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11
  • 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跨区域氢气输送管网建设具有战略性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西氢东送”管道规划经过内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个县区。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同时,将在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未来,中国石化可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及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高效构建,助力京津冀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图1:中国石化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线,全长42公里,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最长氢气输送管线

    为我国西部地区绿氢跨省市应用提供示范解决方案。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发展绿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何把内蒙古乃至我国西部的绿氢运送到东部市场需求旺盛的区域,一直是制约绿氢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长管拖车仍是我国长距离氢气运输的主流方式,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也是造成终端用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制约了产业链发展。输氢管道可以实现大规模、长距离输送氢气,并且兼顾经济性。中国石化已经在内蒙古布局了鄂尔多斯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并规划在乌兰察布市建设大规模绿电制绿氢项目,通过建立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氢气管输-炼化与交通用氢的一体化氢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示范布局。

    助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风力、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由于电网建设和消纳机制存在一定滞后,就产生了“弃风弃光”。氢储能可以弥补其他储能形式的短板,将大量的弃风、弃光转化成氢进行储能。随着“西氢东送”管道的建设投产,周边发电企业可以利用“弃风弃光”发电制氢,通过管道输送出来,构成源网荷储氢的一个重要组成方式。

    图2:中国石化济源—洛阳氢气管道

    中国石化率先形成氢气管道核心技术体系,完成标准编制填补行业空白。研究表明,在高压气态输送过程中,氢会逐步侵入并渗透钢材,引发钢材力学性能下降、氢致裂纹等氢脆现象。管输氢气与油气管道因介质流动与燃爆特性不同,在工艺设计与安全控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石化攻关团队开展氢能管输技术的系统性研发,通过对管材进行系统试验与应用研究,掌握了氢环境下不同钢级管材及焊接接头性能的综合评估与应用技术,初步形成了氢气长输管道增压输送、安全泄放、管材评价、焊接安装和安全防护等核心技术体系。同时,中国石化完成企业标准《氢气输送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编制,填补国内在该领域标准的空白,规范涵盖了输氢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投产环节,为乌兰察布输氢管道工程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中国石化有成熟的氢气管道运营经验。目前,全球范围内氢气输送管道总里程已超5000km,其中,美国建有输氢管道超2500km,中国的输氢管道建设则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石化已经建有金陵—扬子氢气管道、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线、济源—洛阳氢气管道,最长投运时间约16年。

    据悉,“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经在路由选址、技术研究、工程建设方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各项工作。

  • 原文来源:https://h2.in-en.com/html/h2-2424084.shtml
相关报告
  • 《绿氢不再纳入危化品!这一省开新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14
    • 6月28日,广东省 12 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指出规定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加氢一体化站,自7月1日起实施。 紧接着,河北省对绿氢生产进行了政策松绑。7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的通知。该办法明确,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这是国内首个对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危化品许可方面进行放松的省份。 管理办法明确,该许可仅限绿氢生产环节,氢能运输依然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应取得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许可;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的充装单位应取得充装许可。加氢站(含供氢站)参照天然气加气站管理模式,经营性加氢站(含供氢站)应取得燃气经营许可或批复。化工企业的氢能生产,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 此外,管理办法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长期以来,国内政策将氢列为危化品范畴,制氢项目属于危化品生产领域,须安置在化工园区内,且需要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氢能制造成本,限制了氢能行业发展。 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氢能列为能源范畴。去年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炉,首次明确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业内一直希望将氢气从作为“危化品”管理调整为作为“能源品种”进行管理。河北省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意味着对其率先对绿氢发展进行了政策松绑。 根据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氢能可主要分为灰氢、蓝氢、绿氢三种。灰氢是指以化石燃料为原料制氢以及工业副产制氢;蓝氢是在灰氢制取的过程中使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脱碳制氢;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目前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分别为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和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火石创造发布的氢能行业报告显示,碱性电解槽制氢技术路线成熟,成本具有显著优势;PEM电解槽成本高,商业推广需要时间;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以目前完成商业化进程的碱性电解水制氢为例,其电解液通常采用氢氧化钾,该成分具有腐蚀性,是制氢的消耗物,但是其电解过程并不会产生污染。这也要求电解槽中的极板、极框、隔膜、电极具有耐碱腐蚀的化学特性。 其中,隔膜等装置设备的作用是为了隔离电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防止产生具有危险性的氢氧混合气体。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电解水制氢在商业化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河北省在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副产氢方面均有丰富资源。根据《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河北省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9700万千瓦,届时全省风电、光伏发电预计可达到1350亿度,按20%电力储能调峰制氢计算,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在能力约49万吨/年。 此外,河北省还是焦炭、化工大省,焦炉煤气、氯碱、合成氨等工业副产氢充足。上述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结合各地市规划副产氢提纯项目,河北工业副产提纯制氢达到20万吨/年。 该规划同时提到,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相关的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技术标准,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修订。本次管理办法针对绿氢的危化品许可放松,或是一次新形势下的尝试。 来源:界面新闻等
  • 《【国家能源局】发布21项氢能行标制修订计划》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8-14
    •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标准化工作安排,本次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共计774项)、标准修订计划(共计422项)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共计49项)。其中氢能产业相关行业标准共计21项,包含19项制定计划和2项修订计划。详情如下所示: 一、2024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1、项目编号:能源20240001 标准项目名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边框材料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5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委会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同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密封边框材料测试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电堆密封边框拉伸性能、气体透过性、耐酸溶液性能测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密封边框测试,其他燃料电池可参照使用。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明确了电堆密封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气体透过率、玻璃化转变温度、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180°剥离强度、耐酸性溶液性能和酸性溶液中离子析出量测试方法。 2、项目编号:能源20240043 标准项目名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定式发电系统 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5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能源行业高温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10kW以上固定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本标准规定了10kW以上大功率固定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性能测试项目有:系统启动时间测试方法、燃料消耗测试方法、额定输出功率测试方法、电效率测试方法、尾气排放气体浓度测试方法、衰减率测试方法、电能质量测试测试方法。 3、项目编号:能源20240044 标准项目名称: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单电池和电池堆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5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能源行业高温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平板式、管式、扁管式等不同类型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单电池和电池堆测试。本标准描述了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单电池和电池堆动态性能测试方法、参数和测试报告。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测试系统组成及功能、测试总则、功率测试、不同模式下电流—电压特性测试、反应条件敏感性测试、制氢/发电能量转换效率测试、SOFC/SOEC循环测试、电池和电堆动态响应特性、暂停或终止测试等。 4、项目编号:能源20240045 标准项目名称: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单电池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5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能源行业高温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术语,单电池组装及相关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系统组成及功能、测试总则、电流-电压特性测试、性能与燃料利用率相关性测试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稳定性测试、热循环性能测试、暂停或终止测试,以及测试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结构类型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 主要技术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测试系统组成及功能;5、测试总则;6、单电池性能及其稳定性测试 ;7、暂停或终止测试;8、 测试报告;9、附录参考文献。 5、项目编号:能源20240246 标准项目名称:氢电耦合系统调试规范 标准类别:工程建设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由水电解制氢系统、储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等所组成的氢电耦合系统分系统调试及整站联合调试。本文件规定了氢电耦合系统调试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分系统、整站联合调试以及试运行等技术要求。 6、项目编号:能源20240247 标准项目名称:氢电耦合系统启动验收规范 标准类别:工程建设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由水电解制氢系统、储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所组成的氢电耦合系统启动验收。本文件规定了氢电耦合系统启动验收准备、验收内容、启动验收试验、试运行与交接等要求。 7、项目编号:能源20240248 标准项目名称:氢电耦合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标准类别:管理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由水电解制氢系统、储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等所组成的氢电耦合系统运行与维护要求。本文件规定了氢电耦合系统设备运维的基本要求(人员要求、安全要求、设备和环境要求、文件要求、环境保护要求)、运行要求(一般要求、设备巡视、设备异常运行和故障处理、设备运行分析)和维护要求。 8、项目编号:能源20240249 标准项目名称:氢燃料电池移动应急电源发电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产品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类型,三相交流端口电压等级为10kV以下的移动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修,其他电压等级的移动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可参照执行。本文件规定了移动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基本功能、电气性能、电磁兼容、安全性能、外观及机械要 求、接口、车辆厢体及辅助系统等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编码、正常工作环境、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9、项目编号:能源20240250 标准项目名称: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各类型能源单位、用能主体及相关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新能源制氢调度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系统的适用场景类型、系统构成、技术要求、功能要求、逻辑架构及控制要求。 10、项目编号:能源20240251 标准项目名称:氢能行业数据报送接口规范 标准类别:标准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氢能行业数据的报送流程、数据类型、数据格式等。适用于国家、省级和市级氢能信息平台数据库的建设,适用于国家、省级和市级氢能产业数据数据共享、交互及利用。适用于为拟建、在建与建成的氢能项目提供统一的数据报送接口标准。 11、项目编号:能源20240251 标准项目名称:氢能行业数据报送接口规范 标准类别:标准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氢能行业数据的报送流程、数据类型、数据格式等。适用于国家、省级和市级氢能信息平台数据库的建设,适用于国家、省级和市级氢能产业数据数据共享、交互及利用。适用于为拟建、在建与建成的氢能项目提供统一的数据报送接口标准。 12、项目编号:能源20240284 标准项目名称: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环保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中环格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炭)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为储能载体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原则、方法、重点以及监测因子、验收调查技术要求等内容。 13、项目编号:能源20240287 标准项目名称:储能电站测量技术监督规程 标准类别:管理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炭)电池、液流电池、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压缩空气、飞轮、超级电容为载体的储能电站的测量专业技术监督管理。本文件规定了储能电站测量技术监督的项目、内容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14、项目编号:能源20240288 标准项目名称:储能电站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标准类别:管理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燃料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各类储能电站绝缘技术监督。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燃料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各类储能电站绝缘技术监督的原则、项目、范围、内容、技术要求等。 15、项目编号:能源20240435 标准项目名称: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工程设计规程 标准类别:工程建设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制氢容量在100Nm3/h及以上的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的工程设计。 主要技术内容:基本规定、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水电解制氢系统、储存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仪表与控制系统、水工设施及系统、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建筑结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消防、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等。 16、项目编号:能源20240436 标准项目名称:电力制氢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标准类别:工程建设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力制氢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主要技术内容:基本规定、总论、工艺系统、总图、建筑与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与通信、自动控制与仪表、消防、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节能设计、组织机构与定员、工程概算、设计图纸等。 17、项目编号:能源20240437 标准项目名称: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标准类别:工程建设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标准化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适用于并网型或离网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项目经济评价工作。 主要技术内容:基本规定、财务评价、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方案经济比选等。 18、项目编号:能源20240449 标准项目名称:输氢管道材料氢相容性评价导则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2)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2)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网集团(新疆)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无缝钢管有限公司、宝钢中央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纯氢、掺氢输送管道材料的氢相容性评价,已有天然气管道改掺氢输送可参照实施。本文件规定了输氢管道用材料的氢相容性评价的程序,规定了材料氢相容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前期准备、常规性能评价、专项技术评价、附加性能评价等技术要求。 19、项目编号:能源20240450 标准项目名称:氢气输送管道用钢板 标准类别:产品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2)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2) 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氢气输送管道用钢板的牌号表示方法、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二、2024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修订计划项目 20、项目编号:能源20240826 标准项目名称: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规范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5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陆上钢质输气管道系统的完整性管理,涵盖规划及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废弃管理。包括线路、站场及附属设施;输送介质为天然气,拟考虑纳入掺氢、氢气、二氧化碳、乙烷气体输送管道等(该部分范围需要在修订启动与各参编方讨论确定)。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输气管道的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行、运行、废弃等阶段,以及各阶段数字化管理要求。主要技术内容初步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完整性管理程序、规划及建设阶段完整性管理、运行阶段完整性管理、废弃管理等,更细的内容在修订策划阶段提出。修订目标:内容全面完整、可操作性强、与现行标准之间的规定协调统一。 21、项目编号:20241125 标准项目名称:核电厂供氢、供氮、供氧、供二氧化碳系统的设计要求 标准类别:方法 完成年限:2026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中国核电发展中心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小堆、快堆核电厂氢气的生产贮存及分配系统、氮气贮存和供应系统、核岛氮气分配系统、氧气供应系统以及二氧化碳贮存和供应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系统的功能要求、系统参数、系统的设计要求、安全和抗震等级、设备的设计要求以及设备的布置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模块化小堆、快堆核电厂供氢、供氮、供氧、供二氧化碳系统的设计。 原文链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4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站 (ne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