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植入式神经调节芯片研究成果在ISSCC发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2-26
  • 近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西安交大研发的植入式神经调节芯片组在大会上进行了分组汇报,实现了西交大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成果在ISSCC的突破。ISSCC已经有67年的历史,是国际公认的芯片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会议,被誉为芯片领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ISSCC每年大约有200篇论文入选,相当部分的论文来自于芯片领域顶尖的科技公司。历史上入选ISSCC的论文都代表着全球顶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如8086(第一代Intel处理器)、第一个1kBDRAM等。ISSCC历史上总共有约8000篇论文,到2019年,中国大陆在ISSCC上发表论文的总数仅为33篇。

    此次西交大入选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微电子学院张鸿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王玉伟,他同时还获得了ISSCC的“SilkroadAward”奖(丝绸之路奖),该奖项评选范围为以第一作者身份第一次在ISSCC上发表论文的亚太地区学生。王玉伟也成为了ISSCC历史上中国大陆地区第5位获此殊荣的学生。

    (受疫情影响,论文作者未能到达现场,课题组委托在美国高通公司工作的西交大2006级校友朱泷汇报了论文,课题组通过远程工具与现场与会者进行了交流)

    此次西交大研发的植入式神经调节芯片主要应用于植入式癫痫诊疗装置。癫痫是仅次于头痛的神经科第二大常见病。截至2019年,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通常有1/3无法通过药物根治疾病。因此,植入式神经调节器逐渐被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但是脑电信号低至微伏级别,且面临各种干扰,提取十分困难;同时,当前的分类机对癫痫的诊断不够准确、功耗高、无法在神经刺激的同时进行诊断。这些因素使得现有的方案难以有效实现癫痫的准确识别和精准刺激治疗。

    西安交大课张鸿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大量文献和产业界芯片的调研,针对植入式癫痫治疗芯片面临的设计难题,提出了宽范围的共模抑制反馈电路、快速刺激干扰抑制电路等新的设计方案。同时,针对现有癫痫分类器运算功耗过大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两级分类的概念,采用粗分类对脑电信号进行超高灵敏度的预分类,大大降低了细分类的工作时间,在实现精准识别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功耗。

    经过长达两年的芯片设计、流片、封装、测试等环节,在西安航天民芯、杭州诺为医疗两家公司的合作下,课题组研发的芯片组最终在植入式深脑刺激癫痫治疗器上得到了验证,并以题为“AClosed-LoopNeuromodulationChipsetwith2-LevelClassificationAchieving1.5VppCMInterferenceTolerance,35dBStimulationArtifactRejectionin0.5msand97.8%SensitivitySeizureDetection”的论文在ISSCC2020上成功发表。据悉,该神经调节器实现了闭环神经调节,当癫痫患者发病时能够自行进行刺激并在发作结束时及时停止刺激。与当前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相比,其能够抑制种类更多、范围更宽的干扰,实现更优的输入阻抗、噪声因子、共模抑制比、谐波失真等性能,同时1.16微瓦的分类机功耗与97.8%的灵敏度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神经调节器当前已在小鼠、猪上进行了体内测试验证。

    近年来,微电子学院在院长耿莉教授的带领下,瞄准国际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相关成果在中国电科、国家电网等国有单位和多家民营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并相继在JSSC、ISSCC、CICC、ESSCIRC、TCAS-I和TBioCAS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相关报告
  • 《NIH发布新政策,加快推动机构资助的研究成果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2-11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长期以来一直倡导NIH资助研究的透明度和可访问性原则。为了进一步履行这一承诺,NIH发布了一项新的公共访问政策,加快推动NIH资助研究成果的发布。与以往政策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取消了NIH资助研究成果的手稿在公开前必须经历的12个月时滞期。该政策符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OSTP)备忘录《确保联邦资助研究成果的免费、即时和公平获取》中提出的期望。     除了更新政策外,NIH还就出版成本和政府使用许可及权利问题发布了补充指导。更新的政策和补充指导考虑了NIH收到的所有关于草案建议的反馈。修订后的政策将于2025年12月31日起接受的同行评审手稿生效。在此之前,NIH于2008年首次发布的现行公共访问政策将继续有效。     总体而言,NIH的新政策旨在最大化和加速公众对联邦资助产生的科学数据和学术文章的获取,并通过使用元数据和持久标识符使研究成果更易查找和更加透明。     新政策要点: (1)适用范围和生效日期     NIH公共获取政策适用于任何在2025年12月31日或之后被期刊接受发表的作者接受手稿,该手稿是通过以下方式全部或部分由NIH资助的结果: ·授予或合作协议,包括培训资助; ·合同; ·其他交易; ·NIH内部研究; ·NIH员工的本职工作。     无论NIH资助的主要研究员或项目负责人是否为作者,无论非NIH资金是否对作者接受手稿的开发或撰写有贡献,NIH公共获取政策均适用。自生效日期起,该政策取代2008年NIH公共获取政策。 (2)NIH公共获取政策要求     在作者认可的手稿被接受发表时,向PubMed Central提交电子版本,以便在官方发表日期立即公开;     在作者认可的手稿和最终发表文章中包含符合NIH拨款政策声明(GPS)关于传达和承认联邦资金的要求(GPS 4.2.1和GPS 8.2.1),以及其他交易协议和适用合同中纳入的类似要求;     当作者认可的手稿提交给NIH时,同意一项标准许可证,该许可证与《2 CFR 200.315》中的政府使用许可证相匹配,或同意其后续法规,明确授权NIH有权在官方发布日期通过PubMed Central无时滞地公开作者认可的手稿。 (3)政府使用许可和权利     接受NIH资助的受助人授予NIH作为资助机构免版税、非独占且不可撤销的权利,用于复制、发布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作品以满足联邦目的,并授权他人这样做,包括在官方发布日期在PubMed Central上公开作者认可的手稿。     NIH鼓励作者在作者认可的手稿中加入说明,表明该手稿受NIH公共访问政策约束,这意味着NIH作为资助机构有权在官方发布日期在PubMed Central上公开作者认可的手稿。这种声明确保了透明度,并保证人们知晓NIH有权在官方发布日期在PubMed Central上无时滞地公开作者认可的手稿。作者不需要向NIH提供最终发表文章的权利,而NIH在接受资助时获得的权利仅限于作者认可的手稿。     然而,如果期刊或出版商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有正式协议,可以在官方发布日期无时滞地公开最终发表文章,NIH将接受此类提交至PubMed Central的最终发表文章视为是符合政策的。 (4)NIH资助出版费用     与出版相关的合理费用,如果是项目预算允许的成本,则可以作为直接或间接成本提出请求,并纳入其他交易协议条款和适用合同中。根据NIH公共访问政策,向PubMed Central提交作者认可的手稿对作者免费。如果在出版过程中,作者被要求支付向PubMed Central提交作者认可的手稿的费用,此类费用是不允许的。 (5)合规与执行     关于向PubMed Central提交,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实现: ·在作者认可的手稿被接受发表时向PubMed Central提交电子版,在官方发布日期即可公开; ·从与NLM有正式协议的期刊或出版商处,在官方发布日期向PubMed Central提交最终发表文章,无时滞期即可公开。
  • 《国内首个光子芯片领域专用大模型发布》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5-05-12
    • 【内容概述】据光行天下5月19日报道,近日,光子产业生态大会暨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发布会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现场,国内首个专注于光子芯片领域的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正式发布。   别于传统集成电路,光子芯片需要传输光信号。一枚小小的光子芯片,集成了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学元件与电子芯片,工艺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由南智光电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开发,聚焦于“懂光子、懂工艺、懂应用”的实用价值,系面向光子领域全产业链的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致力于解决科研与工程之间“知识转化效率低、参数理解难、研发路径碎片化”等问题。这款大模型深度融合南智光电及其合作伙伴的专业数据库,主要面向国内外光子芯片领域的科研及产业机构,帮助工作人员解决研发、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突破传统试错式、经验驱动的研发路径。   相较于通用大模型,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具备更强的专业性与可靠性,通过对超30万个权威专业文献、可信工艺数据的结构化提炼与智能训练,构建覆盖材料选型、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制备路径优化等多环节的专业知识体系。如今,南智光电不仅拥有国内首个“薄膜铌酸锂+X”光子芯片全链条研发及生产能力,还成功实现了8英寸铌酸锂晶圆流片,现已服务各类客户300余家。目前,OptoChat AI已面向部分产业客户和研究团队开放试用,并将在后续开放接口与联合训练平台,产业界可免费使用、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