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构建“阳光扫描仪” 精确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02
  • 记者3月31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日前牵头构建了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系统。此系统如同“阳光扫描仪”,可精确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将为清洁能源利用、农业估产、气候变化应对、生命健康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胡斯勒图研究员、石崇研究员等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学术期刊《创新》发表。

    据介绍,地表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组分的总称,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是影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太阳能利用的关键因素。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连续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是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胡斯勒图说,团队在2023年已成功研发了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此项研究中,团队在此前基础上整合了国内外多颗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通过多星组网,实现了近全球尺度的高时空分辨率监测,且探测精度进一步提升。

    “目前,系统可提供空间分辨率5公里、观测频次每小时1次的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数据。其中,短波辐射数据将助力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光合有效辐射数据可为农业估产、生态碳汇测算等提供新依据,紫外线数据有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胡斯勒图说。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ejizhuangbei/2025/03/31/detail_20250331207260.html
相关报告
  • 《依托风云气象卫星等观测资料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建成》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4-01-17
    • 据中国气象报社报道,2023年10月1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面向全球发布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及高时空分辨率产品(CARE)。这是我国构建的国际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对于监测和预估太阳能发电量、辐射能量平衡、农业估产、人体健康、植被光合作用及固碳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成果由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山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日本东海大学、英国气象局等国内外机构完成,并在《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发表。 研究团队攻克了大气不同类型云和气溶胶粒子光散射计算理论和技术难题,综合考虑大气气体吸收、冰雪覆盖区地表反射等影响,发展了物理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的新技术,研发了亚太地区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并利用我国风云四号卫星和日本气象局葵花8/9号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遥感产品集,空间分辨率为1千米至5千米,观测频率为10分钟至15分钟,实现了高精度、高频次、精细化、近实时的地表太阳辐射监测能力 【延伸阅读】地表太阳辐射是指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组分(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的总称,是驱动地球系统多圈层过程变化的基本能量来源。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连续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是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 《科学家造出新涂料:能反射98%太阳辐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7-14
    • 《Joule》杂志上刊登的最新一个研究成果显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团队通过对传统白色涂料中,加入粉末状的聚四氟乙烯等,可以更大程度的反射太阳的辐射。 通过对配方的这些改变,一种超白涂料的降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以至于在测试过程中显示出它能反射高达98%的传入辐射。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减少空调和其他系统的使用,在降低建筑物的制冷成本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团队表示,在现实世界的场景中部署它应该不需要太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