著,形成品牌。做好继续教育、资格考试学习辅导和相关培训工作,服务编辑的素质提高、职业资格获取和业务进步。学会深入编辑出版核心领域业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服务行业、服务会员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专委会、地方学会工作亮点纷呈。2024年,中国编辑学会将进一步坚持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进学术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在编辑人才培训、培养方面做好工作,为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做出新努力。 在高峰学术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何建明,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谭方正,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陈丹,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殿利,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广东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肖延兵,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立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爱梅,结合“深耕继续教育 聚焦人才培养”主题,分别以《在主题出版中仰望编辑家的星空》《新时代编辑要注重保持学术定力》《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大时代呼唤大编辑》《现代化编辑培养的几点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构建编辑核心能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做好主题出版工作》《以重大出版项目引领编辑队伍成长》为题分享观点。 会议授予了山西省图书编辑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电子网络编辑专业委员会、中国编辑学会工具书与百科全书编辑专业委员会、《中国编辑》杂志等四家单位为2023年度先进单位。对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中国编辑学会教育编辑专业委员会予以年度表扬。会议为从事编辑工作满30年编审代表颁发纪念证书,并进行2023年度主题论文推优工作。 本次年会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承办。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还田、驻会副会长孙文科、常务副会长胡国臣先后主持会议相关环节。来自全国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编辑、编辑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来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中国编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对出席“深耕继续教育 聚焦人才培养”高峰学术论坛嘉宾的采访。
  • 《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在合肥召开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9-07
    • 人民网北京 8月 4日电 8月 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 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 本届年会为期 3天,以“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 25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交流学术进展,探讨科技创新,展示绿色技术,共商合作之道,以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黄润秋在开幕式上表示,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基础和应用研究;三是服务环境管理决策,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四是提升生态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通“基础研究 -技术研发 -管理支撑 -产业培育”的创新链条。 黄润秋还透露,在本届年会前夕举行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第六次常务理事会,增选了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为学会的副理事长,增补彭宾为理事,变更理事和常务理事 ,同时审定成立了青年科学家分会、“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分会,臭氧污染控制、生态地质环境、电磁环境、放射性废物、北极圈环境与生态专委会等 7个分支机构。 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刘文清院士、张偲院士、吴丰昌院士,围绕“大气环境立体监测技术新进展”“南海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环境基准初步思考”等议题分别进行主旨演讲,专家们结合丰富的图表、动图、视频等方式,生动展示了自己团队在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修复所做的前沿创新性研究成果,对我国环境基准设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学会还颁发了“ 201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2018年度环保科技创新实用成果奖” “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2018)光大环保优秀论文奖” “ 2018年度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和 “《中国环境科学》 2017年度十佳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每年一届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是我国环保科技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也是我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集中展示的平台。 此次会议安排了 36个分会场、 5个论坛、 1个青年专场、 4个研修班、 1个竞赛,更加注重发挥科学家在学术交流中的主体地位,并邀请了更多国际同行参会。努力为青年科学家搭建舞台,设置青年专场。此外,在推动需求对接和成果转化方面,设置了生态环保科技成果展、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成果展、生态环境保护 CEO圆桌会议等活动,是个集会、展、赛、奖于一体、融合雄厚智力资源的大平台。 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志华主持。安徽省副省长周喜安、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等领导和中外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刘晓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