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方法紧跟国际图联发展步伐》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uoluo
  • 发布时间:2020-11-05
  • 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简称IFLA)提供资源、活动和讨论机会,便于图情领域专业人员加入到促进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队伍之中。作为一个全球性职业,图书馆事业的队伍由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专业人员构成。这为致力于图情事业发展的有志之士提供了学习、联络交流和合作的良机,进而为所有人提供优质图书馆服务。国际图联为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人士提供了十种与国际图联保持紧密联系的方法,从更多地了解全球图书馆领域到分享自己的故事,从十分钟的活动到训练你的宣传倡导技能,再到成为其中的一员,从遵循《国际图联战略框架 2019—2024》到完善维基百科图书馆。
    十种方法紧跟国际图联发展步伐具体为:(1)根据全球IFLA战略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2)世界图书馆地图(Library Map of the World,简称LMW)、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简称SDG)可以为宣传提供支持。(3)使用图书馆数据强化自身。(4)成为IFLA会员并成为强大而团结的全球图书馆领域的一部分。(5)了解IFLA的委员会和部门设置。(6)向其他图书馆学习应对COVID-19的措施。(7)考虑自身想建设什么样的图书馆,下一步如何做。(8)成为国际图书管理员。(9)完善图书馆维基百科。(10)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与IFLA合作。方法的具体内容详见链接:http://www.chinalibs.net/Upload/Pusfile/2020/9/24/2020924155114283.pdf

相关报告
  • 《人才短缺是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的最大威胁》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8-12-04
    • 眼下,工业机器人 发展速度虽在不断加快,但人才供需矛盾却在日益凸显,如果人才短缺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工业机器人 现有的发展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都将遭受重大威胁。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定位导航、传感器 等技术的加持下,机器人产品开始走向千家万户,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其中,受益于政府支持与技术成长,工业机器人市场 发展尤为突出,产业化道路逐渐深化,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和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发展加速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的加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带动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攀升,在提效增速、提质降本的生产要求下,工业机器人开始获得应用,并凭借着“机器换人”带来的神奇功效,逐渐受到人们的一致追捧。与此同时,为应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我国政府也将工业机器人发展写入到《中国制造2025 》的战略规划之中,并将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从2011年开始,国家相继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划》、《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多项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工业机器人风口的延续。在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国家重视程度日渐加深的情况下,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诸多领域迎来应用,市场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自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均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规模更是达到52.2亿美元,市场销量超过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未来,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需求的进一步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化发展还将再次提速。人才缺乏问题限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势头的确是喜人的,国内不仅形成了一支较为完整的从事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队伍,也形成了一条初具雏形的机器人产业链。不过在欣喜之余,产业发展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其中工业机器人的人才供需矛盾无疑是最为突出的。在我国机器人市场以3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壮大,机器人企业 即将突破万家,机器人生产与应用与日剧增的情况下,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已经出现短缺,且缺口正在不断扩大。据预测,截至2020年,随着工信部规划的100万台装机目标如期实现,相关的维护、调试、系统集成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需求量将突破百万,巨大人才缺口将严重拖慢我国的智能化发展进程。实际上,专业人才缺乏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按照机器人制造、应用、维护等方面的细分,人才缺乏并不能笼统的概括。我们需要知道,国内产业所缺乏的究竟是哪方面的人才?究竟是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还是产业升级的系统集成,又或是机器人生产制造人才的缺乏?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应该是三种人才都有欠缺,生产制造人才的缺失导致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瓶颈难以突破;应用人才的匮乏导致机器人操作、维修和应用遭受限制,机器人装机量增长困难;系统集成人才的不足导致工业机器人产业改造缓慢,发展迟迟难以成熟。总而言之,三种人才的短缺、人才的不匹配,以及人才质量的不高,是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将极有可能致使行业发展面临畸形甚至提前萎缩的风险,甚至对产业发展带来毁灭性打击。未来三大主体需发力因此,面对人才问题带来的严峻发展形势和未来影响,我国需要发挥出政府、企业和高校三大主体的力量,通过产学研政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人才矛盾的有效解决。首先,政府方面要对人才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并将人才问题的解决上升到政策层面上来,通过政策对人才培养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为产业人才发展指明方向,为行业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其次,企业方面要从两点做出积极努力,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企业合作,通过人才引进增强自身人才培养实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与高校等教育机构进行交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最后,高校方面要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号召,加快加深相关专业开设,协调均衡的培养三类不同人才,同时还要与企业进行融合交流,让高校人才在企业实践中获得技能的检验和提升。未来,只要我国能在人才引进来、高校教育以及校企合作培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形成成熟体系,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就将获得更为坚实的人才力量支撑,从而取得更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 《智慧城市需要智慧的公民:国际图联出席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会议》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8-03-06
    • 联合国的区域委员会正在积极推动各地区的发展。他们建立全球之间的联系,为政府提供重要的建议和技术支持。他们在筹备年度高层政治论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论坛是联合国2030年议程讨论进展的主要论坛,为探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提供了空间。 国际图联为进一步参与到可持续发展项目中,从2018年3月1日起,将开始出席可持续发展区域性会议,分享他们的案例研究,并就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进展做进一步评估。 在此期间,国际图联将于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联合国馆员进行会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尽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