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海洋气候干预(OBCIs)对深海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4-03
  • 人类正面临全球变暖的气候危机,缓解气温上升和限制二氧化碳(CO2)排放措施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洋专家学者认为海洋气候干预(ocean-based climate interventions,OBCIs)是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解决方案,该方法使用不同的技术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将碳封存到深海中。然而来自德国GEOMAR的生物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对海洋气候干预措施(OBCIs)的潜在影响表示担忧,研究人员呼吁需要一个综合研究框架,以仔细考虑缓解规划中的深海影响,该研究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深海覆盖了地球的40%以上,是地球上最不为人所知的地区之一,由多个脆弱的生态系统组成,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知之甚少。海水表层和深层之间的紧密联系将气候变化和其他压力因素的影响传递到整个海洋。基于海洋的气候干预可能会增加进一步的压力,并威胁整个深海系统。OBCI技术发展迅速但处于早期阶段,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和全面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研究人员分析了OBCI方法,并评估了它们对深海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研究者表示人类需要采取严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然而许多深海生物的生态功能、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气候变化和干扰的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OBCI工程技术的应用如何影响深海生态系统,这对海洋的健康至关重要。
    专家们呼吁采取一种整体方法,共同考虑所有潜在的OBCI对深海的影响。这需要一个跨学科的国际框架,基于观测、实验和建模的综合方法,为循证决策提供依据并支持可持续气候解决方案的确定。(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geomar.de/en/news/article/committed-to-climate-action-but-with-careful-consideration-of-impacts-for-the-deep-sea
相关报告
  • 《Science: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大气营养来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6-24
    • 科学家推动海洋初级生产的大部分营养物质来自深海,但大气气溶胶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另一种潜在来源。Westberry等人利用卫星对海洋颜色的测量表明,浮游植物的全球分布受到尘埃沉积的影响,其影响因地区而异。预计气候变化将改变这一机制的相对重要性。 在广阔的开放海洋上,浮游植物在海水表层生长重要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深海的物理运输提供的,但也有一些营养物质是通过大气中沙漠尘埃的沉积提供的。全球范围内很难估计灰尘对海洋表层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和程度。在项工作使用全球卫星海洋颜色产品来展示在不同的浮游植物营养条件连续体中对大气尘埃沉积的广泛响应。观测到的响应因地区而异,一些地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而在其他地区,这种响应反映了生理状态或健康状况的变化。气候驱动的大气气溶胶变化将改变这种营养源的相对重要性。(刘思青 编译)
  • 《科学家模拟深海采矿对海底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5-25
    • 深海海底分布着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主要包含锰、铁、镍,钴、铜以及稀土等高科技金属。未来这些金属资源在陆地上将会变得稀缺,且在新能源和数字技术等领域需求很大,因此海洋沉积物的经济学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迄今为止,尚无面向市场的深海采矿技术。但是,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与深海采矿有关的干扰对海底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微生物群落具有长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4月29日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研究人员前往热带东太平洋的DISCOL地区调查海底状况及其微生物活性。早在1989年,德国研究人员就在该地点模拟了与采矿有关的扰动,方法是在直径3个半公里的锰结核区域内,用犁耙在海面下4000米处犁海床。研究人员表示:即使在26年之后,海床上的这些犁痕仍然清晰可见,而且细菌群落也受到明显影响。微生物要完全恢复其正常功能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犁耙破坏了活跃的上层沉积物,它在水流作用下搅动并被带走。在这些受干扰的地区,微生物只能有限地利用从上层水层沉入海底的有机物质。结果就是,它们失去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功能之一。因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可能适合作为开采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及其潜在恢复程度的早期指标。 目前正在开发的所有用于锰结核的采矿技术都将导致海床的巨大扰动,其深度至少达到十厘米。这与上述的模拟实验的干扰程度相当,但规模完全不同。DISCOL等模拟实验中的所有犁耙轨迹合计仅覆盖几平方公里,而商业深海采矿每年将影响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的海床。研究人员强调,预期的破坏影响将会更大,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将会更加困难。 (李亚清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