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华东区域跨省电力直接交易顺利完成 成交电量15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9
  •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主体购售电需求,华东电力交易平台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21年华东区域跨省电力直接交易。相关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根据《华东区域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规定,通过华东电力交易平台成交电量15亿千瓦时。此次交易中,市场主体可以在华东区域范围内自由选择交易对象,市场主体的选择权得到充分体现。

相关报告
  • 《山东电量交易1651.5亿千瓦时 发电权交易44.84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08
    • 3月19日,山东省2020年年度电力直接交易顺利组织完成,共有90家售电公司、5家电力用户和48家发电企业彼此“不见面”,全部通过山东电力交易平台参与此次交易并签约成功,成交电量达1051.5亿千瓦时。加上前期已成交的600亿千瓦时市场平衡电量,目前已累计达成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电量1651.5亿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1800亿千瓦时的90%。 此次年度电力直接交易是今年市场交易的“重头戏”。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积极落实省政府工作指示,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精心筹备,强化协同,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年度交易的顺利开展。一是创新开启电力交易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手段,发布年度交易操作指南等,做好交易提示,帮助市场主体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指导市场主体通过网络化手段进行“不见面”沟通和交易申报确认,降低各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二是快速适应电力市场发展新要求。结合现货不间断结算试运行工作,制订年度交易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市场注册、交易组织、安全校核、交易结算相关流程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交易工作。三是及时应对电力交易组织新变化。快速梳理市场主体用电信息,充分研判疫情对电力电量的影响,圆满完成“市场平衡电量”测算及分解,完善交易平台功能,调整年度交易组织方式,积极衔接省内外市场及电力现货市场。 在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实现新春开门红后,发电权交易也正在进行。3月26日-30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年内首次发电权交易,共达成发电权交易电量44.8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交易计划的64.06%,实现了2020年省内发电权交易开门红。 这次发电权交易分为高效环保机组替代在役高耗能机组、地方公用关停机组两种类型,全部采用线上交易组织。共有9台高效环保机组与22台在役高耗能机组、12台地方公用关停机组完成了数据申报及确认工作。经过调度机构安全校核后,分别达成有约束交易电量40.3亿千瓦时、4.54亿千瓦时,总额为44.84亿千瓦时的交易,预计可节约标煤2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1.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96吨。 近年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严格落实山东省能源局和山东能监办工作部署,充分认识发电权交易对服务清洁能源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发电权交易工作。中心建立健全了发电权交易机制和交易专项市场,开设省间清洁能源发电权交易绿色通道,大力提升发电权交易规模;广泛征求发电权市场主体意见建议,主动促成政府出台有力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强化协同配合工作机制,积极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积极配合,保障发电权交易工作顺利开展。 据介绍,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继续开拓省内发电权替代空间,深度挖掘省间清洁能源发电权交易潜力,建立省间和省内两级联动、灵活高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争取提前实现年度发电权交易电量70亿千瓦时的目标任务。(□通讯员郭轶敏杨光宇高立联记者张思凯)
  •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省间市场交易电量698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1
    • 3月1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三周年。作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稳步推进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积极创新交易品种,努力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促进释放改革红利,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消纳成效显著。 3年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西电东送电量615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85%,组织开展省间交易58次,省间市场交易电量698亿千瓦时,总用电费用降低40亿元;南方五省区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7580亿千瓦时,为电力用户节约用电成本达673亿元。3年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交易累计释放改革红利超700亿元。 逐步构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体系 自成立以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积极探索南方区域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开发市场、完善规则,逐步构建起南方区域跨区跨省电力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搭建了公开透明、功能完善的电力交易平台。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已形成全国领先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累计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3万家。除了市场主体多元化外,南方区域电力交易机构开发完善了电力交易品种,形成了多周期、多品种的电力交易体系。目前,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已建立起“两级市场、协同运作”的市场体系,省间形成了“协议+市场”的交易模式,省内形成“年度交易为主,月度交易为辅”的交易模式。 全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是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一项重要使命。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一方面积极开展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充分挖掘西电东送通道的送电潜力,通过市场化交易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优化交易方式,扩大交易范围,在交易规则中引入清洁能源优先交易、水火置换等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清洁能源消纳争取空间。“2018年汛期共组织开展了4次云贵水火置换交易,腾出市场空间和通道能力消纳云南富余水电,累计置换电量43.5亿千瓦时。”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据悉,2016年南方五省区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35亿千瓦时,约占全年西电东送电量的6.9%,清洁能源占比达81%。2017年南方五省区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268亿千瓦时,约占全年西电东送电量的12.5%,清洁能源占比达86%。2018年南方五省区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295亿千瓦时,约占全年西电东送电量的12.8%,清洁能源占比达87%,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贡献了力量。 2018年,云南、广西水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3%、100%,提前达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下达的水能利用率目标。 持续提升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充分释放“电改”红利,市场配置资源的“指挥棒”作用逐渐凸显。近3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化交易比重逐年攀升。其中,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519亿千瓦时增至2018年的3380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份额由2016年的18%提升至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电力市场化改革释放的改革红利已经充分显现,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助力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2018年,南方区域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33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占售电量的35.1%,用户侧平均降价幅度0.084元/千瓦时,为用户降低成本285亿元。3年来,省内市场化交易累计减少用户电费支出约673亿元。 深入推进统一市场建设步伐 建设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是南方区域电力发展的实际需求,是落实南方电网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推进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进程?2018年,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明确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了电力市场建设“十三五”规划,同时启动了统一交易平台建设,并逐步构建统一电力市场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市场运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下一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机制、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力供应、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框架下,实现统一基本规则、统一交易平台、统一管理服务,努力打造国际先进的国家级区域电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