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OFs合成新策略:利用位阻效应调节三维共价有机骨架的拓扑结构》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自材料牛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汪成教授团队报道了一项通过调节空间位阻效应来控制3D COFs拓扑结构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1,2,4,5-四(4-甲酰基苯基)-3,6-二苯基苯(TPB-Ph)与3,3′,5,5′-四(对氨基苯基)-双均三甲苯(BMTA)的缩聚,成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3D COF(3D BMTA-COF-Ph)。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模型和粉末X射线衍射(PXRD)的Rietveld精化,确定3D BMTA-COF-Ph具有5重互穿的pts拓扑结构。因此,从空间位阻四边形构建块TPB-Ph开始,研究人员已经能够通过用细长的四面体构建块BMTA代替TAPM(四(对氨基苯基)甲烷)来实现目标pts拓扑结构的合成。该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对于具有空间位阻的构建块,通过明智的组合和选择适当的尺寸,可以用目标拓扑结构构建3D COFs。该工作为调控空间位阻效应从而合成3D COFs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 原文来源:http://www.cailiaoniu.com/251510.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研究团队提出在曲面上制造复杂三维结构和电子器件的新策略,在脑机接口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8月13日消息,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在曲面上制造复杂三维结构和电子器件的新策略。研究人员在等比缩小的“沟壑纵横”的类人脑曲面上,组装微尺度的三维螺旋网络阵列,并使其成型。该策略可通过定制化曲面基底,实现与应用目标曲面完美贴合,进而提高器件整体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在健康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器件应用潜力,有望开发出更舒适的可穿戴三维电子器件、用于人体器官健康监测的植入式多模态三维传感器、仿生三维光电器件以及组织器官培养的人造支架等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步》期刊。
  • 《镍骨架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纳米管作为有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8-18
    • 采用一种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镍骨架三维氮掺杂石墨烯(n - gr / NF)上层结构。通过改变前体浓度,石墨烯气凝胶的组装可以很容易地调节,产生不同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加速电子/离子运输。N-GR / NF复合材料证明增强电容的250 F g−1 5 g−1,速度性能好(237 F克−1的电流密度12 g−1)和循环稳定后(90.9%保留5000周期)1 M KOH电解质。本研究为石墨烯凝胶微孔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策略,有望在其他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文章发布于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