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发现人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负调节蛋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1-03
  •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rotein Interaction Mapping Identifies RBBP6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Ebola Virus Replication ”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映射将RBBP6识别为埃博拉病毒复制的负调节因子。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纤丝病毒科(filoviridae),它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患者被传染后将导致罹患上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毒呈长短不一的线状体,内1含直径40nm的内螺旋壳体,大多呈分枝形。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约长19kb。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芽生方式释放。然而但很少有人知道EBOV如何在感染期间侵入宿主途径,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也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由于其高传染性及致死性,针对埃博拉病毒开发出治疗新药是一大重要问题,也是一道难题。

    在新研究中,该研究小组通过使用亲和标记纯化质谱(AP-MS)技术生成了EBOV-宿主蛋白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谱,试图弄清人类蛋白和埃博拉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不仅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病毒转录调节因子VP30和人类蛋白RBBP6之间存在有相互作用,还通过域作图鉴定了RBBP6内与VP30结合的23个氨基酸区域。而进一步研究表明,抑制内源性的RBBP6会刺激病毒转录并增加埃博拉病毒的复制;而刺激RBBP6的表达则会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转录和复制,从而起到阻止病毒感染机体的作用。

    该研究团队通过这项突破性研究,证明了靶向RBBP6内与VP30结合界面的生物制剂对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潜力,并提示了RBBP6衍生肽或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为提供新型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关报告
  • 《科学家发现人体内伊波拉病毒的负调节蛋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wuyw
    • 发布时间:2019-03-23
    •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Cell ( IF=31.398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rotein Interaction Mapping Identifies RBBP6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Ebola Virus Replication ”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映射将RBBP6识别为埃博拉病毒复制的负调节因子。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纤丝病毒科(filoviridae),它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患者被传染后将导致罹患上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毒呈长短不一的线状体,内1含直径40nm的内螺旋壳体,大多呈分枝形。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约长19kb。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芽生方式释放。然而但很少有人知道EBOV如何在感染期间侵入宿主途径,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也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由于其高传染性及致死性,针对埃博拉病毒开发出治疗新药是一大重要问题,也是一道难题。 在新研究中,该研究小组通过使用亲和标记纯化质谱(AP-MS)技术生成了EBOV-宿主蛋白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谱,试图弄清人类蛋白和埃博拉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不仅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病毒转录调节因子VP30和人类蛋白RBBP6之间存在有相互作用,还通过域作图鉴定了RBBP6内与VP30结合的23个氨基酸区域。而进一步研究表明,抑制内源性的RBBP6会刺激病毒转录并增加埃博拉病毒的复制;而刺激RBBP6的表达则会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转录和复制,从而起到阻止病毒感染机体的作用。 该研究团队通过这项突破性研究,证明了靶向RBBP6内与VP30结合界面的生物制剂对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潜力,并提示了RBBP6衍生肽或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为提供新型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美科学家在人体细胞中发现抗埃博拉病毒蛋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12-21
    •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人体细胞中的一种蛋白可以帮助对抗埃博拉病毒,模仿该蛋白功能的药物有朝一日或能有效治疗这种致命疾病。 与其他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会入侵宿主细胞并利用这些细胞进行复制,但对于感染期间病毒侵入的具体途径和细节,目前科学家还知之甚少。 在新研究中,美国西北大学芬博格医学院的赫尔特奎斯特与佐治亚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伙伴合作,使用亲和标记纯化质谱(AP-MS)技术,探查人类蛋白和埃博拉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不仅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蛋白VP30和人类蛋白RBBP6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据,还确定了RBBP6与VP30结合的23个氨基酸区域。而进一步研究表明,抑制RBBP6会刺激病毒转录,加速埃博拉病毒的复制;而刺激RBBP6更充分表达则会有效抑制埃博拉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感染。 赫尔特奎斯特指出,病毒会进化发展以绕过人体的免疫防御,而人类细胞反过来同样会发展出针对病毒的防御机制,这种进化竞争持续已久。人类发展出的特殊防御机制为开发针对性治疗手段指明了方向。他们的新研究表明,靶向性生物制剂在对抗埃博拉病毒方面具有极大潜力,RBBP6衍生肽或能有效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模仿RBBP6蛋白,开发出能够更容易进入人体细胞的小分子药物,以应对埃博拉病毒的暴发。