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果菜茶绿色发展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经验交流会上提出 力争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加快推进果菜茶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11-20
  • 11月1日,农业农村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果菜茶绿色发展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经验交流会,总结果菜茶绿色发展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持续推进果菜茶绿色发展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坚定农业绿色发展不动摇,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为抓手,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创新驱动,狠抓措施落实,加快推进果菜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会议要求,进一步明确果菜茶绿色发展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思路目标。在发展思路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现代果菜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果菜茶产业发展之路。在发展目标上,在稳定果菜茶面积、提高产品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绿色发展能力的同时,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加快推广绿色防控综合技术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伍。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环保型农药制剂和高效药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加快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按标生产,严格质量监管,增加绿色优质果菜茶产品供给。加快打造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创响一批档次高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相关报告
  • 《河北: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6-29
    • 近两年,河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2016年,全省化肥使用量(折纯)331.78万吨,比2015年减少3.71万吨,下降1.1%;农药使用总量4.047万吨,比2015年减少0.091万吨,下降2.2%,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积极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河北有机肥资源总量1.7亿吨,为了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河北多途径多元化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在9个养殖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在7666个养殖场配建了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建比例达到70.1%,实现畜禽养殖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集成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提高秸秆还田率,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率分别达到98%、47.4%。加快有机肥产业发展,积极鼓励规模化养殖场配建商品有机肥厂,全省有机肥生产企业达到320家,生物肥企业60余家,年生产商品有机肥1000多万吨。重点推广“菜—沼—猪”“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有机肥替代技术,建立有机肥替代核心示范区24个,减施化肥20%以上。   以“四化”为抓手,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机械施肥标准化,制定了小麦、玉米、马铃薯机械施肥技术规范,推动机械施肥标准化、精量化,2016年机械化施肥5082万亩。配方施肥个性化,对规模经营大户实行入户测土、送肥上门,对咨询农户实行坐堂指导、开具配方,对购肥农民实行智能配肥、售后跟踪,对远程农户实行网络诊断、短信服务。统供统施专业化,全省建立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施肥组织1286个,实现集中供肥、统一施肥、专业化服务,年作业面积超过2600万亩。灌溉施肥一体化,制定小麦、玉米、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实现了由浇水向浇营养液转变、浇地向浇农作物转变,亩均节肥20%-30%,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全省近3年新增蔬菜粮食水肥一体化面积234万亩。   全面推行农药减量控害。监测预报精准化,完善监测体系,2016年发布病虫情报2127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病虫诊断网络化,建设网络医院,组织300多人的专家团队全天候轮流在线坐诊,开方配药、跟踪问效,2016年接受咨询13007人次,解决防治难题561个。减量控害全程化,集成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全程防控技术模式,前期隐蔽用药、中期精准用药、关键期复合用药,实现了作物全生育期统筹减量施药。综合防控绿色化,在理化诱控上,推广色诱、性诱、光诱、食诱技术,减少病虫发生;在生物防控上,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控制病虫危害,2016年绿色防控基地发展到1210个。统防统治专业化,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壮大各类服务组织,提升服务水平,2016年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到6121家,日作业能力达到625万亩,开展统防统治8898万亩次,用药量减少20%-30%。
  •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解读之四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10-16
    • 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促进了粮食等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环境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要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上,要实现“四减”。就是调优结构减量。调减高纬度、干旱地区和土地贫瘠地区玉米种植,减少化肥投入。同时,优化氮磷钾配比,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料。精准施肥减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有机肥替代减量。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减量。依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带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在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上,也要实现“四减”。就是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量。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大规模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推进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减量。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发生,减少防控次数。推广高效施药机械提高利用率减量。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机等大中型施药机械,替代跑冒滴漏的落后机械。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优化结构减量。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下一步,各级农业部门将认真贯彻《意见》的部署和要求,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力、久久为功,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一是加快新产品推广。重点是发展新型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和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病虫绿色防控产品。二是加快新机具推广。重点是水肥一体化设施、种肥同播机、化肥深施等新机具,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新机具。三是加快集成技术推广。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攻关,尽快突破技术难点,分区域、分作物集成组装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模式。四是推进机制创新。培育一批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加强农企合作,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农业租赁金融、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创新,支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