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在线发表社论文章“COVID-19, a pandemic or not?”。
文章介绍,当前COVID-19疫情仍在继续蔓延,截至2020年3月11日,已蔓延至115个国家,其中确诊病例119?239例,死亡病例4287例。今年1月,世卫组织决定将COVID-19的暴发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月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疫情可能不受控制,但还没有到不可控制的程度,这将是界定大流行的关键。但是,在3月8日,谭德塞承认,大流行的威胁正变得非常现实,如果世卫组织决定将疫情称为大流行,这将是“第一个能够实际控制的大流行”。
文章称,对于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将产生的影响,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宣布大流行将有助于改变管理COVID-19的策略,更多地侧重于实施社会疏离措施,而对关闭边境的强调减弱,这可能有助于拉平流行曲线。此外,一些保险公司的保单仅在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大流行时才会支付索赔。另一方面,世卫组织高级官员Michael Ryan和其他人则警告 “使用大流行这个词的危险”。主要的担忧是,将COVID-19暴发称为大流行可能会促使各国政府不必要地或过早地改变其战略,从而破坏其遏制努力。
文章指出,这些担忧源于在疫情管理中,可以考虑两种控制疾病的方法:如果病原体的传播能力较慢,遏制是允许采取措施限制病原体在明确的疫源地内传播的方法(例如,确定和隔离受感染的患者,进行接触者追踪以及对出现病例的小区域进行隔离);相反,当病原体开始迅速传播并且持续地在当地传播,致使无法隔离所有病例时,应采取缓解措施,以减缓病原体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传播为目标。这些缓解措施包括关闭学校和禁止大规模活动,特别是旨在避免医疗系统负担过重。面对COVID-19感染病例的迅速增加,意大利目前的封锁具有这个特定目标。通过缓解措施获得的时间还可能潜在地允许评估新的治疗选择,并且从长远来看有助于疫苗开发。
文章指出独立于可能将COVID-19定义为大流行之外,SARS-CoV-2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正使一些国家为降低在其领土上输入该病毒的风险而采取的旅行禁令的效用受到质疑。禁止来自COVID-19病例多的国家的航班入境并不是一项严密的措施,因为它并不能阻止受感染的个人从管制程度较不严格的国家中转入境。此外,在机场海关和边境检查站使用红外线测温对旅行者进行体温检查时,至少会错过25%的发烧患者,这使得该方法无法阻止该病毒进入一个国家。SARS-CoV-2可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这一事实也使人们怀疑边境筛查等控制措施的价值。
最后,文章认为COVID-19成为大流行的不确定性正在导致不同国家对该疾病的反应脱节。宣布大流行,再加上明确和协调的管理指南,可能有助于每个国家限制该疾病的影响,使其更迅速地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