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70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6
  • 10月30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陕京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的消息。自1997年9月10日陕京一线建成投运以来,陕京管道有力保障了首都北京95%以上和沿线各地的天然气供应,为京津冀、陕晋蒙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作为陕京管道系统管材装备的主力供应商,宝石管业干部员工倍感自豪。 陕京管道系统由陕京一、二、三、四线及永唐秦线、唐山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大唐煤制气等组成,汇聚我国四大油气能源战略通道中三大通道的资源,总里程超5500公里,年输气能力800亿立方米。作为能源管材装备制造头部企业以及国家管网优秀供应商,宝石管业全面参与了陕京管道系统的管材保供任务。尤其是2016年为陕京四线保供的直径1219mm、壁厚22mm、钢级X80螺旋埋弧焊管,是当时国内油气输送管道钢级最高、壁厚最大的螺旋钢管。 在陕京四线项目保供期间,宝石管业精心筹划,多方协调,合理排产,从原料供应、生产发运、现场服务等各个环节与项目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在生产期间,公司领导及各生产单位领导多次前往施工现场和项目部拜访交流,了解用户需求,听取意见建议。承担保供任务的宝鸡输送管公司、辽阳钢管公司、资阳钢管公司、秦皇岛宝世顺公司、上海宝世威公司等单位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保供应。在公司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公司共保供优质钢管28万吨,近500公里,占管线用管总量近45%。 建厂66年来,宝石管业始终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依托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生产装备优势,参建了包括陕京管线在内的国内外重点管线项目200余条,产品远销50个国家和地区,在输送管方面全力打造保障能源管输安全的放心管。 据悉,为了保障陕京一线等国内重大管线工程建设所需,宝石管业开发出X42-X65钢级系列管线钢管用热轧卷板,实现了我国X42-X65管线钢管国产化。1998年,《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X42-X65高韧性热轧板卷和焊管的生产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宝石管业研究开发的埋弧焊接用低碳微合金钢H08C焊丝,批量化应用于陕京一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有力提升了国内油气焊管质量性能。1996年,《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低碳微合金化埋弧焊丝》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7年11月,在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全线贯通,进气投产之际,业主单位给公司发来感谢信,对公司克服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难题,全力保供,为管线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陕京管道系统的建设发展,不仅为管道沿线带来了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更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民生保障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陕京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已突破7000亿立方米,宝石管业广大干部员工备受鼓舞,公司上下锚定“144337”发展思路,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当好“压舱石”“顶梁柱”,为我国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接续奋斗,为美丽中国建设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 江晓蓓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9775-1.html
相关报告
  • 《西南油气田累产天然气突破70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19
    • 今天(8月16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西南最大天然气生产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7000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1至8月,西南油气田公司新投产气井301口,新建产能77亿立方米,生产天然气300.3亿立方米。
  • 《官宣!我国首个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突破7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19
    • 我国首个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突破700亿立方米。目前,该气田日产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源源不断地为长江经济带沿线6省70多个城市、2亿多居民送去绿色清洁能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涪陵页岩气田分布于重庆市涪陵、南川、武隆等区县境内,于2012年底实现重大勘探突破,2014年3月投入商业开发,2017年如期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保持国内单个页岩气田累产最高、单井累产最高等多项纪录,连续多年保持80亿立方米以上稳产,约占我国页岩气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气藏,开发十余年来,涪陵页岩气田从零起步,创新形成页岩气高效开发六大核心技术体系,制定176项页岩气勘探开发标准和规范,取得404件国家专利授权,关键开发技术实现100%国产化。 特别是,面对水平段长超过3000米的施工技术难题,涪陵页岩气田打造了从理论、技术到装备的涪陵第三代钻完井、压裂技术系列,有效提升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推动实现气田少井高产的目标;首创“瘦身井”技术,科学缩小井眼及套管尺寸,有助于提高钻井速度、节约施工成本,实现国内页岩油气钻井工程工艺革命性突破,该技术已应用在208口井,源头节约成本近5亿元。 涪陵页岩气田所在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中国石化精准实施井位部署勘测,避开植被丰富等环境敏感区,采用“井工厂”施工,大幅减少征地面积;全面推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清洁生产方式,应用网电钻机、电驱压裂设备,能源消耗平均减少60%,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投运国内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废水回收利用率达100%;研发绿色环保的页岩超滑水基钻井液,油基钻屑实行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被自然资源部评价为“绿色典范”。 据测算,涪陵页岩气田的成功开发建设,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00万吨,相当于植树1.1亿棵,或8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