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创纪录的510万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6
  • 5月2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19》报告 指出,在各项扶持政策的支持以及持续下降的电池成本推动下,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快速增长。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数量超过200万辆,较2017年翻了一番,使得全球电动汽车累计保有量突破了500万辆大关,达到了创纪录的510万辆,同比飙涨了63%。报告强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持续进步的技术将会促使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从而继续推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促进交通运输电气化不断发展。报告系统分析了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潜力,要点如下:

    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创纪录的200万辆,较2017年大幅飙涨了100%。其中中国市场销量最多,达到了11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以上;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和美国,销量分别达到了38万辆和36万辆。在保有量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10万辆的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市场保有量高达230万辆,占到全球总量的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欧洲和美国分别以120万辆和110万辆位列二、三位。而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方面,北欧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挪威电动汽车占新车销售量的46%,是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近两倍于第二大市场份额的冰岛(市场份额17%),六倍于第三大市场份额的瑞典(8%)。荷兰以近7%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四,中国以约4.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

    注:BEV-纯电动汽车;PHEV-插电式电动汽车

    图1 2013-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发展态势(单位:百万辆)

    电动汽车发展不仅限于常规的乘用车,电动公交车、电动两轮车(自行车和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卡车等也都在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球电动两轮/三轮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市场。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每年销售量可达数千万辆,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几百倍。同期,电动公交车销售数量也在持续增长,目前全球电动公交车的保有量达到46万辆,比2017年增加近10万辆。小型电动卡车保有量达到了25万辆,较2017年增加了8万辆;而中型电动货运卡车2018年销售量在1-2万辆之间,主要销售市场在中国。

    与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市场类似,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如充电桩)的部署规模也在快速扩张,为电动汽车的长途行驶提供保障。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和私人)数量约520万个,其中约有54万个是公共充电设施。公共充电设施近三分之一是快速充电设施,三分之二是慢速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类似,中国也是全球公共充电设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快速充电设施占全球公共快速充电设施总量的40%左右,慢速充电设施占比则高达78%。

    图2 2013-2018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趋势预测(单位:百万个)

    伴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其对电力消耗也日益增加。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的电力消耗量约为58 TWh,与2017年瑞士全国的总电力消耗量相当。其中电动两轮车占电动汽车电力消耗量比例最高,达到55%。就国家而言,中国是世界电动汽车电力消耗最高的国家,占全球电动汽车电力消耗量的80%。在新政策情景中,全球电动汽车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640 TWh,这比2018年的水平增加了十倍以上;而在EV30@30情景中,这一数值更是增加到了1110 TWh,几乎是新政策情景的两倍。

    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碳排放量约3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之下,如果这些电动汽车全部换成传统内燃机汽车,同期的二氧化碳当量将达到7800万吨,意味着电动汽车的使用使得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近4000万吨。在新政策情景中,电动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达到2.3亿吨,但如果这些车辆换成传统内燃机汽车,则排放量几乎翻倍(4.5亿吨)。在EV30@30情景中,电动汽车在2030年排放量预计也将是2.3亿吨,但换成传统内燃机汽车排放量将大幅增加至7.7亿吨。

    消费电子产品对电池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技术发展将推动电池成本持续下降,而且其发展进程将与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进程密切相关。预计到2025年,电池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钴含量较少的化学物质作为正极材料,这将进一步驱动电池能量密度增加和电池成本降低。除了电池技术本身,还有诸多其他技术能够在促进电池成本下降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全新的设计方案、使电池尺寸更加紧凑以适应旅行需求和降低成本等。

    电动汽车的增加和相关电池生产规模扩大意味着汽车行业对电池原材料的需求将会增加。材料的需求类型将会随电池化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在新政策情景中,对钴的需求增加到约17万吨/年,对锂的需求增加到约15.5万吨/年,锰需求增加至15.5万吨/年,I级镍(镍含量>99%)需求增加至85万吨/年。在EV30@30场景中,由于电动汽车部署规模更为庞大,意味着对电池各类原材料需求就更加旺盛。

    强有力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截至当前,电动汽车部署规模的增长主要受政府政策推动,包括电动汽车生产商的经济补贴、公共采购计划、减少电动汽车购买成本的财务激励措施、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和限制污染物排放的当地法规、零排放汽车的强制性指令、部署更多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等。政策不仅影响着消费者购买偏好,也通过降低风险的方式鼓励投资者和制造商扩大生产,推动电力网络部署。

相关报告
  • 《IEA: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创纪录的510万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6
    • 5月2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19》报告 指出,在各项扶持政策的支持以及持续下降的电池成本推动下,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快速增长。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数量超过200万辆,较2017年翻了一番,使得全球电动汽车累计保有量突破了500万辆大关,达到了创纪录的510万辆,同比飙涨了63%。报告强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持续进步的技术将会促使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从而继续推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促进交通运输电气化不断发展。报告系统分析了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潜力,要点如下: 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创纪录的200万辆,较2017年大幅飙涨了100%。其中中国市场销量最多,达到了11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以上;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和美国,销量分别达到了38万辆和36万辆。在保有量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10万辆的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市场保有量高达230万辆,占到全球总量的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欧洲和美国分别以120万辆和110万辆位列二、三位。而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方面,北欧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挪威电动汽车占新车销售量的46%,是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近两倍于第二大市场份额的冰岛(市场份额17%),六倍于第三大市场份额的瑞典(8%)。荷兰以近7%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四,中国以约4.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 注:BEV-纯电动汽车;PHEV-插电式电动汽车 图1 2013-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发展态势(单位:百万辆) 电动汽车发展不仅限于常规的乘用车,电动公交车、电动两轮车(自行车和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卡车等也都在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球电动两轮/三轮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市场。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每年销售量可达数千万辆,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大几百倍。同期,电动公交车销售数量也在持续增长,目前全球电动公交车的保有量达到46万辆,比2017年增加近10万辆。小型电动卡车保有量达到了25万辆,较2017年增加了8万辆;而中型电动货运卡车2018年销售量在1-2万辆之间,主要销售市场在中国。 与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市场类似,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如充电桩)的部署规模也在快速扩张,为电动汽车的长途行驶提供保障。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和私人)数量约520万个,其中约有54万个是公共充电设施。公共充电设施近三分之一是快速充电设施,三分之二是慢速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类似,中国也是全球公共充电设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快速充电设施占全球公共快速充电设施总量的40%左右,慢速充电设施占比则高达78%。 图2 2013-2018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趋势预测(单位:百万个) 伴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其对电力消耗也日益增加。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的电力消耗量约为58 TWh,与2017年瑞士全国的总电力消耗量相当。其中电动两轮车占电动汽车电力消耗量比例最高,达到55%。就国家而言,中国是世界电动汽车电力消耗最高的国家,占全球电动汽车电力消耗量的80%。在新政策情景中,全球电动汽车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640 TWh,这比2018年的水平增加了十倍以上;而在EV30@30情景中,这一数值更是增加到了1110 TWh,几乎是新政策情景的两倍。 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碳排放量约3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之下,如果这些电动汽车全部换成传统内燃机汽车,同期的二氧化碳当量将达到7800万吨,意味着电动汽车的使用使得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近4000万吨。在新政策情景中,电动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达到2.3亿吨,但如果这些车辆换成传统内燃机汽车,则排放量几乎翻倍(4.5亿吨)。在EV30@30情景中,电动汽车在2030年排放量预计也将是2.3亿吨,但换成传统内燃机汽车排放量将大幅增加至7.7亿吨。 消费电子产品对电池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技术发展将推动电池成本持续下降,而且其发展进程将与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进程密切相关。预计到2025年,电池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钴含量较少的化学物质作为正极材料,这将进一步驱动电池能量密度增加和电池成本降低。除了电池技术本身,还有诸多其他技术能够在促进电池成本下降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全新的设计方案、使电池尺寸更加紧凑以适应旅行需求和降低成本等。 电动汽车的增加和相关电池生产规模扩大意味着汽车行业对电池原材料的需求将会增加。材料的需求类型将会随电池化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在新政策情景中,对钴的需求增加到约17万吨/年,对锂的需求增加到约15.5万吨/年,锰需求增加至15.5万吨/年,I级镍(镍含量>99%)需求增加至85万吨/年。在EV30@30场景中,由于电动汽车部署规模更为庞大,意味着对电池各类原材料需求就更加旺盛。 强有力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截至当前,电动汽车部署规模的增长主要受政府政策推动,包括电动汽车生产商的经济补贴、公共采购计划、减少电动汽车购买成本的财务激励措施、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和限制污染物排放的当地法规、零排放汽车的强制性指令、部署更多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等。政策不仅影响着消费者购买偏好,也通过降低风险的方式鼓励投资者和制造商扩大生产,推动电力网络部署。
  • 《IEA:2018年全球能源投资企稳 电力投资连续三年超油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5
    • 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能源投资2019》报告 指出,由于上游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投资的增加抵消了电力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加之能效投资稳定,使得2018年全球能源投资企稳,约1.85万亿美元,结束了过去三年连续下滑的态势。尽管出现下降,但电力行业再次成为最大的投资领域,连续第三年超过石油和天然气投资。报告对全球能源行业的投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要点如下: 1、2018年全球能源投资概览 从行业来看,2018年上游油气投资增加了4%至4770亿美元(整个油气产业总投资额为720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以及向短周期项目(如页岩油气)投资费用增加。煤炭供应投资增长了2%至800亿美元,是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尽管电动汽车产业一片繁荣,但交通运输部门能效改善投资停滞不前,且建筑部门的能效改善投资出现下降,使得能源效率投资连续第二年保持稳定(2400亿美元)。电力行业投资下降了1%,主要原因包括中国煤电和美国天然气发电方面投资减少,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下降。尽管如此,电力行业仍旧是吸引投资最多的行业(7750亿美元),连续第三年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总和。 从区域来看,2018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市场,但其领先优势逐步收窄。在过去3年中(2015-2018年),由于中国政府加快低碳电力、电网和能效发展,导致新建燃煤电厂的投资大幅减少60%以上,从而使中国能源总投资下降了7%。在过去三年中,由于在能源各主要领域的投资都迅速增加,印度能源投资显著增长了12%,成为了全球第四大能源投资市场。由于页岩油投资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的投资相对稳定,美国依旧保持了全球第二大能源投资市场的地位。过去三年,欧盟的能源投资下降了7%,能效投资是唯一的增长领域,但依旧是第三大能源投资市场。同期东南亚能源投资下降了近五分之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和天然气供给投资减少。由于资本密集型低碳技术投资监管框架不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等因素影响,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能源投资在过去三年下降了15%。 2、油气和煤炭投资趋势 受到油价上涨的驱动,2018年全球油气上游投资比市场预期更高,总体而言较2017年上涨了6%。过去几年,油气上游投资主要发生在美国,该地区重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是转向页岩油气。受益美国页岩油气投资强劲,2018年页岩油气投资额在全球油气投资总额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26%)。当前页岩油气投资前景依然向好,但是2019年迹象表明了油气投资重心有望再次发生转变,预计今年传统油气将成为投资重点,成为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 由于海上供应和服务成本降低,以及石油天然气生产周期缩短,离岸油气项目盈利能力提高,使其吸引力逐渐增强。埃克森美孚预计其圭亚那和巴西的深水油气项目内部收益率将超过30%,而道达尔预计其安哥拉海上项目有望实现超过20%的内部收益率。 就目前发展形势,预计全球主要油气产区的上游油气投资都会增加。在中东,沙特阿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卡塔尔石油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大型油气公司均表示将增加其上游投资以维持石油生产水平,满足全球需求增长。由于北海油田Johan Sverdrup开发,预计欧洲上游投资在2019年也将增加。俄罗斯石油公司均表示2019年的上游油气投资至少维持在2018年水平。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宣布其将大幅增加上游油气投资。 自2018年中期以来,已经有四个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获得批准(北美三个和西非近海一个)。到2025年,上述项目预计增加近6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产量,总投资预计超过400亿美元。2018年炼油装置升级和维护投资分别达到了430亿和240亿美元,其中约70%的投资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 2018年,伴随几乎所有主要产区(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投资增加,全球煤炭投资增长了2%,达到了800亿美元,是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增长。同期,交通生物燃料投资增长了12%,尽管如此,生物燃料投资还不到燃料供应投资总额的1%,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巴黎气候协定》目标,未来十年该行业投资需要增加六倍。就总体发展态势而言,IE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与天然气上游投资将温和上涨9%。 3、电力投资趋势 2018年,尽管电池储能投资大幅增长了45%(达到40亿美元),但由于发电和电网领域的投资均出现下降,致使全球电力投资微弱下滑1%至7750亿美元。燃煤电力投资减少近3%,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全球新建燃煤电厂数量减少以及众多老旧电厂退役,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经历过去十年燃气发电投资稳步增长(在2012年达到历史高峰)后,燃气电力投资增速放缓,特别是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以及近年来大量新建项目的美国;而欧洲的天然气发电投资仍接近本世纪的最低水平。 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小幅下降1%,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单位成本下降。其中太阳能光伏投资下降较多,降幅4%,成为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的主要因素,根本主因在于中国政策调整,即其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投资方式。中国以外的地区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了近5%。其中印度太阳能光伏投资首次超过了煤电。而美国太阳能光伏和风电投资增长了15%。同期,电网投资支出减少了1%,但配电投资继续增加。其中美国投资增长强劲,而中国则下滑。印度和欧洲的电网投资增长了约5%。 电力投资重心逐步转向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18年,中高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和大部分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电力投资占到全球投资总额的近45%。过去十年,亚洲地区贡献了全球电力投资增量的四分之三,其中仅中国就贡献了近一半的亚洲增量。尽管中国继续占到全球电力投资增量的四分之一,但其电力投资在2018年下降了7%,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是煤电投资减少和光伏成本下降。过去三年,美国电力部门投资增幅最大,增幅7%。欧洲2018年电力投资下降了4%,其在全球电力投资中的占比减半至15%,电力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占比四分之三)。印度电力投资增长了4%,其中可再生能源贡献显著,其连续第三年超过化石燃料发电投资。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力投资在2018年显著增长8%,超过65%的增长来自可再生能源。综上可知,低碳电力投资日益得到各国重视。 2018年,可调度电力最终决策(FID)投资大幅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装机容量只有90 GW。其中燃煤电力FID投资大降30%,天然气也连续第三年下降近15%,核电和水电FID投资同样也大幅下滑40%。同期全球电网投资小幅下降1%,但固定电池储能投资飙升至40亿美元,同比增长45%。 4、能效投资趋势 尽管全球亟需提高能效投资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但2018年其投资出现了停滞。全年全球能效投资(涵盖建筑、交通运输和工业部门)总额为2400亿美元,与上一年相同,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能效投资减少。2018年,该领域的投资下滑2%至1390亿美元。同期,交通运输能效投资微弱增长。工业能效投资保持稳定,但市场构成发生了变化,中国投资在全球的占比从2015年的25%增长到了2018年的37%,而北美占比从17%降至当前的10%。整体的投资趋势反映出能效改善进程放缓,关键原因在于新能效政策出台数量不足以及现有的政策严格度有所下降。 2018年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达到近200万辆,较2017年增长近70%。仅中国单一市场的销量就达到了110万辆,牢牢占据全球第一大市场位置。欧洲和美国是全球第二、三大市场,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38.5万辆和36万辆。2018年全球空调销售量大幅上涨16%,超过1.75亿台,主要是极端天气(异常寒冷的冬天和酷热的夏天)所致。相比之下,热泵的销量比空调小了一个数量级,但仍然增长了10%。热泵和电动汽车有助于提高总体能源效率,如果他们能够与可再生能源部署协调发展,则可以帮助供暖和交通部门进一步脱碳化。 5、能源投融资 能源投资与国家层面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2018年,三分之一的能源投资集中在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良好外资投资环境的地区,如美国、欧洲许多国家。四分之一的投资来自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这里国家扶持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体来说,金融体系不完善和外资投资环境不好的国家,投资缺口最大,然而这些地区又是投资潜力最大的地方,即这些地区对能源投资需求最大。 能源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于盈利能力,同时也考虑风险和商业因素。一些参与者最近宣布将资本分配转移到不同的燃料和技术组合就是典型案例。投资的盈利能力(ROIC)和融资成本(WACC)是任何投资决策和分配资本的驱动因素。财务指标显示,石油、天然气和电力部门在盈利能力和融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从历史上看,石油和天然气的特点是回报更高,资本成本更高,波动性更大。更多资本密集型电力的盈利能力较低,但融资成本较低,市场波动程度较小。 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一直致力于降低杠杆率并改善股东价值创造。自2016年年中以来,由于油价上涨,运营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大型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2018年,自由现金流量达到近900亿美元,但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电力行业,大多数能源投资项目是投资者根据资产负债表来计划投资金额,表明可持续行业收益的重要性,这些收益是以能源市场和政策为基础的。2018年约85%的电力投资来自公用事业,而这里面可再生能源贡献最大。现金流确定性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风险管理和促进融资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公用事业规模电力投资都受益于政策计划下的长期定价,如合同拍卖和上网电价,以及与购买义务有关的公用事业单位购电协议。 为最终用户提供能源服务和节能设备的能源服务公司(ESCO)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大。2017年全球ESCO公司市场价值已经达到300亿美元。大部分的增长发生在中国,它是ESCO全球最大市场。政府政策依旧是ESCO的关键驱动因素。在中国,政府政策推动了ESCO在私营部门的快速发展,但政府采购规则限制了ESCO在公共部门的发展。在北美,公共部门能够以优惠条件贷款获得ESCO合同。 6、能源技术研发投资 2018年,各国政府能源研发经费总额为26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了5%。中国能源研发投资增量最大,主要投资流向是可再生能源和先进的化石燃料燃烧技术。美国紧随其后,主要将资金投入到太阳能、氢能和替代车辆技术。虽然欧盟交叉技术(如智能电网)投资增加,但能效和核能投资显著减少,使其研发投资减少15%;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欧盟采用的是多年期预算拨款,因此年度变化不会给整个多年期投资产生大的影响。 企业能源研发投资在2018年增长了4%,达到94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向清洁能源技术。汽车制造商通常拥有比单一能源公司更高的研发投入,因为政府政策和竞争压力驱使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能源效率和发展电动汽车。2018年汽车制造商是企业能源研发投入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这一趋势在欧洲和美国的主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表现尤为显著,其研发支出在2018年平均增长了约7%,而日本和韩国企业则为4%。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其他化石燃料公司的企业研发投入在2018年实际增长1%,这是自2014年以来该领域研发支出的首次增长,但仍远低于2014年水平。新兴能源企业的风险投资(VC)估计达到69亿美元,虽然数额远远低于研发投资,但已是历史新高,大部分投资聚焦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