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实现技术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2
  • 新疆自治区唯一的5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在全国同类项目中达到先进水平。

    该项目位于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2016年开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出资,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

    2021年5月23日,位于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的中电哈密5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全景(无人机拍摄)。李华摄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全天候平稳发电,属于典型的储能发电项目,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共有14500面定日镜,这些定日镜围绕200多米高的中心集热塔呈环状分布,可以把阳光反射到塔顶吸热器上,吸热器中的低温熔盐受热变成高温,高温熔盐经过热交换器与水换热,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再由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

    “项目最核心的定日镜控制系统属于‘高精尖’技术,由中国能建、东方锅炉、国外参与方共同设计、开发、运行。”2月11日,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治勇介绍,这套控制系统可以指挥每一面定日镜,让每一面定日镜都能追随太阳轨迹精准运行,并自动调整反射阳光的角度,进而实现反射集热,对熔盐均匀加热。

    2020年,该项目在定日镜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方技术专家不能来现场指导调试,定日镜控制系统运转极不正常,安装、调试工作受阻,项目建设遇到极大困难,一度面临失败风险。

    为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并为同类项目开创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采取果断措施,组织疆内外专业技术团队开展定日镜控制系统技术攻关,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和论证,完成了自主调试方案的探索。

    “当时我们提出,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原有软件的结构、系统,先获得局部调试成功,再优化提升。”周治勇说,经过不断优化,新的定日镜控制系统完全符合项目需求,定日镜运行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要求。

    在这套新系统的支撑下,该项目2021年6月18日实现稳定并网发电,2021年9月27日实现全容量发电。

    “4个多月以来,我们实现了全容量发电的稳定运行,表明这套新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完全适用。”周治勇说,“受技术和成本影响,光热项目的商业化应用在全球都处于逐步探索阶段。我国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中,有不少仍然处于建设期。资料检索表明,我们的这套定日镜控制系统在技术上有创新和突破,在全国同类项目中达到先进水平。”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difang/2022/02/12/detail_20220212117368.html
相关报告
  • 《青海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创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7
    • 7月5日19时18分,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当日电站发电量达75.52万千瓦时。自2021年8月5日以来,项目连续运行11个月,累计发电量达1.46亿千瓦时,提前一个月超年设计发电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年实际发电量完全达到并超越设计水平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闯介绍,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于2018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项目装机容量50兆瓦,配置7小时熔盐储能系统,镜场采光面积54.27万平方米,设计年发电量1.4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4.6万吨标准煤,同时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约12.1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后续的运行中,电站屡次突破单日、单月运行纪录,其间出现过熔盐吸热器冻堵、冷盐泵震动过大、汽轮机返厂检修等问题,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均已得到较好解决。”刘文闯说,电站的太阳能热发电出力稳定可控,有望作为基荷电源并承担系统调峰任务,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近年来,随着我省清洁能源综合开发规模明显扩大,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能源科技产业取得重大突破,能源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截至202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达到4286万千瓦,较2012年(1454万千瓦)增长近2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83%,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1.36%,2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 《格尔木100兆瓦光热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3
    • 5月9日,山东电建公司承建的格尔木100兆瓦光热项目在带负荷连续稳定运行6小时后,成功实现并网发电,为海西光伏光热基地构建“光伏+光热”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作为国家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基地建设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基地,装机容量100兆瓦,采用塔式熔盐技术路线,镜场总采光面积约74.755万平方米,吸热塔高约210米,配置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项目投运后,年利用小时数约为2271小时,年均发电量22713.8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6.9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95万吨、烟尘7.267吨、二氧化硫36.34吨、氮氧化物40.65吨。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3000米高海拔、零下35℃极寒天气、风沙频繁、生活医疗匮乏的艰苦条件,面对设备运输困难、施工周期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攻坚克难、协同奋战,实现化学制水、DCS受电、汽轮机扣盖、蒸汽吹管、整套启动、并网发电等八大关键节点均一次成功,完成了项目优质高效履约任务。 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后,不仅能加快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储能等新兴业态发展,也能大幅提升区域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水平,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