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下缘的形成严重依赖于大西洋-北极混合》

  • 来源专题:全球海洋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於维樱
  • 发布时间:2024-10-10

  •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在全球气候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近海面分支(上缘)将热量和盐分从赤道向北输送,有助于抵消中纬度地区(尤其是欧洲中部、Scandinavia半岛)的大气降温,从而缓和区域气候。在高纬度地区,形成了较冷、较新鲜和较稠密的水团(AMOC下缘),这些水团通过深海洋流向赤道移动。因此,要维持大西洋中温暖而有浮力的海水向北流动,就需要高密度海水不断下沉。古气候记录显示,在上一个冰川周期中,高密水形成的强度和位置与全球气温的剧烈波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此外,模拟研究表明,高密水形成过程的终止可能是未来气候的一个潜在临界点。东亚极地北大西洋(eSPNA)和北欧海域的深水形成对维持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下缘至关重要,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仍不确定哪些过程决定了深水的形成,以及大西洋和北冰洋水域对下缘的贡献程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利用拉格朗日轨迹诊断了一个全球涡旋解析海洋模式,该模式与最近的观测结果非常吻合,突出显示eSPNA是AMOC下缘的主要来源。AMOC下缘由72%的大西洋水域和28%的北极水域组成,其密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大西洋和北极的混合,主要是在丹麦海峡附近。与此相反,大西洋水域通过沿北欧海洋东部外围的海气相互作用获得密度,但没有进入北冰洋,对下缘的贡献几乎为零。

    (张雯哲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1777-w
相关报告
  • 《中新世太平洋-北大西洋表层流的限制加强了大西洋翻转环流》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9-23
    • 佛罗里达海流中有 13Sv 的水体向北运动并汇入湾流,之后成为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 (AMOC)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加勒比海向北大西洋输出暖咸水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重要 组成部分。大多数模式实验表示开通的中美洲航道(CAS)使得低盐水体从赤道太平洋在中纬 度进入大西洋,导致 AMOC 的整体减弱,因此 CAS 关闭的时间变得非常重要。但是对于 CAS 的关闭时 间尚不明确,有必要更详细地审查通过 CAS 的水质 量交换,并将这些结果与有关太平洋向加勒比海和 大西洋流出的海洋水体改变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中新世中晚期加勒比海(约 12.5-10 百万年)的太 平洋流动增加与 AMOC 强度的增加相一致,另外 我们也将太平洋中层流向大西洋西北部的水体与 AMOC 强度的记录进行了比较。鉴于前人将海水的 放射性 Nd 同位素广泛的用于重建水团混合和来源的变化,我们采用大洋钻探计划站点 100(6 深 度 658m)测得的沉积有孔虫覆盖层的最新 12.5 百万年的海水 Nd 记录,以及站点 1000(深度 916m)的有关海水 Nd 记录来重构中新世-上新世期间的北大西洋西部(湾流)水体来源。 通过对大洋钻探计划 1006 站位附近表层沉积物和水样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未清洁的浮游有 孔虫可靠地记录了局部底水 Nd 信号,结果显示在 11.5-9.5 百万年之间,从加勒比海到佛罗里 达海峡没有中层水体的输出,在这期间,AMOC 是有所加强的。新数据也显示中新世晚期 CAS 关闭强烈影响了加勒比海中深层水体的组成,正如 9 百万年之后放射性碎屑 Nd 的显著减少。 对一个使用放射性碎屑 Nd 的海洋-大气环流模式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当 CAS 变成 500-200m 深度 的浅滩时,大西洋成为加勒比海中层水体的主要来源。我们的新记录将这一重大变化的时间从 太平洋供应时间限制在距今 9 百万年,因此为发现晚中新世期间 CAS 关闭的主要步骤的研究 提供了支持。9 百万年之后,强的 AMOC 水体得以继续维持,主要是由于 CAS 关闭这一主要 做法以及随后进入加勒比海的低盐太平洋水体的停止。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 北大西洋副极地区域翻转环流的海洋变化》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yuwy
    • 发布时间:2019-02-12
    • 北大西洋副极地区域翻转环流的海洋变化 文章标题:A sea change in our view of overturning in the subpolar North Atlantic 文章作者:M. S. Lozier1,*, F. Li1,*, S. Bacon2, F. Bahr3, A. S. Bower3, S. A. Cunningham4, M. F. de Jong5, L. de Steur5,†, B. deYoung6, J. Fischer7, S. F. Gary4, B. J. W. Greenan8, N. P. Holliday2, A. Houk9, L. Houpert4, M. E. Inall4,10, W. E. Johns9, H. L. Johnson11, C. Johnson4, J. Karstensen7, G. Koman9, I. A. Le Bras12, X. Lin13, N. Mackay14,‡, D. P. Marshall15, H. Mercier16, M. Oltmanns7, R. S. Pickart3, A. L. Ramsey3, D. Rayner2, F. Straneo12, V. Thierry17, D. J. Torres3, R. G. Williams18, C. Wilson14, J. Yang3, I. Yashayaev8, J. Zhao3,§ DOI: 10.1126/science.aau6592 论文链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3/6426/516 内容提要:为了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基础观测数据,以预测21世纪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MOC)的减缓,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国家海洋中心、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多家机构于2014年夏季推出了副极地北大西洋翻转环流计划(OSNAP)观测系统。该系统最初21个月的记录揭示了一个高度可变的翻转环流,负责OSNAP观测线上大部分热量与淡水的输送。 不同于科学家认为拉布拉多海深水形成的变化主导MOC变化的普遍观点,这些结果表明,咸而浅的温暖大西洋水向南移动转变为伊尔明厄和冰岛海盆淡化的深海冷水,这一过程才是影响副极地翻转环流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论文摘要:To provide an observational basis for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of a slowing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MOC)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Overturning in the Subpolar North Atlantic Program (OSNAP) observing system was launched in the summer of 2014. The first 21-month record reveals a highly variable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heat and freshwater transport across the OSNAP line. In a departure from the prevailing view that changes in deep water formation in the Labrador Sea dominate MOC variabil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version of warm, salty, shallow Atlantic waters into colder, fresher, deep waters that move southward in the Irminger and Iceland basins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overturning and its variability in the subpolar basin. (文献信息中心 於维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