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抑制U34-tRNA酶有望治疗对靶向疗法产生抵抗性的恶性黑色素瘤》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6-30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列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治疗对已对靶向疗法产生抵抗性的恶性黑色素瘤的机会。他们揭示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能够重编程它们的蛋白合成机制,并且在产生抵抗性期间对一个新的修饰tRNA的酶家族上瘾。引人注目的是,利用靶向疗法抑制这些酶分子会产生强烈的抗肿瘤作用。这些新的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改进的诊断工具和黑素瘤治疗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28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don-specific translation reprogramming promotes resistance to targeted therapy”。论文通信作者为列日大学GIGA研究所的Pierre Close博士。论文第一作者为列日大学GIGA研究所的Francesca Rapino博士。

    对治疗产生抵抗性会抑制当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等侵袭性癌症的有效性。这种抵抗性的开始产生与肿瘤细胞绕过治疗诱导的应激的能力相关。为了生存,癌细胞通过重编程基本过程产生了一系列适应性机制。其中,重编程mRNA翻译有利于肿瘤产生所必需的蛋白表达。Close实验室多年来一直在通过调控选择性的mRNA翻译来研究摆动tRNA修饰在癌症产生中的作用,从而揭示出它们在肿瘤起始和转移潜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摆动位置上对某些tRNA分子进行修饰会调节选择性mRNA翻译并影响蛋白表达。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携带BRAF(V600E)突变(发现50%以上的黑素瘤患者中携带这种突变)的黑色素瘤都会对修饰摆动尿苷tRNA(U34-tRNA)的酶上瘾。

    Rapino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摆动尿苷tRNA修饰酶在黑色素瘤临床样品中上调,而在黑色素细胞---正常的产生黑色素的细胞---中低表达。引人注目的是,抑制这个酶家族导致BRAF(V600E)阳性黑色素瘤中的细胞经历非常强烈的和特异性的死亡,但对黑色素细胞没有影响。这种非常特异性的效应导致我们推测这些酶可能在黑色素瘤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黑色素瘤适应它们的代谢,并使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这些研究人员证实U34-tRNA酶是参与葡萄糖代谢的蛋白表达的关键。

    Close说,“使用黑色素瘤来源的样品,我们发现U34-tRNA酶是维持葡萄糖代谢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抑制这些酶可以阻止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并限制它们的能量输入。因此,在抑制U34-tRNA酶后,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大大减少。引人注目的是,我们发现严重限制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益处的靶向疗法抵抗性可通过抑制U34-tRNA酶加以阻止。换句话说,抑制这些酶与靶向疗法存在协同作用,从而阻止恶性黑色素瘤生长。”

    这项研究揭示了U34-tRNA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目前仍然难以治疗的人类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潜力。为确定这种方法的真正的临床益处和开发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治疗工具,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将是必要的。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243-7
相关报告
  • 《Nature:阻断IL-23有望治疗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产生抵抗性的前列腺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06
    • 雄激素阻断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是一种主要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但是肿瘤细胞能够产生抵抗性,从而导致难以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产生。重新激活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的免疫疗法有望治疗前列腺癌,但是仅一小部分前列腺癌患者作出良好的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南部肿瘤研究所和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仍然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作出反应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自对这种疗法产生抵抗性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和血液样品含有更高水平的粒细胞髓系抑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和由它们产生的IL-23。 当这些研究人员研究不再产生IL-23的前列腺癌模式小鼠时,他们发现它们的肿瘤显著缩小,而且它们的癌细胞生长得更加缓慢。这让前列腺瘤花费更长的时间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产生抵抗性,因此这些小鼠存活更长的时间。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6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L-23 secreted by myeloid cells drives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阻断IL-23和阻止粒细胞髓系抑制细胞进入前列腺瘤中会改善这些小鼠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作出的反应。这就让这些研究人员相信他们鉴定出一种促进前列腺癌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产生抵抗性的关键机制。他们认为IL-23让前列腺癌细胞绕过为了促进它们的生长而对雄激素的需求。 鉴于粒细胞髓系抑制细胞存在于很多前列腺瘤中而且阻断IL-23会让抵抗性前列腺癌重新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产生敏感性,因此这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阻断疗法可能让一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受益。而且阻断IL-23的药物已经存在着,用于治疗牛皮癣之类的自身免疫疾病。 这项研究发现雄激素信号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能够利用这一点逆转前列腺癌对雄激素阻断疗法产生的抵抗性,提高恩杂鲁胺等广泛使用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的疗效。 这些研究人员迫切希望开展临床试验来研究他们如何能够将阻断IL-23的药物与现存的雄激素阻断疗法组合在一起以便改善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
  • 《靶向α疗法:在治疗难治性皮肤癌方面的进展》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5-03-14
    • 日本千叶大学的助教Hiroyuki Suzuki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与量子科学技术国立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砹-211(211At)标记的肽类药物,该药物通过在靶向癌组织中释放α粒子来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上。 转移性黑色素瘤,也称为IV期黑色素瘤,是一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癌,是其中一种最具侵袭性的皮肤癌类型。当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疗法和靶向药物,显示出的效果有限。放射疗法作为治疗黑色素瘤的一种新兴方法,但传统的β发射放射性核素疗法由于其能量传递低和辐射范围长,容易对健康组织造成非故意损害,存在局限性。 为了提高放射疗法的有效性,研究团队采用了靶向α疗法(TAT),这是一种使用标记有α粒子发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放射疗法形式。与其它类型的放射性发射(如β和γ发射)相比,α粒子更重,因此射程较短,同时由于质量较大,携带的能量相对更高,有利于破坏癌细胞。 研究人员首先确定了一个最佳亲水连接子以增强肿瘤靶向性并减少脱靶积累。然后设计了一种砹-211标记的α-促黑激素(α-MSH)肽类似物[211At]NpG-GGN4c,专门针对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过表达的黑皮质素-1受体(MC1R)。 合成的肽类随后在携带B16F10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上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生物分布分析,比较了肿瘤摄取、器官清除率及化合物的整体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211At]NpG-GGN4c在肿瘤中有高度积聚且能快速从非目标器官中清除,证明了其对黑色素瘤细胞上的MC1R具有特异性。此外,[211At]NpG-GGN4c在血浆中也表现出高度稳定性,减少了体内放射性泄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