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资金来源难题破解的探讨》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4
  •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加快发展迫在眉睫,加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目前的难题是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资金来源难题的破解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本文提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资本金来源难题的破解,应是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企业自筹强度,试行优先股票发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借入资金来源难题的破解,应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试行市政债券发行,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 原文来源:http://www.h2o-china.com/lianmeng/21cnwater/article/2001/lyz.htm
相关报告
  •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的探讨》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1-03-11
    • 介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来源及性质,明确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工作急需一套完整的处理体系,无论是在水处理环节,还是污泥处理环节,均应加大对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和落实。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外加酶水解技术、机械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热化学水解技术、电处理技术等技术手段使得细胞破裂,释放细胞内物质,然后回流至活性污泥池,进一步降解细胞破裂产生的溶解产物,从而实现污泥减量。后污泥减量技术是在污泥产生后,通过污泥厌氧消化、污泥浓缩脱水、污泥干化、污泥焚烧等处理工艺,进一步降低污泥产生量及处置成本。通过各种污泥减量技术的比选,明确每种技术的优缺点,为其他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工作提供可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和新污水处理厂数量的增加,污泥产生量也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污泥处理的难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我国污泥处理起步较晚,早期的污水处理厂存在“重水轻泥”现象,污泥处理单元不够完善,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是我国水污染控制领域的薄弱环节。生物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厂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方式,该方式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这些污泥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到减量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从而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防止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污泥处理是保证污水处理厂良好运行的重要环节,降低污泥产量,使污泥能够稳定化、无害化及综合利用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在中国无害化及综合利用缺乏最终的处置手段,研究发现污泥农用、污泥堆肥等方法因土地板结、肥效低下等问题,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推广,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为污泥填埋(占90%),而随着污泥产量的增加,填埋场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多城市已经出现无地填埋的尴尬处境,导致污泥处置的费用越来越高,所以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急需一套完整的处理体系,无论是在水处理环节,还是污泥处理环节,均应加大对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和落实,推动污泥最终资源化进程。污泥焚烧可以作为污泥最大减量化、资源化的一种技术手段,可根据污泥热值情况,进行单独焚烧或者混合掺烧。但污泥焚烧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市场反复的验证,以及更深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 《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的探讨》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12-17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农民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较大,处理不及时,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愈加突出。 关键词:农村污水;污水处理;技术措施 引言 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与农民生活条件密切相关,正确分析农村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是进行污水处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工艺多,在实际应用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甄别选用。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农村的主要生活污水来源有冲厕、洗浴、禽畜粪便等,对居民周边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问题比较严重,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没有普及,对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出现无人管的局面,主要原因有农村的生活污水没有对应的污水排放标准来参照,污水处理设施配备和运营资金落实不到位,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缺乏成型的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几乎都是就近排到河里或者是直接排放土壤中,现在我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现有的污水管道系统都是使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合并的排水系统,没有得到合理的设计,禽畜和人的粪便等常常进到排水系统中,农村排水系统的断面设计很小,杂物多很容易堵塞,污水甚至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体。二是农村居民在房屋的设计和改造中,会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建筑不符合国家标准,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就排放到土壤或者河道中,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化粪池的发酵处理后再排入地下,这些行为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对人类的居住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三是现在水冲厕所也在农村广泛使用起来,产生的大量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地下或者河道中,污水内含有大量的磷、氮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农村的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2农村生活污水的基本特点 2.1 粗放型排放、分散,难以收集 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政府对于农村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加上农村居民的民宅较为分散,缺乏相应的生活污水收集基础设施,并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加上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环保意识,因此,生活污水存在随意排放的情况。 2.2 间歇性排放,排放量少 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大多来自于日常的生活用水,比如洗衣服、沐浴等。因此在污水的排放上,存在排放量较小和间歇性排放的特点。 2.3 污染物成分单一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日常的生活用水,因此污染物的浓度偏低,但存在成分单一,比如污水中含有洗衣粉中的氮和磷,不存在一些有毒和有害的物质,也不存在一些重金属物质,因此,可以很好地被净化处理。 3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技术措施探讨 3.1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 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是美国生物学家在传统稳定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发的,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藻类和菌类共处产生氧气,从而加大塘内的降解动力系数,有效地抑制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象。 发达国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已经充分应用了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而我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2013年同济大学就太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表明,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受季节的影响而变化,PH值则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简而言之,处理技术运行效果受光照时间和温度变化制约,当夏季的阳光直射达到4天,冬天达到8 天时,处理污水的效果达到最佳。高效藻类塘内通常都是放入高等水生生物,高等水生生物不仅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还可以有效地降解其中的氮磷物质,最后收割的水生生物还可以作为肥料,实现了生物资源的最大利益化。但是,水光和PH 值都会影响其运行效果,因此这项处理技术只适用于阳光充足和气候适宜的农村地区。 3.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营造厌氧环境,利用厌氧生物和兼氧生物共同作用产生的反应,从而促使有机物降解,产生有利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不仅低耗能,还便于维修和管理,通过在农村建立一个生物氧化塘,再辅助生物膜和生物滤池等手段将农村汇集的生活污水分层处理、逐级降解。生物降解法是最经济和最高效的技术之一,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作为生物降解法中最低耗的技术通常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是借助厌氧生物在厌氧环境下能够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的代谢作用,通常对于水质浓度越高、降解难度越大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佳,例如厕所污水以及家禽污水等,同时还能产生能源物质例如沼气。因此,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适应于村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还能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产生,这推动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3渗透土地处理技术 渗透土地处理技术分为两种,一是慢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二是快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慢速生态土地处理技术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技术,其便于管理且投资效益高。慢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主要依赖于三个系统之间共同的运作,其中稻田作为主系统,抗污抗湿的垂柳林地作为调节系统,而养鱼池和预埋池则作为辅助系统。农村生活污水通常先经过沉淀池和氧化池处理后,再经过有序排列的上水支渠,促使生活污水能够均匀地排放到地块,最后污水再经过总排水渠排放到到养鱼池,因此,该系统适用于植物生长季节适用。而快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则是通过调节系统合理地将污水排放到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表面,在渗透的过程中进行过滤、沉淀和氧化还原作用,经过一些列生物、化学或物理转化,从而促使污水能够得到充分净化。在农村生活污水快速渗透土地处理中,通常都是将污水有周期性地向渗透基地进行灌溉或者休灌,促使渗透基地表面于干燥状态,从而营造厌氧环境,在周期性的好痒和厌氧环境的替下,能够有效地消灭氮磷物质。 3.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研究模拟出来的,其运用系统需要一个长宽比及坡度都适宜的洼地来作为基地,在基地里还要种植一些生长力顽强、成活率高且经济美观的植物,并且通过结合生态系统中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在基地内形成一个以植物、微生物和水体为主体的完整生态系统。其中基地的建立要注意床体和床基的打造,床体和床基要填充一定的混合填料,例如砂石,这样生活污水在流经基地时就可以利用床体填料缝隙的特征进行过滤、沉淀和氧化作用。为了确保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稳定和寿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通常会增设格栅构建、沉淀池构建和稳定塘构建等设施,有效地保障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关键是要根据村镇生活污水现状,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避免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同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遵循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加强与当地生态农业的结合,使污水处理成为生态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污水回用与再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