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和意大利圣拉斐尔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The Lancet Rheumatology期刊在线发表题为“Interleukin-1 blockade with high-dose anakinra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hyperinflammat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文章。
文章指出,COVID-19、ARDS和系统性炎症的患者死亡率很高。在大流行暴发地区,患者人数可能超过ICU的最大容纳量,因此,这些人通常在ICU之外接受无创通气,迫切需要对该人群进行有效治疗。阿那白质滞素是一种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能对该患者人群有益。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在意大利米兰的圣拉斐尔医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COVID-19、中度至重度ARDS和过度炎症(定义为血清C反应蛋白≥100mg / L,铁蛋白≥900ng / mL或两者兼有)的患者(年龄≥18岁),他们在ICU外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每天接受两次口服200 mg羟氯喹以及每天两次口服400 mg洛匹那韦与100 mg利托那韦的标准治疗。研究人员比较了接受阿那白质滞素额外治疗的患者(每天两次静脉注射[5 mg / kg [高剂量]或每天两次皮下注射100 mg [低剂量]]和未接受过阿那白质滞素的患者(称为标准治疗组)的生存率、无机械通气生存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呼吸功能和临床状况。在第21天时评估所有结果。
研究结果:在2020年3月17日至3月27日之间,有29例患者接受了大剂量静脉注射阿那白质滞素、无创通气和标准治疗。在2020年3月10日至3月17日之间,仅对16例患者进行了无创通气和标准治疗,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除无创通气和标准治疗外,另有7例患者接受了小剂量皮下注射阿那白质滞素;然而,由于缺乏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临床状态的影响,阿那白质滞素治疗在7天后中断。 21天时,在29例患者中有21例(72%)接受大剂量的阿那白质滞素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降低,呼吸功能逐渐改善。5例患者(17%)接受机械通气,3例患者(10%)死亡。在标准治疗组中,16例患者中有8例(50%)在21天时出现了呼吸改善。1例(6%)患者接受机械通气,7例患者(44%)死亡。在第21天,大剂量阿那白质滞素组的存活率为90%,标准治疗组为56%(p=0.009)。阿那白质滞素组的无机械通气生存率为72%,而标准治疗组为50%(p=0.15)。在接受大剂量阿那白质滞素治疗的29例患者中,有4例(14%)发生菌血症,接受标准治疗的16例患者中有2例(13%)发生菌血症。阿那白质滞素停药后未出现炎症复发。
研究结论: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对ICU外部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COVID-19和ARDS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阿那白质滞素治疗是安全的,并且有72%的患者临床改善。疗效确认将需要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